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tar薰衣草 2012-12-12

在听老师讲课或听别人演讲时,要作笔记,要多写读书心得,要多练习写作.第六,要博览群书.欧阳修说: 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 所以不论是经史子集,诗书杂志都要读,并力求理解.第七,不要怕苦不要怕累.俗话说: 成才不自在,自在难成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只有刻苦读书,才能有收获.第八,要学以致用.学到的知识,应当用于实践,掌握的知识虽多,但不去做,这是没有意义的. 王荣2009年6月29日于海南大学

三、毛泽东成才之路 海南大学 王荣 常言道: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毛泽东是人不是神,他和凡人一样,免不了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错误,但他毕竟是一代伟人,是一位理论家、政治家、军事家、哲学家、书法家、诗人,这是绝大多数人所承认的.毛泽东学历不高,仅读湖南师范学校毕业,他为何知识如此渊博,才华如此横溢呢?这都是由于他有强烈的求知欲,勤奋学习虚心求教的结果. 毛泽东为何如此勤奋好学呢?常言道, 时势造英雄 因为他青少年时代,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当他读到郑观应的《盛世危言》这本关于救亡图存的书之后,便为祖国的命运和前途担扰.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的使命感,促使他去寻救国救民的办法.为了救国,武昌起义时他曾经参过军,但他深知要救国救民,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因此,他把自己所有的精力投入寻觅他所的需要的知识,寻找人生的真谛. 毛泽东自己曾说过: 我一生的爱好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天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只要稍有空闲,他就要看书.与人谈书. 1911年毛泽东在湖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后来,他觉得学校的课程有限,他需要吸吮更多的知识,1912年毛泽东离开学校,定居于长沙城新安巷的湘乡会馆.他订了自修计划,每天到湖南省立图馆去读书.每天一开门,毛泽东总是第一个走进馆里来,借了书,就伏在阅览室的桌子上,聚精会神如饥似渴地读.图书馆关门时他又是最后一个离开.后来,毛泽东回忆这段自学生活时,饶有风趣地说: 那时,我就像牛闯进人家的菜园,尝到了菜的味道,拼命地吃 .1918年他到北京图书馆工作,不仅有机会博览群书,还得到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名流的指引,使他深受教益. 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进城后到1966年9月,毛泽东先后从北京图书馆等单位借阅的图书达2000余种5000余册仅1974年一年借阅北京图书馆等单位的书刊,就近600种1100余册. 一部4000万字左右的《二十四史》他通读并作了大量的圈画和批注.经、史、子、集,甚至野史,传记、游记、民间传说,他无所不读,无所不通. 美国学者特里尔评价说: 毛泽东对外部世界所知甚多.他不间断地读书.本世纪没有一位世界领导人像毛泽东那样读那么多书,写过那么多东西 . 毛泽东对有的同志进城后,浪费时间,把宝贵的时光用在打牌搓麻将上,十分痛心,他苦口婆心地对他们说: 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有些同志把工作以外的时间放在打纸牌、打麻将、跳舞.我看不好.领导干部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要懂得一点,否则,怎能指导工作 . 毛泽东嗜书成癖,不读书就觉得不舒服.有一次高烧到39度多,两三天不吃东西了,站不起来,躺在床上还要看书.就在他心脏停止跳动的前几小时,已无力说话了,他还示意工作人员给他念书,当他听到满意的内容时脸上还露出微笑. 知识蕴涵在两大领域中,一种是有字之书,这就是白纸黑书的书本,一种是无字之书,这就是自然界和社会上的许多实际知识.毛泽东在猎取知识的漫长过程中,既能超乎寻常地重视有字之书,更能出类拔萃地重视无字之书,向社会学习、向实际学习,向群众学习.而要向社会向实际学习,就必须走出学校,到社会各个地方去考察,体会人民的生活.于是,毛泽东常常利用课余和星期天,邀同学走出书斋,游览古迹,凭吊古人,深入农户调查访问.1917年暑假毛泽东邀同学萧子升一起,进行了游学活动,漫游了长沙、宁分、安化、益阳、沅江等县,历时一个多月行程900多华里.通过广泛的社会考察,毛泽东写了许多游学笔记.正是社会调查这本无字之书,帮助他写了《中国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实践论》、《矛盾论》等著名之作. 1953年8月他在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上深有感触地对大家说: 最近,我去武汉、南京走一趟,知道了很多情况,中央领导机关是一个制造思想产品的工厂,如果不了解下情,没有原料,也没有半成品,怎么能够制造产品? 他还多次对同志们说: 你要找什么知识,蹲在机关是找不到的.真正出知识的地方是工厂、合作社商店. 工厂怎么办,合作社怎么办,在机关里是搞不清楚的.要解决问题,一定要自己下去作调查研究 .他还说: 我这个人,要办什么事,要决定什么大计,就非问工农群众不可,跟他们商量,看能行不能行 . 毛泽东常说: 学问学问,学与问是分不开的.真正好学的人,一定是虚心好问的人.不耻下问,才能得到你所需要的知识 . 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 .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毛泽东在12岁的时候,害了一场大病,在大病中使他意识到: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身体,将来什么事情也做不了.所以,他特别重视体格锻炼,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 总之,博学多才,既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天生的,毛泽东成才的事例告诉我们:博学多才的唯一途径来自学习.如果你想获得成功,那么你就学习吧,像毛泽东那样刻苦学习.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