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2013-04-07
试论阅读教学中有效质疑的思考与实践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朱颖晖 疑者惑也,是个体对不能确定的事物、不能肯定的意思、不能解决的问题而产生的心理状态,即疑惑、疑问、疑虑、疑团.

不过,疑是思之始,疑问总是在思考中产生的,是在与原有认知产生冲突的矛盾思考中形成的.有疑则有探疑 解惑之冲动和欲望,而探疑解惑的过程则是积极思维的过程;

疑消惑解,明白真相,解决问题,则是这轮思维之终结. 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所以阅读活动实质上是思维活动.《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二学段阅读目标中要求 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在 教学建议 中要求: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而有创意阅读所需要的期待与理解、欣赏与批判、比较与反思、 联想与迁移等思维活动,都需要学生善于质疑来驱动.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读书需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小学生极富好奇心、求知欲,而受其认知基础和思维水平制约,求知过程疑问多,因而也就好问,喜欢提出问题,即喜欢质疑,有强烈的质疑欲望,这是其天性.不过受其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影响,问题往往多而杂,问的不得要领,或问的言不达意.因此,小学生的质疑能力,必须予以培养,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在增强小学生质疑意识的同时,教给小学生质疑方法,培养小学生质疑能力,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 阅读教学中应如何教给小学生质疑方法,引导小学生有效质疑呢?笔者作如下思考与实践探索.

一、读文题中质疑,形成阅读期待 文章题目是文章 心灵 的窗户,是 文魂 之凝聚.好文章的题目往往简洁精炼,意味深长.如朱自清的《匆匆》、林海音的《窃读记》,许地山的《落花生》,何其芳的《一夜的工作》,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等,即使不是名著,如《梅花魂》、《难忘的一课》、《触摸春天》、《彩色的非洲》、《爬山虎的脚》等.文题也值得咀嚼、玩味,就是中低年级的一些儿童故事、童话、寓言,经教材编者加工,文章题目也与文章的内容紧密相关,如《纸船和风筝》、《窗前的毛球》、《画风》、《从现在开始》、《画家和牧童》等.因此,阅读教学伊始,教师应在导入兼板书课题之后,引导学生正面读题,并在读中思考,启发他们多角度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

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在阅读中探究.学生提出的问题,经筛选后就成为学生细读文本的指向,在阅读中探究问题的解决,也就成为学生的阅读期待.这样,学生在随后对校本的细读,深究时就会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阅读后容易获得期待满足的成就感和愉悦感,感受到阅读的有效性. 例如,阅读《自己的花是给别人看的》,可以引导学生多角度质疑,如自己的花是怎样的,为什么要这样,别人看到的花又是怎样的,看到后会有什么感受,这是哪里的习俗,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而后带着这些问题去细读深究,学生就很容易理解文章内容,捕捉文章之 魂 ,体会作者之情.

二、关键词句质疑,增强阅读理解 词句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章中关键词句的表情达意作用,是加深阅读理解的基本方法,也是主要方法.因此,《语文课陈标准》在各学段阅读目标中都把词句理解,尤其是关键词句的理解和体会作为重要目标.如第一学段要求 结合上下文实际了解课文词句的意思 ,第二学段要求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字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第三学段要求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要达成这些目标,不能靠老师灌输传授,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捕捉引导文中词句,尤其是关键词句,多角度质疑,从而带着这些疑问联系上下文品读、细究,既形成词句的阅读期待,又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还能受到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美的熏陶,可谓一举多得. 例如《生命、生命》一文第二自然段描写飞蛾求生情境,可启发学生找到关键句: 但她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段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以及句中的关键词 跃动 来质疑.可能提出 什么是跃动? 、 飞蛾怎样跃动的? 飞蛾为什么要跃动? 为什么说飞蛾跃动是生命的力量, 我为什么会感到那样强烈,那样鲜明,令我震惊 等一系列问题,而后让学生在深入品读中与作者一样感受到飞蛾的 求生欲望 与 生命的力量 ,体会到作者的震惊与深思,进而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作者文中揭发的珍爱生命的情愫.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