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棉鞋 2018-07-07

由于浇筑的 混凝土自导管流出后冲击力较大,推动了钢筋笼的上浮;

由于混凝土灌注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

2 /

4 因浇注时间较长,已接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的握裹力,如此时导管底端未及时提到钢筋笼 底部以上,混凝土在导管流出后将以一定的速度向上顶升,同时也带动钢筋笼上升. 预防处理措施:钢筋笼初始位置应定位准确,并与孔口固定牢固;

加快混凝土灌注速度,缩短灌注时间,或掺外加剂 ,防止混凝土顶层进入钢筋笼时流动性变小,混凝土接近钢筋笼时,控制导管埋深在1.5~2.0m;

凝土过程中,应随时 掌握混凝土浇注的标高及导管埋深,当混凝土埋过钢筋笼底端2~3m时,应及时将导管提至钢筋笼底端以上;

导管在混 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4m,不宜大于5m和小于1m,严禁把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当发生钢筋笼上浮时, 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失. 4.3 堵管 造成堵管的原因主要有:初灌时,隔水栓堵管;

混凝土和易性、流动性差造成离析;

混凝土中粗骨料粒径过大;

各种机械 故障引起混凝土浇筑不连续,在导管中停留时间过长而卡管;

导管进水造成混凝土离析等. 预防处理措施:使用的隔水栓直径应与导管内径相配,同时具有良好的隔水性能,保证顺利排出.在混凝土灌注时, 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水下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配合比应通过实验室确定,坍 落度宜为18~22cm,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导管直径和钢筋笼主筋最小净距的1/4,且应小于40mm.为改善混凝 土的和易性和缓凝,水下混凝土宜掺外加剂.应确保导管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导管使用前应试拼装、试压,试水压力 为0.6~1.0MPa,以避免导管进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混凝土应缓缓倒入漏斗的导管,避免在导管内形成高压气 塞.在施工过程中,应时刻监控机械设备,确保机械运转正常,避免机械事故的发生. 4.4 埋管 埋管一般是由于导管埋置深度过大所造成的.为了避免造成埋管事故,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埋管深度在2 m~6m之间;

若已造成埋管事故,即要对该桩基进行处理. 4.5 断桩 由于灌注中提升导管失误、混凝土供应中断(下雨、停电、机械故障等)或导管漏水等原因导致导管中已灌注的混凝土 与导管的混凝土隔断,无法继续灌注的现象通称为断桩.在灌注过程中认定发生断桩事故后,应立即停止继续灌注, 提拔导管和钢筋笼,尽量将损失降低到最小.并采取以下办法处理: 4.5.1断桩截面位置处于设计桩全长的三分之一以下时,一般采取冲击钻清除已灌注部分,再实施原位恢复. 4.5.2断桩截面位置处于设计桩全长的三分之二以上且距离孔口深度不大于10m时,先进行钻孔壁加固,而后进行钻孔 桩的接长比较经济. 4.5.3断桩截面位置处于设计桩全长的三分........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