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 2014-10-01 |
不同累积时间中-大强度体育锻炼对学习自控力各子维度的影响不同,其中对自控策略的改善效果最佳.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刚步入初中,对新增的课业还未完全适应,对于时间的分配和计划的制定能力较弱,对于自我能力的定位不够准确,以至于会自我感觉能力进步,而实际的学习水平却没有进步.这进一步印证了张灵聪的观点,即学生需要有效的指导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自控策略而言,大部分学生对于自我自控感及自控倾向的评价易过高.在学习自控力的三个维度中,许多学生都是控制感最好,自控倾向次之,控制策略最差.所以一学期的体育干预难以对学生的自控感和自控倾向有较显著的提高. 二是不同时间中-大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学业成绩影响效果不同:实验班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英语成绩的后测较前测呈上升趋势,但这种提高在时间和组别上差异不具有显著性.不同时间中-大强度体育锻炼对初中生学业成绩的提高不具有显著性. 三是体育锻炼可能会通过影响学生的学习自控力进而对学业成绩产生影响:不同时间中-大强度体育锻炼通过学习策略对学业成绩产生的广义的中介效应具有显著性,张灵聪研究发现高期望者能够使用较多的行动控制策略,学习表现比较好,学习成绩也比较高.且行动控制策略与中小学生的学习成绩有密切的关系.与本研究得出的自控策略变化幅度与学业成绩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的变化幅度显著相关这一结果一致. 体育课不仅要保证练习密度,还应增加学生的练习强度及其时间,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强度和时间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具有积极效果.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把控好课堂气氛的情况下加入一些反口令练习或游戏,教师可以根据学习自控力的特点在练习中设计需要集中注意,克制优势反应的练习,对学生的学习自控力和学业成绩产生促进作用. (傅建等,《体育与科学》2018年第1期) 核心素养导向下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路径的优化 2016年10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及基本内涵正式发布,意味着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即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核心素养是对素质教育内涵的丰富和发展,它贯穿于各学段,体现在各学科,最终落实到学生身上.课程标准承载着国家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愿景,作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重要构成要素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必然全面渗透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之中.课程实施是将课程标准付诸实践的动态过程,是实现课程愿景的必由路径.因此,从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重新审视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无疑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新形势下课程实施要准确把握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一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明确了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根本任务.为把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充分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进一步提升综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进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教育部于2014年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一概念;
二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体育与健康学科存在着广泛而深刻的联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