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会说话的鱼 | 2019-07-16 |
2019 年5月5日星期日
8 8 本社社址: 北京市朝阳门外金台西路
2 号 电子信箱: rmrb@people.
cn 邮政编码:
100733 电话查号台: (010)
65368114 印刷质量监督
电话: (010)
65368832 广告部
电话: (010)
65368792 定价每月 24.00 元 零售每份 0.60 元 广告许可证: 京工商广字第
003 号 劳动创造, 推动着历史车轮滚滚向前. 五一 国际劳动节, 作为全世界劳动人民共 同的节日,镌刻了对劳动的敬意.古往今来, 无数艺术家以不同视角通过劳动场景的 再现、 劳动形象的塑造、 劳动精神的刻画, 展 现劳动人民的精神风貌.其中, 新中国美术 关于劳动题材的创作, 以鲜明的时代特点、 凝练的艺术形式, 表现了中国人民吃苦耐劳 的精神, 成为中国美术现代审美建构的重要 组成部分. 文化兴国运兴, 文化强民族强 .回顾 新中国成立
70 年来劳动题材美术创作的艺 术成就和创作经验, 审视其价值, 展望其发 展趋势,无疑对新时代美术创作有着积极意义. 颂扬劳动之美 劳动题材美术创作的大量涌现, 是新中 国文艺 以人民为中心 创作思想最直观的 体现.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当家做主, 广大 工人、 农民、 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群众, 焕发 巨大的政治热情和劳动干劲, 满怀激情地投 入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全社会树立 起劳动最光荣的观念.尤其是新中国成立 初期, 伴随着全国上下开展得如火如荼的劳 动建设, 对新社会、 新生活充满极大热情的 艺术家们, 以毛泽东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 为指导, 践行 双百 方针, 自觉而充 满热情地深入工农群众的劳动生活之中, 观 察体验劳动生产过程和劳动者的精神风貌, 用中国画、 油画、 版画和年画等形式, 直接反 映新社会劳动生产, 刻画出劳动者朴素而绚 丽的形象, 创作了一批生活气息浓郁、 时代 特征鲜明、 形式语言新颖的劳动题材优秀美 术作品. 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间, 美术工作者 创造了劳动题材美术创作的高峰, 并奠定了 这一题材的创作特点和创作基调.这一时 期, 美术工作者纷纷走向生活, 以高度凝练 的笔墨刻画新中国火热的劳动建设场景、 表 现劳动人民热切的干劲, 一大批经典作品诞 生.如版画领域王琦的 《晚归》 、 李桦的 《山 区生产》 《晚风》 、 白芒的 《菜地丰收》 、 晁楣的 《北方九月》 等, 油画领域董希文的 《新解放 区的生产自救》 、 王霞的 《海岛姑娘》 、 王文彬 的 《夯歌》 、 朱乃正的 《金色的季节》 等, 中国 画领域丁士青等人合作的 《粮食》 、 刘文西的 《祖孙四代》 、 姚有多的 《新队长》 、 顾生岳的 《春临东海》 、 林风眠的 《渔妇》 等, 皆为劳动 题材美术创作的代表, 它们生动再现了劳动 者建设家乡、 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景象.劳 动题材创作也促进了艺术语言的更新和艺 术风格的形成.最典型的是中国画, 画家尝 试用传统的笔墨语言来表现新的社会生活, 塑造劳动者形象, 在从传统向现代的风格转 变方面, 从思想观念到表现方法都进行了一 次深刻的 推陈出新 . 这些劳动题材美术创作, 除了生动呈现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 塑造了 鲜活的普通劳动者新主人翁形象, 还有两方 面的积极意义: 一是延续并丰富了现实主义 创作, 成就新的创作传统, 推动新中国美术 深入生活、关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