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ok2015 | 2014-02-12 |
中部向北系大片波状平原,缓丘、洼地点缀其间;
北部为地势低平、宽广、微向海岸倾斜的海积平原和滨海低洼地,自然坡度在0.2%左右,地面标高在25.96~26.90米之间.潍坊市地形属滨海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壤多为褐土.大地构造位置上处于我国东部华夏第二隆起带与第二沉降带的衔接部位,地层发育以新生界玄武岩及各种松散沉积物为主.该区地震烈度为7度.
三、气候、气象 该区域属北温带季风海洋气候,四季分明、气候适宜.春季温暖而干燥,风大雨少;
夏季炎热多雨;
秋季天高凉爽;
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平均气温12.5℃,极端最高气温40.1℃,极端最低气温-18℃.年平均气压101.0kPa,年平均相对湿度64%,年平均日照时数2508.7小时,年平均降雨量536.5mm,最大积雪深度为20cm.全年盛行南风,频率为15%,年平均风速3.7m/s;
冬季西北风频率最高,占10%.
四、水文 该区域属于冲积平原,岩性变化复杂,含水层互相叠置.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纪松散岩层孔隙水,其性质多为潜水和微承压水,透水性强;
含水层厚度一般为6.5~30米,平均为13.5米.地下水总体流向为西南到东北. 潍坊市境内共有六条河流,它们是小清河、北胶新河、潍河、弥河、白浪河和虞河.除小清河常年有水外,其余均为季节性河流.大多数小河均先后泄入这几条河流,再自南向北注入渤海莱州湾.河流水的补给,主要靠大气降水,雨季涨水,枯季断流,地表径流的径流量多年平均为30.67亿立方米,占大气降水总数的26.1%.
五、植被与生物多样性 潍坊市城区植物受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长期影响,已无地带性自然植物优势群落的存在,代之于人工栽培或次生植物群落的广泛分布.总体而言,项目区以人工生态系统为主体,在该系统中人工生态群落占有较大的比例,但它们普遍表现为结构简单、物种贫乏的基本特点.据现场调查,项目区范围内自然草灌木生态群落在评价区分布相对狭小,且无珍稀濒危物种存在.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
一、环境空气 据2019年环境监测站在潍城区政府例行监测点的环境监测资料表明:环境空气质量SO
2、NO
2、PM
10、PM2.5日均浓度值分别为0.029mg/m
3、0.046mg/m
3、0.115mg/m
3、0.059mg/m3,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
二、地表水 根据2019年山东省省控重点河流水质状况发布的 省控重点河流水质状况 ,白浪河柳疃桥控制断面的监测结果表明:白浪河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并达到常见鱼类稳定生长标准.
三、地下水 根据潍坊市环境监测站2019年监测资料可知,本项目所在地区地下水主要水质监测指标均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中的Ⅲ类标准要求.
四、声环境 根据潍坊市环境监测站2019年的监测资料,该区域昼夜监测值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声环境质量较好.
五、生态环境
1、植被:评价区内植物受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长期影响,已无地带性自然植物优势群落的存在,代之于人工栽培或次生植物群落的广泛分布,总体而言,评价区自然草灌木生态群落在评价区分布相对狭小,且无珍稀濒危物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