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2019-07-16

一、

二、 三梯队上下场,从头到尾井然有序、鸦雀无声.晚会结束四分钟后, 外国记者 进入后台参观, 只见演出人员已经全部 离场,每个舞蹈演员的十几套服装,均叠放得整整齐齐, 让这些外国记者惊讶 不已. 《东方红》 在人民大会堂连演二十 场,中央领导观看演出,并且给予高度评价.

1976 年, 我接到著名作曲家施光南 先生寄来的一封信, 打开一看, 是为柯岩 的诗歌 《周总理, 你在哪里》 谱的曲, 曲子 感情深沉, 无疑是一首佳作.但当我拿 起谱子, 试唱了几句, 对周总理的思念之 情便涌上心头, 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演 唱没有办法继续.如此反复好几次, 怎 么都不理想.后来, 是我的妻子对我说: 你这样怎么行?你要学习郭兰英, 她能 够以歌当哭, 那才是真正的艺术家.而你是以哭当歌,这让观众怎么欣赏艺术? 妻子的话让我很惭愧.是啊, 要是 不把这首歌唱好, 我又怎么能算一个合 格的文艺工作者?经过刻苦的训练, 我 有针对性地调整了自己的状态, 终于可 以准确地演绎这首歌曲了.我至今都还 清晰记得, 当我在舞台上演唱这首歌的 时候, 台下观众那种沉浸其中、 深受感染 的表情. 一个艺术家的成功, 除了自己的努 力之外, 往往还与一些特殊的机遇联系 在一起.之后不久, 施光南又写了一首 新歌, 名叫 《祝酒歌》 .这首歌本来是给 女中音写的, 刚出来的时候, 一些人并不 看好.但是, 我在看到这首曲谱后, 稍一 吟唱, 却感到有一股时代的气息扑面而 来. 《祝酒歌》 活泼的旋律、 振奋的歌词, 与当时人们欢欣鼓舞的心情、 昂扬待发 的精神气质, 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十 分契合.我就想唱这样的歌!于是我给 施光南写了一封信, 请他按照男高音声 部的要求重新配器.后来的事情, 大家 都知道了,《祝 酒歌》 成了我又一首代表作. 随后, 我又在

1979 年央视春节晚会 上演唱 《祝酒歌》 , 把自己对时代的强烈 感受,以最饱满的热情传递给全国观众.这台晚会播出后, 中央电视台一连 收到十六万封观众来信.在我看来, 《祝 酒歌》 能够获得这样广泛的共鸣, 说明在 那个时候, 我们的时代氛围变得轻松昂 扬, 人们富有进取精神, 对未来的生活充 满了希冀, 《祝酒歌》 正好表达了人们的 这种感受, 唱出了人们的心声. 我选择了最幸福的职业, 歌唱对我 而言就意味着生命,舞台就是我的天堂.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 《相逢在匈牙 利》 , 到六十年代的 《松花江上》 , 到七十 年代末的 《周总理, 你在哪里》 《祝酒歌》 《鼓浪屿之波》 等, 我一直都希望用自己 的歌声, 唱出祖国前进的步伐, 让听众感 受时代的气息.我也的确感到荣幸, 自 己演唱的歌, 都与社会进步和时代生活 息息相关.现在, 我们过着以前想都不 敢想的幸福生活, 这激励着我们文艺工 作者再接再厉、 刻苦磨炼, 创作出更多富 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精品佳作, 以 歌唱时代、 回馈人民. (作者为男高音歌唱家) 歌唱祖国前进的步伐 歌唱祖国前进的步伐 李光羲 李光羲 一根桅杆, 一面布帆, 一叶木舟, 兀 自横流于资水高峰对峙的苍茫深处. 在这条碧水翻涌、 泛着古意的江河 里, 两岸绿草和起伏的翠竹, 仿佛一面碑 石上的斑驳.沉甸而幽深的河, 原是四 方沟壑的辐辏, 湘桂两省的通衢, 扼守着 一方的漕运、 盐运、 河工、 榷关及邮驿之 机杼, 同时又是商贾云集之所.那时, 街 市酒浮花影, 霞色斑斓, 南船和北马, 不 分昼夜.在屋之檐, 在山之崖, 在船帮纤 歌里, 有着狭长而久远的记忆. 船帮人多住在润溪.这个古镇有一 条纤细而修长的街巷, 让人伸长脖颈也 看不到尽头, 更看不尽资水所绽放的姹 紫嫣红的繁华. 在润溪古镇, 不紧不慢的青石板一 步一步地丈量着季节, 青砖黑瓦坚守的 时光慢慢地数着浪花和青峰, 然后轻轻 流逝了.沿街的店铺五花八门, 那些茶 食店、 杂货店、 车店、 布店、 药店、 花坊, 叫 卖之声杂沓, 交流之声此起彼伏. 李大妹是船帮后代, 在润溪开了一 间酒楼.来往的人不乏在资水上跑船的 老板及船工, 他们粗大着嗓子, 散着一身 的干鱼咸味, 吆喝道: 来一壶米酒. 酒是好酒,由洁白如玉的糯米精制而成.大凡资水上的人家, 年头酿的米酒多唤 二月红或桃花酒, 年中酿造的米酒多唤 中秋酒或团圆酒, 只有年尾酿造的米酒 多了许多心思, 唤作团年酒. 团年酒是李大妹酒楼的一大招牌, 清亮无糟, 香气悠长而甘洌.来酒楼的 船工皆好这一口.他们择一个临资水的 窗口,边饮边望江上的古朴、厚重、典雅.舒适而敞开的祥和, 像雾霭一样缭 绕于浩浩渺渺的水面.一团朱砂似的太 阳离水平线一丈高了, 庄重地在山峰左 侧的开阔处升腾.尤其码头上那棵墨黑 的老树, 枝丫苍虬, 远远地支撑着一段江 面, 心情愉悦地融入潋滟的波光. 酒楼的位置恰好是润溪街的高处, 是看资水的绝佳角度.南来的船像画中 最执着的奔放, 而北下的船是最宽广的 张扬.我想在润溪街找到致远的古意, 或许李大妹的酒楼诠释了这一点.厅中 多姿的石头抚摸着那些花草, 像抚摸着 逶迤的希冀. 船帮人善饮酒, 主要是防预江上风 寒.过去的船帮人出船, 先饮一壶酒, 然 后敬先祖一壶酒, 再敬天地一壶酒. 离润溪古镇约一公里, 有一地名 滩.此处河滩浪高水急, 正是船帮人胆 寒的地方.李大妹的祖父是一名驾毛板 船技术颇高的行家里手.他在润溪码头 喝了三壶酒, 又灌满了腰上的酒葫芦, 行 至彩, 他取下酒葫芦再喝几口, 便稳 若泰山般立于艄位, 一双浓眉大眼盯着 二三丈的滩水, 大喝道: 稳好舵!撑好 竿! 话还没落地, 毛板船 嗖 地进了 滩,很快,人和毛板船飞翔地沉入了浪底, 让站在舶渡系娜说刮艘豢诶 气, 紧张得心提到了嗓子口.看的人双 手握拳, 沁出了汗. 彩亲仕钕站奶部, 能在这 里不下毛板船的人, 资水众多船帮人中 也仅有李大妹的祖父.除此, 过驳 大多船帮人会停船下船, 再由李大妹的 祖父一一送下. 李大妹的祖父过捕嗌俅瘟, 恐 怕他自己也不清楚了.但他从驳睦 花中潜入, 又从浪花中露头, 像一场撼动 人心的杂技, 让人不得不佩服他表演的 精彩.这时, 下岸的船工都跷起大拇指, 纷纷解下自己腰间的酒葫芦递给这个英 雄般雄赳赳的人. 下材, 上哺.船工们拉 着古老而沉重的木船与一江的狂风烈浪 相对峙, 像刀对刀、 剑对剑一样紧迫.这时, 驳难峦仿冻隽酸揍镜难, 而船工 的脚像是铁钩钢桩, 十个趾头深深地掘 进了狭窄弯曲的纤道, 与两只手一起将 沙石路刨出了深坑. 船工只有喊不尽的拉滩号子: 咳――唷, 咳――唷, 咳――唷. 有时, 船上没那么多船工,拉舱庋南仗,一条船没二十几个人是不行的.这样, 船就只能等了,等人数够了,再一条一条地拉.他们把所有的力气全部凝聚于一根粗黑的纤缆上,任纤道坎坷崎岖,任江........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