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hys520855 2019-07-05

1960 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 院, 与魏寿昆是同一专业, 分属不同教 研室.在为魏寿昆写传记之前, 他并没 有太多接触过魏寿昆, 对魏的情感只有 敬重.

2000 年吴石忠为魏寿昆写了一个

1 万多字的小传, 这次又承担了 《魏寿昆 传》 的大部分写作任务, 便与其有了多 次接触. 谈及对魏寿昆的感受,吴石忠说: 魏先生就是一位普通的长者.记得

2008 年第一次去他家访问, 要见这样一 位人物总难免有些紧张, 但魏先生拄着 拐杖, 蹒跚地走来, 紧紧地握着我的手. 在后来的接触中我感觉他毫无架子, 特 别随和, 总是替他人着想.他让我看到 了中国人所继承的儒教传统. 吴石忠在写作 《魏寿昆传》 时, 常读 唐代赵蕤 《反经》 中关于 君子 的那段 话. 所谓君子者, 言必忠信而不忌, 仁 义在身也色不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 笃行信道, 自强不息, 油然若将可越而 终不及者, 此君子也. 除去工程教育家的身份, 魏寿昆还 是一位冶金学家,先后进行过钢铁脱 硫、 钢液脱磷、 活度理论、 选择性氧化、 固体电解质电池定氧和冶金热力学在 我国特有矿产综合提取金属中的应用 等研究.他的著作 《冶金过程热力学》 被 赞为 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好的一部冶金 热力学著作 . 吴石忠说: 魏寿昆不好名, 不好名 的人即使得到了盛名,仍以平常之心, 守道不渝,自强不息.有时在他人看 来,他们依然平常,并无特别之处, 然而'

油然若将可越而终不及'

, 魏先生就 是如此, 真要赶上他们, 却很难做得到. 我想这是魏寿昆最让后辈学习和继承 的品德. 已过百岁的魏寿昆常常被问到长 寿之道, 他的回答却有很多 版本 , 有 时说 一是不生气, 二是有事做 , 有时 又说 我不抽烟, 不喝酒, 睡得好 . 而实际上,或许魏寿昆并未为长 寿刻意做些什么,也从未把长寿当做 一个目标. 大德必得其寿, 诚哉斯言! 院士在一般人眼里,都是埋头做 学问的人,对于人生回忆、科普文章 的撰写,他们要么是格外低调,要么 根本抽不出时间.院士是整个社会宝 贵的人才资源和知识资源.每一位院 士,都有不平凡的人生经历,都有成 功的学习科研 秘籍 .每一位院士, 也都是一部厚重的人生大书.充分挖 掘 院士资源 , 不仅可以把院士的成 功经验拿出来与人们分享,对于科学 的普及, 也是一件大好事.今年

91 岁 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师昌绪,推出了个人回忆录《在人生 道路上: 师昌绪自传》 .这本书文笔质 朴、 情感真挚, 史料全面可靠, 是近些 年来院士回忆录中难得的上乘之作. 师昌绪是新中国成立时美国明令 禁止回到 红色中国 的35 名中国学 者之一,他也是著名的金属学及材料 科学家, 荣获

201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 技术奖. 《在人生道路上》 全书共分四篇 章:

第一篇章记述了在

20 世纪

20 年 代他的童年,他在军阀混战及国破家 亡的动荡年代求学、留学及新中国成 立后历尽艰辛争取回国的经历.第二 篇章介绍了他在沈阳工作的

30 年间, 努力开拓我国高温合金、 合金钢、 腐蚀 与防护学科领域及对科研基地建设所 起的作用,也包括作者在 文化大革 命 中所历经的磨难.

第三篇章介绍了 他在北京工作期间为我国科技事业发 展所作出的贡献.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