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被控制998 | 2019-08-01 |
第一章 总则
2
第二章 发展战略研究
2
第三章 城镇性质与规模
3
第四章 村镇体系及用地布局规划
3
第五章 综合交通规划
6
第六章 绿地系统规划
8
第七章 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9
第八章 专项规划
9
第九章 空间管制与区划
13
第十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14 第十一章 附则
15 总则 为了适应沥林镇未来发展建设的需要,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落实《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的要求,实现沥林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编制沥林镇总体规划.
本规划是沥林镇建设和发展的法定性文件.凡在规划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和空间利用规划以及一切建设活动,均应按照本规划执行. 文本中字体加下划线部分内容为本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强制性内容是对城镇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应严格执行. 规划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5)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 《惠州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7) 《惠州市域城镇体系规划(2008-2020年)》(报批稿)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报批稿) 《惠阳县沥林镇区总体规划(1993-2010)》 规划期限:2008-2020年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东至陈江外环路,南、西、北面均以镇域界限为准,总面积46.98平方公里. 发展战略研究 城镇发展战略 (1)发挥沥林镇地处珠江三角洲的区位优势,变区位优势为经济优势,将区域开发战略转向多元导向开发战略. (2)协调三产结构发展.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发展第二产业,积极开拓第三产业. (3)走集约型、效益型和科技型经济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单纯量的提高向集约型、注重质的提高的转变. (4)坚持基础设施建设超前发展的方针,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5)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 产业发展战略
一、第一产业 不断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发展特色产品,改善投资环境,继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进程,逐步实现农业的地区化布局、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的目的.
二、第二产业 积极发展以运动器材生产为龙头的产业,继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目前分散的工业布局,真正实现 工业进园 .
三、第三产业 充分利用本地充足土地资源和优越交通条件,积极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旅游业,完善投资环境. 旅游发展战略 沥林镇旅游业发展的总目标是,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在规划期末将旅游业发展成为方便居民生活、美化城镇形象、提高城镇品味,并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的重要产业内容.发展措施如下: (1)积极改善配套设施 (2)大力挖掘资源价值 (3)寻找市场突破口 (4)大力推进营销活动 城镇性质与规模 城镇性质 以发展运动器械、电子和旅游服务业为主的环境优良的工业镇. 城镇人口规模 沥林镇至2020年规划人口为17.5万人,城镇人口约16.0万人,规划期末城镇化水平达到60%以上.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 至规划期末,规划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918.75公顷以内,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控制在120平方米以内. 村镇体系及用地布局规划 镇域职能结构规划 全镇形成综合发展区、工业组团、农村居民点三类职能结构体系. 综合职能组团 :即沥林镇区,沥林镇的行政、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 工业组团 :包括英山工业组团和罗村工业组团,是沥林镇工业发展的主要聚集区. 农村居民点 :包括沥林村、埔心村、君子营村、泮沥村、企岭村和罗村. 等级结构规划 全镇按人口规模,可分为3个等级: (1)第一级,人口规模为5万人以上,为沥林镇镇区. (2)第二级,人口规模为5000人-5万人,包括英山工业组团、罗村工业组团. (3)第三级,人口规模为1000人-5000人,包括沥林村、埔心村、君子营村、泮沥村、企岭村和罗村. 表4-1 沥林镇域规模等级和职能结构规划一览表 职能结构 功能区名称 各功能区人口(万人) 综合职能组团 沥林镇镇区 沥林镇镇区(10.3) 工业组团 英山工业组团、罗村工业组团 英山工业组团(4.3)、罗村工业组团(0.8) 农村居民点 沥林村、埔心村、君子营村、泮沥村、企岭村和罗村 沥林村(0.23)、埔心村(0.47)、君子营村(0.15)、泮沥村(0.23)、企岭村(0.24)、罗村(0.18) 注:村级单位人口为农业人口 镇域空间结构规划 规划沥林镇形成 一心、三轴、五组团 的空间结构. 一心 指以沥林镇镇域为主形成的中心,由行政办公用地、商业服务设施、文化娱乐设施、绿地、广场和自然水体等组成的沥林镇政治、文化、商贸中心. 三轴 是指将各工业组团串连起来的产业发展轴、沿仲恺大道(沥林段)的交通主轴线、沿埔仔河的绿化景观轴. 五组团 指规划的英山工业组团、罗村工业组团、沥林工业组团、泮沥工业组团、迭石龙工业组团. 镇域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沥林镇城镇建设用地1918.75公顷,人均建设用地120平方米.各类用地按下表控制: 表4-2 镇域用地汇总表 序号 用地名称 面积(公顷) 比例(%)
1 城市建设用地 1918.75 40.84
2 水域和其他用地 2779.2 59.16 其中 水域 87.31 1.86 村镇建设用地 280.25 5.97 耕地 1155.99 24.61 林地 1255.65 26.73 规划总用地 4697.95
100 表4-3 规划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1 R 居住用地 470.23 24.51 R2 二类居住用地 470.23 R2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25.63
2 C 公共设施用地 129.02 6.72 C1 政府社团、商业性办公用地 8.10 C2 商业、服务业用地 84.75 C3 文化设施用地 12.77 C4 体育用地 15.62 C5 医疗卫生用地 6.59 C8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1.19
3 M 工业用地 686.80 35.80
4 W 仓储用地 13.38 0.70
5 T 对外交通用地 67.38 3.51 T1 铁路用地 12.33 T2 公路用地 55.05
6 S 道路广场用地 245.08 12.77 S1 道路用地 236.93 S2 广场用地 4.84 S3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3.31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17.14 0.89 U1 供应设施用地 3.87 U2 交通设施用地 3.79 U3 邮政、电信设施用地 0.94 U4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7.84 U7 其它市政公共设施用地 0.70
8 G 绿地 289.72 15.10 G1 公共绿地 180.49 G2 生产防护绿地 109.23 合计 城市建设用地 1918.75 100.00
一、居住用地规划 规划居住用地主要布置在镇区及英山工业组团.规划2020年居住用地470.23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24.51%,人均居住用地为29.39平方米.
二、工业用地 规划工业用地主要采用集中布置的方式.工业以一类工业为主,严格控制污染工业在规划区内建设.规划工业用地686.80公顷,占城市建设用地的35.79%,人均工业用地面积42.93平方米. 英山工业组团:位于规划区西部,英山公路两侧,为深莞产业转移接收园区,以运动器材生产、电子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深加工为主,工业用地面积为376.19公顷. 沥林工业组团和罗村工业组团:位于规划区北部,工业发展以电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工业用地面积为123.97顷. 泮沥工业组团:位于规划区东部,规划作为镇运动器材生产基地,工业用地面积127.97公顷. 迭石龙工业组团:位于规划区南部,工业发展以电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工业用地面积58.67公顷. 镇区空间结构 镇区规划为 一心、一核、两轴、七组团 的布局结构;
一心 是镇区公共中心;
一核 为镇区生态绿核镇区森林公园;
两轴 为沿仲恺大道(沥林段)的城镇发展轴和沿埔仔河的绿化景观轴;
七组团 为规划的3个居住组团和4个工业组团. 镇区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沥林镇区总用地面积为1017.11公顷,其中建设用地967.76公顷.各类用地按下表控制: 表4-4 镇区建设用地平衡表 序号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面积(公顷) 占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1 R 居住用地 292.05 30.18 R2 二类居住用地 292.05 R22 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9.99
2 C 公共设施用地 104.00 10.75 C1 政府社团、商业性办公用地 8.10 C2 商业、服务业用地 69.60 C3 文化设施用地 8.68 C4 体育用地 10.39 C5 医疗卫生用地 6.04 C8 其他公共设施用地 1.19
3 M 工业用地 236.00 24.39
4 W 仓储用地 6.12 0.63
5 T 对外交通用地 12.82 1.32 T1 铁路用地 10.87 T2 公路用地 1.95
6 S 道路广场用地 97.01 10.02 S1 道路用地 89.87 S2 广场用地 4.01 S3 社会停车场、库用地 3.13
7 U 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5.68 0.59 U1 供应设施用地 1.49 U2 交通设施用地 2.20 U3 邮政、电信设施用地 0.94 U4 环境卫生设施用地 0.64 U7 其它市政公共设施用地 0.41
8 G 绿地 214.08 22.12 G1 公共绿地 172.95 G2 生产防护绿地 41.13 合计 城市建设用地 967.76 100.00
9 E 水域及其它用地 49.35 总计 总用地 1017.11 基本农田的保护与调整 基本农田保护用地总量原则上不减少.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由沥林镇从未利用土地中复垦同等面积填补,确保用地总量平衡. 村庄建设规划指引 根据各村与城镇功能布局的空间关系,村庄的规划建设按以下四种模式进行: 改善:对城镇建设功能地区以外,对城镇功能布局影响不大的旧村,采取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的措施,逐步改善旧村居住环境. 改造:对位于城镇建设功能地区以内,但与规划用地功能相符的旧村,应根据功能组团的建设目标逐步进行更新改造,按照城镇建设标准配置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公用设施,推动旧村人居环境和建设环境与功能组团相衔接. 拆除:对与规划用地功能不符,严重影响城镇建设功能发展的旧村,应在近期严格控制各项新建、改建、扩建活动,并结合城镇整体功能的建设,逐步拆除,调整用地功能,促进城镇功能的更新与优化. 新建:对拆除、改造的旧村,应根据城镇总体规划的空间安排和惠州市农村拆迁安置办法,选择在规模较大的村民聚居地附近高标准集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表4-5 村庄建设规划指引 行政村 类型 指引 沥林村 拆除、改善、新建 拆除沥林村北部部分旧村,于村西部集中建设新村;
对保留的沥林村旧村,完善各类基础设施. 英光村 改造、新建、拆除 于英山公路南侧集中建设新村;
对现状英山公路南侧的旧村进行改造,建设二类居住用地,完善各类配套设施. 山陂村 改造、新建、拆除 规划拆除北部旧村,于村中心集中建设新村;
对现状村中心的村民住宅进行改造,建设二类居住用地,完善各类配套设施. 罗村 改善、拆除 拆除规划粤湘高速公路用地占用的旧村,就近安置村民;
对保留旧村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埔心村 改善,新建、拆除 拆除村东部的古庄、西部的黄村,在埔心村北部集中建设新村;
对保留的埔心、定村的各类基础设施进行完善. 埔仔村 新建、改造、拆除 对现有公路沿线旧村进行拆除,东部旧村改造为二类居住用地. 迭石龙村 新建、改造、拆除 逐步将与规划不符的旧村拆除;
在村南部集中建设新村,西部村庄用地为二类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 君子营村 改善、拆除、新建 逐步拆除与规划不符的旧村,集中建设新村;
对保留旧村的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