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yhzg | 2019-11-24 |
一、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
1、是我国参加极地考察最早、参加次数最多、派出科考队员最多的高校科研机构 中心 从1984年中国首次南极考察开始,连续参加了至今所有航次的南极考察和北极黄河站考察,先后选派100余人次参加了中国31次南极科学考察和11次北极科学考察.
中心 前主任、现名誉主任鄂栋臣教授是我国极地测绘事业的开创者,从参加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创建长城站开始,7次远征南极,4次赴北极考察,是参加过我国南北两极长城站、中山站、黄河站三站建站工程的全国唯一亲历者.
2、为支撑和服务极地科学考察、维护国家极地权益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极地,测绘到哪里象征着国家权益延伸到哪里 ,极地测绘从无到有,30年来 中心 在南极测绘基准的建立、20多万平方公里地图的测绘,359条南极中国地名的命名、我国自主导航卫星监测网在南北两极的拓展等方面,有力维护了国家极地权益,极大增强了我国在极地的实质性存在.构建的信息化极地测绘技术体系与研究成果,在考察站选址与建设、考察导航、冲顶Dome A、保护区建设、国家极地战略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得到了国内外极地科考领域的广泛认可.
3、勇于探索和创新,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 由于极地测绘遥感信息科学具有空对地全数字化、信息化、自动化、实时化的观测和量测优势,特别适用于两极地区人迹难近的高寒冷、高难度、高风险地区考察,可充分发挥出研究的高效益.针对极区特殊环境和条件,利用极地测绘遥感信息学现代空间测量及其集成技术等,攻克了我国在南北极地区进行测绘科学考察的一道道难题,解决了极区高精度测绘基准的建立和为中国极地考察提供实时有效的测绘保障,包括南北极常年卫星跟踪观测站、冰海区常年自动验潮站、极地绝对重力基准站等的建设以及研发适应极区的数据采集系统、多源数据处理融合技术、服务各种功能的地图集、地理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等.同时,基于空-天-地多源观测理论和技术集成手段,开展了南极冰雪环境变化过程和物质平衡等科学问题研究.充分利用学科综合空间观测技术优势,向相关学科的边缘,如冰川、地质、海洋、大气环境等进行交叉渗透,扩展学科研究领域. 中心 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国家和部委的多项极地重大科技项目,包括国家863计划、97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极地重大专项、国防重大专项、极地基础测绘重点项目、极地测绘公益专项等,取得了多项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人均科研经费历次位列武汉大学的前三位.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何梁何利 地球科学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7项,其他专项奖励20余项.
4、注重学术团队建设,人才培养独具特色 中心 拥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不畏艰辛、勇于创新、顽强拼搏的教学科研队伍.中青年科研人员中有珞珈特聘教授1名,珞珈青年学者4名、楚天学子1名.全体科研人员都具有博士学位.除了新引进的3名教师之外, 中心 科研人员几乎全部参加过我国南北两极现场考察. 中心 为我国培养、培训了大量极地考察和科学研究所需的人才.依托交叉型学科平台,结合极地测绘的专业特点,确定了富有特色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创造参与极地现场考察和科研项目的实践机会.近10年来共培养博、硕士研究生200余人. 中心 的学生南极科考团队获得2015年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此外, 中心 还受国家海洋局人事司委托,举办了海洋局系统行政人员通用能力培训班,使学员在培训中领略武汉大学教学名师的精彩演讲,拓宽了视野,培养了创新思维.
5、弘扬极地科考文化,滋养现代大、中、小学生爱国精神 为更好地传承、积淀极地科考文化, 中心 于2005年建设了极地展览馆.在馆内,再现极地场景,展出企鹅、海豹等动物标本和极地科考的各种仪器、工具等工作装备,讲述极地科考故事,展示极地科考传奇,传播和弘扬极地科考文化.如今,极地馆已成为大、中、小学生开阔眼界、探索奥秘、体验自然和思考人生的重要基地. 中心 极地科考团队在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在内,做了近1000场极地考察和科普报告,仅中国南极测绘科学考察之父――鄂栋臣教授的报告次数就逾500场,听众达30多万;
不论是面向中小学生的《让五星红旗在极地高高飘扬》,还是面向大学生的《探索极地奥秘,保护我们的地球》、《关注:极地冰雪环境与全球变化》等,亲身经历、风趣语言和精美图片,带给受众很多感动、思考和启迪. 从2010年开始, 中心 承办的国际大学生极地科学考察学术报告邀请赛在武汉大学拉开帷幕. 中外学子共话极地科考,五洲青年呼吁环境保护 成为武汉大学每年举行一次的社团国际交流营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头戏,每每吸引不少海内外学生来到学校共同交流南极考察的体会,呼吁保护南极这块地球上唯一的净土,保护人类共同生活的地球.
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极考察站设计工作组 2002年12月至今,主要负责与参与中国极地考察站的设计与研究工作.共计20人次赴南极进行调研与技术支持工作,包括中山站,长城站,昆仑站,维多利亚地新站;
1人次赴北极黄河站.系统总结,研究并建立了中国南极考察站建筑设计策略体系,并将其应用在 十五 十一五 能力建设项目中. 建设南极考察站面临着多种困难,包括极端恶劣的环境、孤立无援的位置、长途艰难的运输、短暂的建设周期、薄弱的现场支撑能力、高昂的运行成本、严格的环保要求、特殊的材料要求等.因此南极考察站的设计必须满足安全性、独立性、适用与可行性、耐久性与耐候性、经济与高效性、人性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等原则.为此,在多次现场调研及深入的研究后,制定了南极考察站建筑设计策略,并在长城站与中山站的 十五 十一五 能力建设中得以实现,主要包括:
1、站区选址与规划策略 通过对主导风向、积雪、建筑的联系、综合管线等进行考虑,并为远期发展做好准备.使站区的可达性、后勤运输、建筑使用寿命、减少积雪、保护环境等方面大幅改善.
2、建造体系策略 南极恶劣的环境与气候,遥远的地理位置,严重制约着南极考察站建设的运输及现场施工能力.针对不同的运输、施工能力及周期,采用了不同的建造模式,包括全预制方式、全现场组装方式、预制与现场组装结合的方式等.
3、外部形态体系策略 建筑外部形态应适应南极复杂的环境并抵御恶劣气候.为抵御低温、大风、积雪等,采用适于节能、减小风阻的体型,并根据积雪采用高架的首层平面等.
4、功能与需求策略 主要通过使空间具有多功能性来解决众多功能需求与建筑规模的矛盾;
提供公共交往空间及扩展室内视距,如长城站综合活动中心及中山站的综合栋,极大缓解极夜期间队员严重的心理压力.
5、节能策略 通过合理的站区规划、改善建筑体型、提高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选择合适的热源、回收发电余热、全热回收新风系统等适宜技术,使单位面积热耗从200w/平方米降到25w/平方米;
通过改变热源,燃油的利用效率提高到原来的3倍,综合节能效果提高了20多倍.同时开始利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6、环保策略 除了严格的排放标准、能源管理、废物处理、控制燃油污染外,合理的站区规划能够减少建筑积雪,大幅降低除雪产生的排放;
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是最重要的环保措施之一.最大抗风64米/秒,抗辐射的表层材料,可不影响内部使用而更换的外围护系统,使原来南极建筑不到20年的使用寿命得以成倍增加.
7、材料与构造策略 南极考察站的建筑材料应能抵御恶劣气候、便于运输与施工、保护环境、安全可靠、经济.大量使用新型建筑材料,包括玻璃钢框窗户、阻止热量从内部向外辐射的LOW-E膜技术、带断桥启口的氟碳漆面的金属保温夹芯板等. 研究设计了大量特殊的建筑构造,如独创的外围护双层复合构造,集保温、防火、保护结构、可更新模式于一体,解决了运输、安装、安全、节能、可持续更新的多种要求. 十五 能力建设完成后的中国南极长城站与中山站,在抵御恶劣环境、改善工作与生活环境、环保、节能等各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极大提升了中国南极考察的综合实力,使中国开始步入南极考察强国之列. 负责中国南极内陆昆仑站的可行性研究与设计工作是一次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