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木头飞艇 2017-03-08
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文化八仙桌系列访谈第九十三期千古乡愁马致远千古乡愁马致远总策划总策划::李李冬冬张徽贞张徽贞主主讲讲::孙云英孙云英沧州师范学院教授沧州师范学院教授张春荣张春荣东光县小侯村党支部书记东光县小侯村党支部书记、、马致远资深研究者马致远资深研究者主主持持::祁凌霄祁凌霄执执行行::刘刘伟伟高海涛高海涛哈薇薇哈薇薇白玉霄白玉霄摄摄影影::孙希旺孙希旺王丽青王丽青2019年5 月3

0 日 星期四 农历己亥年四月廿六 P5责任编辑 白玉霄 电话

3 1

5 5

2 6

1 电邮 w u y e t i n g c h a n @1

6 3 .

c o m 文化看点 WE N H U A K A N D I A N 扫码登录扫码登录文化八仙桌文化八仙桌公众号公众号 文化八仙桌 系列访谈九十三期 主办: 沧州日报 承办: 沧州日报 《人文周刊》 协办: 清风楼 张春荣:马致远是一个 多产的作家,我出版的 《元 曲大家马致远作品全集》 ,搜 集了马致远的小令

1 1

7 首, 套曲2

6 个,剧本1

2 个.马致 远写过两首《秋思》 ,一篇是 《天净沙 ? 秋思》 ,一篇是《夜 行船?秋思》 . 《苏武牧羊》 《昭君出塞》 都是马致远写 的,他的艺术成就比较高. 唐诗宋词涉及历史方面的比 较少,而马致远的小令当中,涉及历史的内容非常多.比如历史上都说曹操是 奸臣,但第一个站出来为曹 操抱不平的是马致远.元朝 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很短的 朝代,存在了

9 0 多年,但元 曲却流传了下来,并成为中 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 致远功不可没. 孙云英:根据元曲的分 类,可以分成两类.一类就 是戏剧,那个时候叫折子戏、元杂剧,也叫北杂剧, 一般分为四折,马致远是其 中著名的代表作家.从杂剧 的成就讲,马致远位列元曲 四大家.第二类叫散曲,在 当时是唱的,它类似于今天 的诗歌或者歌词,这个 歌词 分三种:一段的,很短 的,叫小令.第二个,叫套 数,是成套的,是按音乐来 编的.第三个,叫作双调. 马致远作品最大的特点是热 情活泼、雅俗共赏.研究马 致远的特别少,对他的专门 研究是不够的.我现在读他 的小令 《天净沙?秋思》 中 枯藤老树昏鸦 ,觉得很通 俗易懂,但在元曲里面,这 属于雅化文学.因为元曲是 唱的,里面的俗词俚语、土的掉渣儿才是元曲的真特点.二十多年前,我读到了 马致远的 《夜行船?秋思》 , 对他是沧州东光人更加深信 不疑.因为其中提到 和露 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 烧红叶 ,由此得知作者爱吃 螃蟹,这或许与马致远成长 的地域濒临渤海湾有关.马 致远号东篱,可见他十分喜 爱陶渊明,他十分希望过诗 意生活.同时这也证明了马 致远好的作品来自唐诗宋词,甚至以前更多好的作品,这说明他博学多才.也 因为如此,他写出来的作品 才会有韵味,才会被后人所 欣赏.当然,他的作品中也 有一些俗词俗语,可以说是 做到了雅俗共赏. 孙云英:我个人认为第一点就 是要放低姿态.放低姿态并不等同 于生活在底层,这里有一个错觉, 好多人写不出东西来,他要深入生 活,其实深入生活只能解决一些问 题,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因为创作 是情绪体验,不是生活体验.第二 点是我们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明 代宁王朱权给他很高的评价,近代 研究元曲第一人王国维给他的评价 也特别高.之所以评价这么高,是 因为元朝知识分子地位比宋朝、明 朝低很多,但是他们的文化自信一 点也没有少.文化自信的核心是内 在的自信.第三个启示就是学习学 习再学习. 张春荣:凡是在历史上留下足 迹的人,大多是有文化的人.比如 著书立说的,比如某种思想传承, 所以财富不会万代千秋,唯有文化 源远流长.元朝是中国版图最大的 一个朝代,发生了几次对外战争. 那时候国力比较强盛,被称作 马 上王朝 ,汉人地位低下.所以马 致远作为汉人,留下这些作品很不 容易.马致远仕途不顺,寄情于元 曲创作.他的仕途几次生变,先是 在今石家庄正定县做过主管文教工 作的官员,后来到当时元代大都做 过一个四品京官,始终没有担任过 显赫官职,所以政治抱负一直没能 实现,郁郁不得志,转而进行元曲 创作. 孙云英:元曲有个重要特点, 就是以俚俗入典雅.文人对普通人 的人性、生活挖掘极深,善于把下 层人浅俗诙谐的语言,运用到典雅 的曲调中,表现人共有的情感,达 到俗而不庸俗,雅而不浮华的高 度,这很值得文化、艺术工作者借 鉴.元曲四大家中,从雅到俗有两 个极端,白朴是最雅的那个,雅的 程度与今天的诗文差不多.最俗的 是关汉卿,他的俗有好多方面, 《救风尘》 描写的就非常俗.再比 如郑光祖的 《倩女离魂》 、白朴的 《墙头马上》 ,都是非常世俗的故 事.马致远的代表作 《汉宫秋》 , 写的是王昭君,从取材的对比上, 马致远更偏向于雅.从雅俗上来 讲,马致远在元曲四大家中,排在 中间,雅俗结合得是比较好的.关 键的一点是,马致远能够化雅为通 俗.马致远在双调 《夜行船?秋思》 中有一句, 青山正补墙头 缺 ,这个破墙头特别好,为什么 好?因为只有破墙头,才能透过这 个窟窿看到远处的青山,这就是雅 和俗结合的精妙之处.马致远的这 句和《过故人庄》中的一句 绿树 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的后半句有 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他把雅和俗很 好地结合了.他的雅俗共赏,源于 他的会变化,把雅变得更加生活 化.给我们的提示就是雅不是不食 人间烟火,雅不是浮夸,不是堆砌 辞藻,而是要有精神的根. 张春荣:现在很多地方都 在争马致远故里.北京地区有 一个村子,建了一座小桥,塑 了一匹马,对外声称就是马致 远故里.我省某县,也说历史 上出过一位名人叫马致远,但此马致远并非元曲大师马致远.看得出来,有很多地区都 在想以各种形式借上名人马致 远的 光 .实际上,关于马致 远的籍贯虽然有所争论,但是 现在大家公认是东光人.考证 历史名人故里,可以从以下几 个方面下手:一是看地方志上 有没有记载,而马致远在东光 县志、河间府志上都有记载. 在这要说明一下,河间府志上 为何会有记载,是因为古代东 光原属河间府管辖.二是从最 近的历史史实入手.道光年间 东光有位县令,他在东光任上 十年,并作了一篇马致远碑记.三是从家族族谱上看.马 致远在马氏家族族谱上面有明 确记载,而这部族谱是他的亲 孙子修的,所以可信度是很高 的.四是从墓葬上考证.古人 死后都会归葬故乡,现在东光 还保存着马致远坟墓.所以从 历史记载和遗物,都能证明马 致远就是东光人.因此我认为 马致远的故里就是东光. 孙云英:我总结一下,张 老师刚才谈的,关键一点就是 可信性.因为族谱记载是从马 致远的孙子开始,所以源头特 别可信.另外是史料准确.元 朝之后是明朝,明太祖朱元璋 的第十六子宁王朱权是一位文 化研究者,出过一本很重要的 书叫《太和正音谱》 ,这本书是 最早记录戏曲资料的书,包括 元曲在内很多历史上的记录. 所以从史料上来讲,也是可信 的.在明代历史上,我们脚下 的土地曾经血流成河,东光3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