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会说话的鱼 2019-07-16

二是从艺术、艺术功能、 美学等多重维度, 推动新中国美术完成 由传统向现代转型. 劳动 是延安时期尤其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 中国现代美学话语的起 点之一.劳动者成为新社会被歌颂和崇拜 的英雄人物,并提供了新的艺术创作范式――画家展现的劳动形象精神爽朗、 淳朴大 方;

展现的劳动精神充满生活理想和希望, 劳动者在劳动中获得幸福和满足.这种形 象刻画, 让观者感受到平凡的形象所蕴藏的 不平凡的创造, 进而体味到劳动之美.正如 马克思所说, 劳动创造了美 , 从这些劳动 题材美术创作中, 人们更能感受到劳动和生 活的美, 以及自己拥有的不平凡的力量.反 过来, 这些创作实践对于中国以 劳动 为起 点的实践美学话语体系的建立, 也起到了一 定推动作用. 激扬时代精神 美术工作者以参与新中国伟大建设之 使命谱写了劳动之美.劳动与时代, 以艺术 的方式更加紧密地贴合在一起. 这种贴合, 同样表现在改革开放后新的 美术创作高潮中.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 美 术创作在多种思潮影响下呈现多元取向, 但 现实主义创作依然是美术领域的主要创作 方法, 劳动题材依然是美术工作者热衷的重 要题材.像油画领域, 不论是单幅肖像式的 罗中立的 《父亲》 , 还是广廷渤表现

4 位钢铁 工人劳动间歇场景的 《钢水・汗水》 , 其形象 都感人至深.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 随着城 市建设的发展, 农民工成为一支新的建设大 军, 表现农民工题材的美术创作涌现.如第 九届全国美展油画金奖作品、 王宏剑以农民 工春节回乡在车站等待的情景为题材创作 的 《阳关三叠》 , 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金奖作 品、 忻东旺以农民工在小餐馆吃早餐为题材 创作的 《早点》 等, 均生动展现了改革开放以 来美术工作者对农民工的关注.从创作方 法和精神内涵而言, 这一时期的劳动题材美 术创作, 更加追求思想深度、 更具艺术个性. 新世纪,党和政府大力倡导主旋律创作,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 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讲话, 美 术界进一步 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 , 树立了 以人民为中心 的创作导向, 表现劳动题材 的美术创作得到新的发展, 再次掀起新的创 作高潮.不论是全国美术作品展等国家大 展, 还是地域展, 抑或是一些艺术家个人写 生展中, 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和都市劳动景象 的作品依然占据了重要份额.这一时期的 创作, 题材更为宽泛, 从农村到城市, 各个领 域关于劳动的形象皆被挖掘, 表现更为多元 ――不只表现在写意、 写实、 抽象等艺术形 式的多元化;

也表现在既有直接再现劳动者 劳动风貌, 也有间接反映劳动精神等视角的 多元化, 如代大权从奥运场馆建设工地劳动 者中提炼形象创作的大幅木刻版画 《建设者 们――新兴木刻精神不死》 、 青年画家方正 的工笔画 《收获》 系列作品等, 皆彰显了新世 纪劳动者的生活理想和精神风貌. 优秀文艺创作, 既要尊重艺术规律, 又 要坚定文化自信、 把握时代脉搏、 聆听时代 声音 , 这也正是与时代紧密贴合的劳动题 材美术创作的关键所在.回首经典劳动题 材美术创作, 之所以能引起大众共鸣并产生 振奋人心的力量, 在于它们绝不是单纯地再 现劳动场景或者劳动者形象, 而是借助形象 的力量, 融入创作者创作情感和创作理念, 彰显劳动精神和时代精神.像王文彬的 《夯歌》 、 朱乃正的 《金色的季节》 , 创作者正是以 热烈而真实的情感塑造出劳动者阳光而朴 实的形象, 劳动者朝气蓬勃、 精神爽朗, 毫无 矫揉造作和抑郁扭曲之态, 充满对生活的热 爱.这种精神面貌, 正表现了那个时代人们 的生活理想、 契合了那时的时代审美并激扬 起时代精神, 那是那个时代的真、 善、 美.也 只有契合时代精神, 劳动题材美术才能产生 美的力量.新中国劳动题材美术以正面颂 扬之视角通过积极而充满正能量的形象刻 画出蓬勃希望, 正是一种契合时代精神的表 现.这要求艺术家以高尚理想去创作、 怀高 远抱负去思索. 在社会快速发展、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 如何把握时代脉搏、 攫取时代精神并刻 画出感人至深的典型形象, 奏响这个时代的 黄钟大吕, 对当下美术工作者来说是职责使 命所在.就劳动题材美术创作而言, 要创造 新时代的艺术高峰, 创作者必须视野高阔、 思考深入, 切实把握时代所向、 人民所需.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