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ZCYTheFirst | 2018-05-15 |
一、关键问题 关键问题14:如何认识区域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 问题解读:区域的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人文要素间相互关系,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人文要素间的关系.
二、学材选择与关键问题体现 以七年级下册的丝路明珠为载体,提供相应的基础材料,通过新疆气候干旱的感知,引导学生思考地形、气候自然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新疆人民的伟大创造――坎儿井,设置"如何体人民现智慧与血汗"等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相互关系,体会人类生产受到自然环境影响,感知坎儿井与绿洲的关系,同时体会人们对自然景观的改造和影响;
通过绿洲农业特色的感知,引导学生认识人类生产会影响人们的饮食,从而人文要素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新疆的气候与地形、位置间的关系;
难点:坎儿井中隐含的人类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四、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地图教学法
2、合作探究发、交流展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意图 课前 播放自制视频(丝路明珠) 观看. 感知、兴趣、积极性 导入 跟着小明一起来一场说走就走的丝路之旅. 多媒体展示三幅图片,空中新疆沙漠俯瞰图,慢慢黄沙,驼铃悠悠;
火焰山戈壁滩. 说说图片中看到的景象? 置身这里,有什么感觉? 镜头一 沙漠
1、展示新疆的气温降水图
2、为什么会如此干旱呢?
3、分析区域自然环境时从那几个角度去考虑?
4、提供地形、季风影响区域图.
1、根据资料,分析新疆气候特点
2、生谈看法
3、回顾已知
4、利用教师提供的各类资源,参与讨论,探究新疆干旱的气候与其他自然要素的关系. 读图能力 结合之前的图片,形成对新疆自然条件的初步认识;
自然要素间的关系 镜头二 绿洲
1、展示图片与刚才荒凉沙漠截然不同的景象
2、图片塔里木盆地的沙漠和绿洲分布图
3、丝绸之路与绿洲分布图
4、处在这么干旱地区的人们如何解决水源?你能帮助他们解决?
1、感知与刚才所见沙漠的差异
2、思考盆地里绿洲分布的特点
3、分析丝绸之路所经之地,认识到绿洲的作用
4、学生自由想象 引发认知冲突,激发兴趣 水源是绿洲之源 丝路明珠明在提供水源和补给 镜头三 坎儿井
1、展示空中所见坎儿井,数圆点个数
2、展示思考问题:
1、坎儿井的水源来自哪里?怎么输送到人们家里的?
2、有人说"新疆绿洲是坎儿井的赏赐,坎儿井凝聚了先民的智慧和血汗",你如何理解这句话? 播放坎儿井的视频资料
3、解答问题,具体情境观察是否讨论 引导问题:智慧体现
4、总结:利用自然,创造;
坎儿井孕育绿洲,改造了自然
1、说说看到了什么
2、思考问题
3、预设可能: 坎儿井里的水源来自山上的冰雪融水;
结合示意图,通过暗渠输送;
人们挖了竖井和暗渠 坎儿井里的水?清凉、 减少蒸发、避免污染 追问:冰雪为何融化?(气候对水文影响,夏季河流流量大) 追问:怎么输送?用抽水机输?(盆地地形对水文影响) 追问:想象人们挖掘时可能会遇到的困难,描绘下困难,遭遇 升华:自然影响人文、人文影响自然景观 镜头四 绿洲农业 绿洲里都有哪些农产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