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glay | 2015-11-05 |
一、选择题(本题中每个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答案,共50道小题,每小题1.
6分,共80分) 1.2017年5月,春秋末年兵家孙子的祭祀大典在江苏省苏州市举行,来自海内外的300多名孙子后裔按照中华传统礼仪和古代圣人祭拜的最高规格,施礼祭拜.这种祭祖活动主要反映出中国 A.公民素养的开放性 B.家国利益的冲突性 C. 宗法传统的延续性 D.儒家文化的保守性 2.它使 由众多血缘部族邦国形成的联盟制转变为由众多地域国家形成的相对一统天下,向真正意义上的统一的地域国家迈进了一大步 . 它 是指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 3.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 下其议 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4. 幽州 是古代地名,在某一时期幽州负责管辖 郡、国十一,县九十 .据此判断 某一时期 最有可能是 A.秦代 B.汉代 C.宋代 D.唐代 5.习近平强调, 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在下列中国古代官职中,最早体现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 的是 A.通判 B.御史大夫 C.太尉 D.监察御史 6.在中国古代,常有 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 的做法,体现的是以皇权为代表的个人立法与决策,后实现一定的法定决策程序,并开始有所改观的是 A.汉初的内外朝制度 B.隋唐三省体制 C.宋代二府三司制度 D.明朝内阁制度 7.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正不阿,民间尊称他为 包相爷 .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 位同宰相 的是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 8.《后汉书・党锢尹勋传》记载: 家世衣冠,伯父睦,为司徒;
兄颂,为太尉;
宗族多居贵位者 ,这一记载反映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该现象说明当时的选官制度 A.注重德才兼备 B.选拔效率不高 C.受到世家影响大 D.重视考试的作用 9.公元1071年,枢密使文彦博对宋神宗说, (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非与百姓共治天下也. 最能体现该主张的是 A.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 B.由世家大族担任朝廷要职 C.由中央掌控地方赋税 D.抽调各地精兵去充实禁军 10. 国学大师钱穆在评价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说: 此制大体上为明、清所承袭,于地方政事之推进,有莫大损害.自此遂只有中央临制地方,而中央、地方共同推行国政之意义遂失. 该制度 A.既稳定了当时的政治秩序,也蕴含着分裂割据的因素 B.推动了中央集权制的形成,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 C.有利于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元朝重要的政治创新 D.明确了宰相之间的职责分工,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11、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 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的后影,渐渐地在变质 .下列符合上述观点的史实是 A.周代宗法制 B.秦代三公九卿制 C.唐代科举制 D.明代废除宰相制 12.以下文字节选自一则清代档案史料.其撰拟者应是 A.中书省 B.内阁 C.军机处 D.礼部 13.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 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 出(宫)则监察(百官)而董(督)是非 .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 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 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 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