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赵志强 2019-07-11

吾太祖皇帝诸生也, 一代之事皆耳目所见者, 考于国史或有不同 %#'

&

! . 南宋晁公武亦谓: 淳化中, 王 禹作 《箧中记》 , 叙云: '

太祖神圣文武, 旷世无伦, 自受命之后, 功德日新, 皆禹所闻见. 今为史臣, 多 有讳忌而不书, 又上 (引者注: 指太宗) 近取实录入禁中, 亲笔削之. 禹恐岁月久, 遗落不传, 因编次十 余事. '

%*+'

,,

&

这部史著共记有关太祖的十三条遗事, 由于内容涉及宋初政治忌讳之处颇多, 与国史、 实录等官方 记载迥然有异, 故自孝宗朝始, 李焘 《建隆遗事辨》 与王明清 《挥麈录 ・ 前录》 即从史实、 文辞等方面考辨, 明确指出其书系托名王禹所撰. 今有学者在对该书内容、 著者及史料价值逐一予以分析后, 认为该书 确系王禹所撰, 并非他人伪托之作, 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

. 此说近实, 当可信从. 23#45678 咸平二年 (###) 三月, 王禹出知黄州, 任职期间撰有 《五代史阙文》 . 该书自序称: 臣读 《五代史》 总 三百六十卷, 记五十三年行事, 其书固亦多矣. 然自梁至周君臣事迹, 传于人口而不载史笔者, 往往有之, 或史氏避嫌, 或简牍漏略, 不有纪述, 渐成泯灭……因补一十七篇, 集为一卷, 皆闻于耆老者也. 此 书仅一卷, 凡十七事, 包括梁史三事, 后唐史七事, 晋史一事, 汉史二事, 周史四事. 关于该书的史料价值, 清人王士祯 《香祖笔记》 尝道: 王元之 《五代史阙文》 , 仅一卷, 而辨证精严, 足正史官之谬. 如辨司空图 清直大节 一段, 尤万 古公论所系, 非眇小也. 如叙庄宗 三矢告庙 一段, 文字淋漓慷慨, 足为武皇父子写生. 欧阳 《五代 史・伶官传》 全用之, 遂成绝调. 惟以张全义为乱世贼臣, 深合 《春秋》 之义, 而欧阳不取, 于 《全义传》 略无贬词, 盖即旧史以成文耳, 终当以元之为定论也. *++ 第!期笔者数年前曾撰文 《 〈五代史阙文〉 管窥》 (曾育荣主编: 《张其凡教授荣休纪念文集》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年版) 对该书所载 史事的价值予以分析, 或可参酌. 四库馆臣亦有如下评价: 今考 《五代史》 , 于朱全昱、 张承业、 王淑妃、 许王从益、 周世宗、 符皇后诸条, 亦多采此书. 而 《新 唐书 ・ 司空图传》 即全据禹之说, 则虽篇帙寥寥, 当时固以信史视之矣. &

'

() %*% 缘于所载史实客观真实, 是以该书有 信史 之称 . 以上史学活动形成的各种历史撰著, 仅 《五代史 阙文》 传承至今, 其余皆已散佚不存. 除此之外, 王禹还曾撰写过许多志状碑铭. 此类封赏哀悼之类的 文字, 实质上又是事主的小传, 主要反映人物的生平事迹. 王禹撰写碑文的对象较为广泛, 既包括朝廷 要员及其亲属, 又有位在下僚的一般官吏, 其内容能在较大范围内反映宋初社会的现实情形. 初步统计, 仅 《小畜集》 中此类文字就有 '

% 篇之多. 并且, 王禹也曾撰写过一些史论, 《小畜集》 卷十

五、 《小畜外 集》 卷十九载有 '

% 篇史论, 主要涉及的是历史人物、 事件与制度的探讨. 而王禹为僧赞宁文集所写序 (王禹: 《左街僧录通惠大师文集序》 , 《王黄州小畜集》 卷二十, 四部丛刊本) , 则为清代史家吴任臣所撰 《十国春秋》 卷八 十九 《僧赞宁传》 取材,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王禹的历史撰著, 在保存史料方面的确有可取之处. 通常来说, 史家之史学, 包括史学实践与史学思想两个层面. 前者的广度与深度, 往往决定后者的高 度与力度;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