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人间点评 2016-07-25

1 文献综述 1.1 百合概况 1.1.1 百合的资源和分布 百合(Lilium spp.)是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科(Liliaceae)百合属(Lilium) 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中文别名强瞿、番韭、山丹、倒仙等,中药上别名野百合、山百合、夜合花等,英文名字Lily,百合因其根茎由多数肉质鳞片抱合,和可治百病而得名.百合有观赏百合和食用百合之分,观赏百合素来以其清新典雅、飘逸脱俗, 百年好合 的寓意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常常被人们视为纯洁、光明、自由和幸福的象征,成为国际花卉市场的主流产品,销量产值名列全球切花第四名或第五名,其销售价格比月季和菊花高,仅次于鹤望兰和红掌[12]. 百合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东部、北美洲等北半球温带地区或寒带地区,我国更是主要的起源国.全世界的百合约有94 种,中国是百合种类分布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百合的起源中心,据调查约有47 种《中国植物志》第十四卷记载39 种,另有8 种是近年新发表的新种)18 个变种,占世界百合总数的一半以上,其中有36种15 个变种为中国特有种.我国南北省区均产百合,尤以西南和华中最多,所有品种里最为著名的是东方百合,因为有不同的色彩品种,而且芳香浓郁.20 世纪以来,人为育成的百合栽培品种日益增多,为此,英国皇家园艺学会和北美百合学会把百合的各个栽培品种和其原始亲缘种与杂种的遗传衍生关系分为九类:①亚洲杂种,② 欧洲百合杂种,③纯白百合杂种,④美洲百合杂种,⑤麝香百合杂种,⑥喇叭形杂种和奥列莲杂种,⑦东方百合杂种,⑧各式各样杂种,⑨百合原种系. 1.1.2 百合的生物学特性 百合是多年生球根草本花卉,株高40-60cm,还有高达1m以上的.茎直立,不分枝,草绿色,茎秆基部带红色或紫褐色斑点.地下具鳞茎,鳞茎由阔卵形或披针形,白色或淡黄色,直径由6-8cm的肉质鳞片抱合成球形,外有膜质层.多数须根生于球基部.单叶互生,狭线形,无叶柄,直接包生于茎秆上,叶脉平行.有的品种在叶腋间生出紫色或绿色颗粒状珠芽,其珠芽可繁殖成小植株.花着生于茎秆顶端,呈总状花序,簇生或单生,花冠较大,花筒较长,呈漏斗形喇叭状,六裂无萼片,因茎秆纤细,花朵大,开放时常下垂或平伸;

花色,因品种不同而色彩多样,多为黄色、白色、粉红、橙红,有的具紫色或黑色斑点,也有一朵花具多种颜色的,极美丽.花瓣有平展的,有向外翻卷的,故有 卷丹 美名.有的花味浓香,故有 麝香百合 之称.花落结长椭圆形蒴果. 1.1.3 百合育种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由于百合的种类多、分布广,对气候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和本国跨地区的移植都必须进行引种试验.1994年陆銮眉在福建地区引进四个亚洲型品种;

1995 年王月霞将兰州百合引进南京地区,生长良好;

1998年吴家耀等就荷兰百合在昆明地区引种栽培中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研究;

1999年梁育勤等在厦门园林植物园引种栽培了荷兰Hoff公司提供25个百合新品种;

2000年赵丽辉对荷兰亚洲型种群(Asiatic hybirds)中的3个品种和东方型(Oritental hybirds)中的6个品种在长春进行了引种栽培试验;

2001 年,李云侠等对引于昆明、五大连池等地的通江百合、丽江百合、毛百合、细叶百合、卷丹和兰州几种百合在齐齐哈尔的引种进行了引种比较试验等等这些为百合的适应性栽培提供了依据. 百合植物的育种至今约有100 年历史.近几十年来,随着育种方法的不断改进,百合的育种工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1960-1993年间,在英国威斯利植物园登录的新品种5223个,其中欧洲2259个(其中荷兰782个)、美国2115个、大洋洲596个、亚洲153 个、非洲100 个.在百合的杂交育种方面,欧美一直走在前面.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国家从我国、日本、尼泊尔等地引种亚洲原产的麝香百合、天香百合和毛百合,通过杂交育种培育出很多优良品种,特别1940年前后培育出非常多的新品种.目前,国际上百合的育种主要以荷兰、北美、日本为首,研究方向集中在栽培和观赏性状的改良、育种的策略及技术的创新与完善等方面,在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方面也有一些研究.近年来,由于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可以把不具有亲和性的远缘种通过胚培养等技术,培育出远缘杂种.同时,转基因技术也在百合育种中得到应用. 1.2 百合杂种后代的鉴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百合杂种的鉴定方法主要有:形态学、细胞学以及分子标记等.有效的早期鉴定方法中,应用较多的有染色体的核型分析、C-带带型、基因组大小的比较等.RAPD分子标记以及基因组原位杂交( in situ hybridization with total genomic DNA)等方法也被用于百合的杂种鉴定,另外5S rDNA和45S rDNA FISH技术也被用于百合杂种的鉴定[13]. 1.2.1 形态学鉴定 杂种F1代的形状表现应与亲本之一相似或介于亲本之间,结合双亲的特有性状,从叶色、叶形、花型、花色、花香等方面对F1代进行比较,来确定杂种的真实性与杂种表现.在黄济明的玫红百合实验中,杂种F1都结合了双亲的特有性状.杨利平做的毛百合*细叶百合实验中,毛百合幼苗属子叶留土类型,细叶百合幼苗属子叶出土类型,杂种幼苗有子叶出土型,子叶留土型及中间类型,其中以中间类型所占比例最大.另一方面,具遗传变异的栽培种产生的后代,由于种子或花粉亲本具有遗传变异,后代的外形特征变化很大. 1.2.2 染色体鉴定 核型分析是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特征(长度、臂比、缢痕、随体等)进行区分.核型分析表明,大多数F1代根尖染色体为双亲染色体数目的平均数,表现出杂种核型的特点.通过分析杂种后代的染色体核型,可从细胞学水平上分析鉴定杂种的真实性. 染色体分带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项细胞学技术,它是借助于某些特殊的染色程序使染色在一定部位内显现出深浅不一带纹的细胞学技术.由于特定染色体有其特定的带纹,因此,分带技术可作为鉴别染色体组和单个染色体的手段,从而可以深入地认识染色体结构成分遗传的关系[14].分带技术是在适当时期利用酸、碱、酶或高温的处理染色体,改变染色体中固有的蛋白质和核酸的相互作用,使染色体的蛋白质和DNA的结合特性发生变化.使染色体的固有结构分化特征高度显现,具高度重复序列DNA的异染色质在合适的环境下容易与染料分子结合而着色较深,具低度重复序列DNA的常染色质由于处于松弛状态而着色较浅,使染色体在不同位置呈现出深浅、明暗不同的带纹.国外学者Viana等对西番莲属植物的异染色质分布进行了C-带分析[15].同一物种内,C-带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宽窄、深浅等特征相对稳定,而在种间具有丰富的多态性,因而可以用来识别特定染色体,鉴别染色体组成的变异.胡凤荣等利用Giemsa C 带和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45S rDNA FISH)的方法对'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