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学冬欧巴么么哒 2019-07-15

而且,个别领域由于 治理难度大、技术水平要求高,很长时间都不能总结出既保证达标又经济可行的工艺路线, 更不具备制定相应工程技术规范的条件. 3)项目范围划分粗细不一且存在交叉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对象是具有相同属性的一类污染治理工程. 2007版体系表中, 各项 目在范围划分尺度上不尽一致,导致有些项目的范围偏窄,内容单薄,不足以支撑一个工程 技术规范;

而有些项目的范围偏宽,内容较多,编制单位不易把握边界和深度.此外,重点 污染源类规范中还存在范围交叉现象. 4)与其他技术管理体系文件以及污染物排放标准衔接不够 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应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相互衔接、 对应, 形成技术文件 簇 ,才能更好地为达到排放标准、实现污染物总量控制提供系统技术支撑. 2007版体系表设计时, 项目设置与污染防治技术政策、 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导则以及污染 物排放标准衔接不够,导致已发布的技术文件能够形成 簇 的不多,对污染减排的支撑力 度不够. 5)体系设计缺乏对远期发展的考虑 2007版体系表设计的是封闭系统, 从发展的角度来看, 不能体现体系的完整性和科学性. 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在不同阶段有其重点领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深 入,环境保护工作的范围将不断扩大,环境保护要求也会日益严格,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新 建污染治理工程,这些行业对环境工程技术规范的需求也会随之而来,在封闭的体系表里, 这部分需求不能及时体现. 十二五 我国进入污染减排新阶段,随着主要污染物减排 双八双十 ,以及重金属、 POPs、PM2.5等重点污染物控制任务的展开,将会有大批的环境工程设施投入建设和运行.在 此关键时期, 迫切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建设, 对2007版体系表进行修订, 补充支撑 十二五 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规范项目,解决执行期反映的种种问题,以加快推 进体系建设的进程,更好地适应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工作的需要.

3 主要工作过程 2010年5月成立课题编制组.课题组成立以后,进行了国内外有关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和 文献资料调研,统计了环境工程技术规范和 BAT、排放标准等技术文件的制修订情况,通过

6 积极参与技术管理体系总体修订的研讨会,与管理部门以及技术政策体系表、BAT 体系表的 修订单位多次讨论, 基本明确了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表的修订原则和要求, 并于2010年底 向科技司作了专题汇报,听取了有关管理部门意见. 2011年初, 编制组开始组织开题报告和初稿的编制工作, 于2011年2月形成了开题报告、 4月形成了初稿.2011年7月8日环保部在京组织召开了《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表》修订项 目开题论证会. 2011年8月至今,编制组按照开题论证会专家提出的意见和管理部门的要求,对初稿和 编制说明进行反复修改, 历经三次大修改和二十余次小修改后最终形成了 《环境工程技术规 范体系(修订) 》 (征求意见稿)和《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修订) 》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 明.修改过程中,将初稿从表格形式、规划形式,最终调整为标准形式,内容上大量增加了 污染源类规范, 并根据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1) 将体系表设置为开放式结构, 针对执行期反应的问题对部分项目的设置进行了调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