编辑: 木头飞艇 | 2016-06-13 |
66 .
9 万元, 农 民人均存款
74 元, 这样高的存款额当时在整个西 双版纳自治州也是少有的. 我小时候上学的费用, 家里盖房子, 都是靠 种砂仁的收入. 更重要的是, 种砂仁逐渐培养起群 众商品意识, 成为日后基诺山发展的关键. 基诺 山基诺族乡乡长白兰告诉记者, 现在砂仁、 茶叶、 橡胶依然是基诺山的三大支柱产业, 而且越做越 大, 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达
1 .
1 万元, 是1978 年 的一百倍. 位于中缅边境的布朗山, 比基诺山更为偏远 闭塞, 是全国唯一的布朗族乡. 一千多平方公里的 莽莽原始雨林与崇山峻岭间, 生活着
1 .
7 万名布 朗族、 拉祜族、 哈尼族群众, 不少人到上世纪
60 年 代还过着刀耕火种、 采集狩猎、 结绳记事的原始生 活, 是西双版纳自治州的 贫中之贫, 困中之困 . 布朗山过去除人马驿路外, 没有公路.
1965 年,
1500 多名各族群众一同上阵, 用3个月修通了布 朗山历史上的第一段公路―― ― 从区公所驻地到勐 混的
43 公里山路. 改革开放之后, 布朗山经济发展最大的制约 还是路.
68 岁的岩坎章上世纪 80-90 年代一直 在布朗山工作, 并于
1987 年担任了第一任布朗山 布朗族乡党委书记. 在他的力主下, 1987-1988 年 全乡掀起了群众性开挖乡村公路的高潮, 基本改 变了过去村寨之间交通闭塞的状况.
1990 年, 当 地修通乡政府到勐海县城的新公路, 第一次开通 布朗山到县城的班车, 布朗山向外面的世界敞开 了大门. 乡政府组织了布朗山历史上第一次集市 贸易活动, 古老的民族终于有了集市. 我们应该感谢那些第一批到布朗山来做生 意的外地人, 是他们活跃了市场, 教会了我们布朗 族经商. 回顾历史, 曾担任两届全国人大代表的 岩坎章深有感触地说.
1998 年, 布朗山乡政府附近建起可遮风避雨 的农贸市场, 来自四川、 贵州、 湖南来的几名个体 商户, 从附近村寨收购活猪屠宰后出售, 平均每天 可以卖出两头. 看见外地人做生意挣钱, 村寨里的 一些妇女迈出第一步, 每天背蔬菜到集市卖, 赚了 钱又扩大种植规模, 其他村民也陆续加入. 此后, 乡政府所在地陆续开了
8 家餐馆、
24 家小卖 部……
2000 年, 当记者来到布朗山时, 乡政府附近 的集市已是一片热闹景象. 布朗族、 拉祜族妇女 已经不像过去按 堆 来卖菜, 而是麻利地拿出 秤, 称斤论两. 偏远的村寨里也冒出了 小卖 部 , 经营的村民年获利可达一两千元. 搏击商海的 前浪 与 后浪
40 年改革开放, 直过 民族的 商品意识从无到有, 也催生了本民 族第一代商人, 而成长于市场经济 与互联网时代的本民族年轻一代, 在商海中更加如鱼得水 恩格斯说: 商人对于以前一切停滞不变, 可以说由于世袭而停止不变的社会来说, 是一 个革命的因素.
40 年改革开放, 直过 民族的商品意识从 无到有, 也催生了本民族第一代商人. 他们走出 高山峡谷, 靠着勇气、 智慧与机遇, 在市场经济 的大潮中搏击风浪, 成为一个古老民族的先行 者与开拓者. 当面容黝黑、 温文尔雅的岩罕出现在记者 面前时, 很难把他与第一批开辟澜沧江-湄公 河货运的 冒险家 联系起来. 这个赤手空拳从 布朗山走出的汉子, 在30 年内, 从边民互市点 的小商贩起步, 到承包货船闯荡湄公河流域, 并 将生意做到了缅甸、 老挝、 泰国, 成为西双版纳 外贸行业的代表人物. 上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