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怪只怪这光太美 2015-04-03

4、NaNO2和稀硫酸为原料来制备 Fe(OH)SO4,反应中有NO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 (3)已知: ①Fe2O3(s)+3C(石墨) = 2Fe(s)+3CO(g) ΔH1 = + 489.0 kJ/mol ②C(石墨)+CO2(g) = 2CO(g)ΔH2 = + 172.5 kJ/mol 高炉炼铁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Fe2O3(s)+ CO(g) Fe(s)+CO2(g) ΔH = a kJ/mol,则a kJ/mol. 已知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在一个容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000℃时加入Fe、Fe2O

3、CO、CO2各1.0 mol,此时v正 v逆(填 等于 、 大于 或 小于 ).经过l0 min,在1000℃达到平衡,则该时间范围内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 v (CO2)欲提高上述反应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填字母代号) A.提高反应温度 B.移出部分CO2 C.加入合适的催化剂 D.减小容器的容积 (4)一定温度下的难溶电解质在水溶液中达到溶解平衡时.已知下表数据,对含等物质的量的CuSO

4、FeSO

4、Fe2(SO4) 3的混合溶液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物质 Fe(OH)2 Cu(OH)2 Fe(OH)3 Ksp/25℃ 8.0*10-16 2.2*10-20 4.0*10-38 完全沉淀时的PH值≥9.6 ≥6.4 3~4 A. 向该溶液中加少量铁粉不能观察到红色固体析出 B. 该溶液中c(SO42-):[c(Cu2+)+c(Fe2+)+c(Fe3+)]>

5:4 C. 向该溶液中加入适量氯水,并调节pH值到3~4后过滤,可得到纯净的CuSO4溶液 D. 向该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最先看到红褐色沉淀 28.(13分)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热分解研究,该小组同学称取ag硫酸亚铁晶体样品按图1高温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对所得产物进行探究,并通过称量装置B质量测出x的值. (1)装置B中硫酸铜粉末变蓝,质量增加12.6g,说明产物中有水,装置C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产物中还有 . (2)实验中要持续通入氮气,否则测出的x会 (填 偏大 、 偏小 或 不变 ). (3)装置D球形干燥管的作用 . (4)硫酸亚铁晶体完全分解后装置A中还残留红棕色固体Fe2O3.从理论上分析得出硫酸亚铁分解还生成 另一物质SO3 . ①写出FeSO4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C装置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5)某研究所利用SDTQ600热分析仪对硫酸亚铁晶体(FeSO4?xH2O)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制成固体质量――分解温度的关系图如图2,根据图2中有关数据,可计算出FeSO4?xH2O中的x= 37.【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锂―磷酸氧铜电池正极的活性物质是Cu4O(PO4)2,可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2Na3PO4+4CuSO4+2NH3・H2O=Cu4O(PO4)2↓+3Na2SO4+(NH4)2SO4+H2O (1)写出基态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与Cu同周期的元素中,与铜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还有 (填元素符号),上述方程式中涉及到的N、O元素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 . (2)PO43-的空间构型是 . (3)与NH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有 (写出一种即可). (4)氨基乙酸铜的分子结构如图,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5)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量KCN,生成配合物[Cu(CN)4]2-,则1 mol CN-中含有 的π键的数目为 . (6)Cu元素与H元素可形成一种红色化合物,其晶体结构单元如右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38.[化学―――选修:有机化学基础](15分) (15分)对羟基苯甲酸丁酯(俗称尼泊金丁酯)可用作防腐剂,对酵母和霉菌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工业上常用对羟基苯甲酸与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下进行酯化反应而制得.出下是某课题组开发的从廉价、易得的化工原料出发制备对羟基苯甲酸丁酯的合成路线: ①通常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有两个羟基不稳定,易脱水形成羰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