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丶蓶一 | 2019-09-11 |
6 责任编辑:朱云毕
电话:89880091 E-mail:05172008@163.
com 乡土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 口述 历史 【 】 我家的送灶 蔡桂林 我今年七十多岁了,可是儿时父亲让我 和他一起送灶的事至今还记得清清楚楚. 也不知是哪一朝哪一代的规定,每年的 农历腊月廿三日起,是各家各户灶神爷上天 宫的日子. 这送灶日是根据每户户主祖辈的 不同身份确定的. 基本上是 君三,民四,贵 人五,王八六,和尚七,尼姑八,道士九 . 意 思是古代做过帝王人家的后代一般是腊月 廿三日送灶, 而平民百姓则是廿四日送灶, 民间以这两天送灶的人家最多. 其他依次是 出过皇后、 贵妃的人家后代是廿五日送灶. 王八 据老年人当时解释是指旧社会里的 那些无业流氓. 他们的后代是腊月廿六日送 灶. 由于谁也不愿做 王八 的后代,所以,这 一天送灶的人家是很少很少的. 至于三十日 那天为何无人送灶则是因为农历的每月有 大小月之分,小月只有29天,当然不好固定 在三十日送灶了. 这里还要说一说灶和灶神爷. 旧时每家 每户都使用砖石或土坯等垒砌的柴草灶. 这 种柴草灶的烟囱是要从房顶伸出屋外的,那 么烟囱留在屋内的那一截就有了一个灶柜 面,形成灶台. 每年年三十时将 请 ( 买)回 的灶神爷像贴到灶台上面,就算是这家人的 灶神爷了. 灶神爷也称 灶王 、 灶君 、 灶 老爷 , 他是专管这一家人的祸福与道德等 等的神. 祭灶一般分两个阶段. 第一是每年送灶 日的晚上,家人在灶王像前点燃香烛,然后 由家人依长幼先后向灶王像磕3个头, 再把 汤圆、剪好的麦秆或稻草,还有一点点高粱 米、几粒黄豆、面饼 ( 送灶饼)等一齐祭于灶 王像前, 再轻轻地将灶王像从灶台上揭下 来,将像面朝南方,嘴里还祷告说: 灶王爷 上西天,好话多说,坏话少说. 保我们一家平 安,保佑明年丰收. 灶王爷上西天,马草 ( 指麦秆等)马料 ( 指高粱米等)多带些,一鞭 下去三千里,平平安安到天宫. 然后,擦亮 火柴, 将灶王像和像旁对联等付之一炬,再 放上一挂小鞭炮,送灶就结束了. 这叫 跑灶 . 所说第二个阶段, 是指到了除夕那天, 在贴完春联后, 最后将灶王像和他的对联、 横批等一起贴上灶台. 灶王像类似于旧时县 官的形象,彩色刻板印制的,而对联基本上 都是固定的 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横 批为 一家之主 或者就是 灶王爷 . 贴灶王 像前也一定要明烛燃香,灶王像贴上后也要 跪拜磕头,再放一挂小鞭炮,这叫 贴灶 . 就 这样周而复始,一年又一年. 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农业合作化,特别 是 大跃进 吃公共食堂后,土地归集体耕 种,加之各家各户的锅灶都被拆除了,送灶 的习俗也就自然停止了. 也不知道现在坊间 恢复了没有. 我经历的祭灶习俗 秦九凤 依稀记得,我家是在二十三送灶的.但在 我的记忆里,我家祖上并没有人做官.后来才 知道,这是祖父的虚荣心作怪,他总希望家中 能出个出类拔萃的能人,当个大官,能光宗耀 祖. 现在看来,祖父的思想有点可笑. 记得送灶这一天的晚上, 祖父总要叫家 人用大锅煮一大锅糯米饭, 并且要将锅巴烧 得厚厚的.祖父会用一只大笆斗,里面装上满 满的大米,然后将锅巴倒在笆斗上,中间挖一 个小洞,再插上事先准备好的冬青树枝条、松 树枝和芝麻杆, 再用红红绿绿的布条将其捆 绑在一起,冬青树、松树四季长青,寓意家庭 兴旺发达,芝麻杆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再在 上面挂上染了红绿黄等各种颜色的花生、大枣.那时的农村人叫花生为长生果,预示家中 人丁兴旺、长生不老,儿媳、孙媳早生贵子. 祖父将笆斗高高地置于老爷柜上, 再加 上老爷柜上每个菩萨面前烛光熠熠、 香火袅 袅,这在当时的农村,可谓是蔚为壮观了! 越是临近春节的季节,几乎是冰天雪地, 地里已无农活可做, 青青的麦苗幸福地沉睡 于大地,皑皑白雪沉沉地覆盖在上面,农民们 看在眼里,喜在心头,来年丰收的喜悦溢于言 表. 趁着送灶后的空闲日子,忙着舂汤圆面、 磨面蒸馒头,杀猪、宰鸡、抽干水塘捕鱼…… 总之,在这期间,庄子上几乎天天听到猪喊、 鸡叫的声音, 家家的烟囱里几乎不停地冒着 缕缕青烟. 忙碌的人们都处在极度喜悦兴奋 之中,迎接一年一度的喜庆春节的到来! 今日青莲岗 徐晓虎 1951年发现的青莲岗文化遗 址是江淮流域最早的原始文化, 问世之初即引起巨大轰动, 至今 在国内外仍具有重要影响. 遗憾 的是: 如今的青莲岗遗址保护处 仅存砖房一栋,石碑破损,危墙将 倾,周边民居环境很不协调. 党的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加强文化 建设. 因此,强烈建议尽快在青莲 岗文化遗址高标准建设 青莲岗 文化遗址博物馆 ,以弘扬淮安悠 久灿烂的历史文化. 橄榄油专卖七年庆 专卖地址:市淮海北路 76-10 号(昆仑饭店北首红绿灯处) 专卖热线:13347969666 畅销全球
124 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品牌 礼盒 整箱 单桶:总有一款适合您 品质 价格 服务:总有一项您满意 科瑞欧 ・ 雅典娜・ 金色牌 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橄榄 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榄油 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油专卖庆 节日庆 双庆优惠 高品质 高品位 业专于精 君桦商贸那天, 看见一老人在小区门前爆米 花. 嘭 的一声巨响,让我一下子联想到 了眼前越来越浓的年味. 记得小时候,还没到过年,爆米花的 生意就开始忙起来了. 几乎家家都要炸 上一锅炒米,放在桌上给娃儿们 打馋 . 在我家那儿做爆米花生意的,是个驮 背的高个子老头,头戴一顶破呢帽,棉衣 外面罩一条长长的围裙,手推一辆自制的 两轮小板车,车上载着风箱和圆筒炉子, 炉子的支架上架着一个黑乎乎的宝葫芦 状的炒米机子. 到了年前的那几天,只要爆炒米老头 的身影一出现,不用他自己吆喝,我们这 些正在街巷里 疯 玩着的小把戏,个个眼 尖 得很,已经一条声地嚷开了: 炸炒米 的来了! 炸炒米的来了! 一边喊,一边就 往自己家里 冲 . 家中的父母赶紧就从米缸里挖一竹 筒米,再掏出一毛钱,一起交到我们手上. 我们把米筒放在淘米箩里端着,一路连走 带跑. 赶到的时候,往往还是有人占了先 机,只好把米筒放在后面按顺序排着. 爆米花老头把米倒进 宝葫芦 里,右 手推拉风箱, 左手不停地旋转炉子上的 宝葫芦 . 我们一群娃儿就围在一旁观 看. 大约十来分钟,炒米 炸 好了,老头 把 宝葫芦 从炉子上移开. 见此情形,我 们一个个吓得 抱头鼠窜 . 有的年龄大 一点的硬充好汉,站在原处不动,显示着 他们的勇敢. 我们几个小不点站得远远 的,扭头看着老头把 宝葫芦 的一端套进 了米口袋里,就连忙捂起耳朵. 只见老头 脚踩阀门,用力一扳, 嘭 的一声巨响,白 胖的爆米花就从 宝葫芦 流进了米口袋 里. 爆好炒米的小孩赶快跑过去,用淘米 箩接过老头从米口袋里倒下的爆米花,撒 腿就往家跑.我们追过去,想抓一把尝尝. 可机敏的小主人边跑边挡护着,就一溜烟 跑回了家. 我们一边骂他 啬皮干儿 ,一 边就又向爆米花老头聚拢过去,等着炸自 己家的那一锅. 爆一锅米花好过年 陈光新 就咸 ,这句话乍听很拗口,说白了, 其实就是我们老家饭桌上的一句待客之 言,是句客气话,意思是叫客人不要拘谨, 搛菜吃. 这句话现在几乎听不到了,因为物质 丰富了,谁家待客饭桌上不是几个、十几 个菜! 哪个客人还舍不得或不好意思搛菜 吃呢? 小时候, 我们苏北农村还比较贫穷, 平常人家一日三餐,谈不上做几个可口菜 肴,往往一日三餐都是从坛子里抠一把咸 菜就饭,能把肚子填饱就不错了. 条件可 以些的人家,中午能弄个白菜烧豆腐也就 满足了. 因为菜肴少,谈不上色香味,只要 咸就行,咸能就饭,所以,便称吃菜为 就咸 .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或烧或炒非得弄 几个菜不可时,但也是数量少,档次低,客 人很理解也很体谅,因为那时候谁家都困 难,所以吃饭时是不能随心所欲海吃海喝 的,往往多吃主食,很少搛菜. 这时,东道 主为尽地主之谊,便一边向客人碗里搛菜 一边念叨: 别客气,别客气,就咸,就咸. 我上初中时,一次走亲戚,吃饭时,亲 戚家老少七八口加上我围着一张桌子吃 饭,记得上了四个菜,咸菜烧豆腐,白菜烧 粉丝,韭菜炒螺蛳,大椒炒鸡蛋. 这在当时 已经很不丑了. 主人是长辈,饭桌上又是 叫我 就咸 ,又是为我搛菜,但他家几个 伢子都比我小又是吃饭的年龄,加之又是 平常难见到的好菜, 个个眼巴巴盯着菜 碗, 恨不能把嘴撕到耳朵根大吃一顿,抢 盘拽碗,狼吞虎咽,饭吃到一半时,四个菜 就一扫而光了,主人显得很尴尬,只好又 从坛子里抠出一把腌咸菜端上桌,而且还 是一个劲地对我客气: 就咸,就咸. 张士旺 故乡 明月 【 】 君三,民四,贵人五,王八六,和尚七,尼姑 八,道士九 . 你家是腊月二十几祭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