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元素吧里的召唤 2019-07-01
我与习书记交接在基层 (上) ――习近平在宁德

(一) 作者:采访组:田玉珏 薛伟江 李政 来源:学习时报 2019年05月20日 编者按 从2016年11月开始,本报曾先后连载采访实录《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和《习近平在正定》,受到广大读者热烈欢迎,在全国产生强烈反响.

这两部采访实录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先后出版,热销全国. 从今日起,本报连载采访实录《习近平在宁德》,以飨读者.1988年6月至1990年4月,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那时的宁德,经济总量排全省最末,俗称 闽东老九 ,全地区9个县有6个是贫困县,是全国18个集中连片的贫困地区之一.正是在这样一个 老少边岛穷 的东南沿海欠发达地区,刚满35岁的习近平同志以深入调研起步,以建立 四下基层 制度开局,提出 弱鸟先飞 理念,倡导 滴水穿石 精神,把工作重心放在改善宁德基础设施和人民生活水平上,下决心带领闽东百姓摆脱贫困.他始终把为民办实事摆在首位,访贫问苦,关心少数民族群众,重点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干部违规私建住宅问题,制定 公务接待12条 狠刹不正作风. 这组采访实录,生动再现了习近平同志客观清醒、立足长远的战略思维,求真务实、从严治吏的领导作风,扎根基层、贴近群众的真挚情怀,以及功成不必在我的广阔胸襟,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采访对象:陈增光,1939年7月生,福建寿宁人.1984年至1990年任宁德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接续习近平同志任地委书记、行署专员.1995年任福建省政协副主席.2003年退休. 采访组:田玉珏 薛伟江 李政采访日期:2017年6月2日 采访地点:福州市芳沁园 采访组:陈主席您好!当年习近平同志任宁德地委书记时,您是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对他在宁德的工作情况比较了解.请先介绍一下他给您留下的第一印象. 陈增光:好的,我结合过去与习书记共事的情况,做一点回忆、介绍一些情况. 习书记是1988年6月到宁德工作的.他给我的第一印象,不是一个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的领导,而是向基层要真相、要思路、要答案的务实领导. 他来报到后几天,在地委、行署班子及老同志见面会上作了一个讲话.他说:我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到闽东老区来工作,为老区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分力量.我到这里毕竟人生地不熟,还是要靠大家充分献策,你们提出的合理意见,我一定会采纳,也一定竭尽所能,在任期内为闽东多做一些事情. 他的讲话很简短,也很朴实,一下子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很多老干部当时就 不客气 地提出了要求:习书记,你来宁德是我们盼望已久的事情,因为你是北京派来的,又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子弟,我们对你寄予很大希望.我们这里太贫困了,你能不能给我们多弄一点项目、多弄一点资金,把我们的基础设施改善一下? 当时的闽东人太想一步就富起来了,特别是对 三个目标 抱有很大希望:一是修通福温铁路,即福州到温州的铁路;

二是开发三都澳港口,三都澳原本是个军港,口子小,肚子大,是对台军事战略要冲,这是闽东一大资源优势,但当时明显还不具备开发条件;

三是建设中心城市,形成宁德的行政中心和经济中心.习书记当时只有35岁,面对广大干部提出的这三点期望,并没有摆出要烧 三把火 的架势,而是表现得非常沉稳.他说,我会把大家的意见记在心上,尽力而为,努力创造条件逐步来实现.然后他对我们地委行署的几位同志讲,要把老同志的建议和干部群众的问题放在心上,走出办公室,到基层去寻找思路,到基层去寻找答案. 果然,没过几天,他就带着地委的干部以及有关委办局的同志到基层去调研.很多机关的同志都很纳闷,来了一位新书记怎么一直没见到面,其实他人早就到基层去了. 采访组:习近平同志一到宁德就下基层调研,一去就是一个月.您当时一直同他在一起,请讲讲当时下乡调研的故事. 陈增光:7月初到8月初,我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陪着习书记一个县一个县地跑,把宁德下辖9个县市全部跑遍了,之后又到温州考察.他说: 温州离宁德北部那么近,却发展得这么快,到底有什么奥妙,我们应该过去看一看. 确实是这样的,当时我们宁德的福鼎县离温州的苍南县等地很近,温州的发展对宁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习书记走基层有几个特点.第一,到每个县调研,肯定都要先听各县班子的工作汇报,但他不提倡念稿子.他对县里的同志说: 你们不要念稿子,了解多少就说多少,记住多少就讲多少,你念稿子上的东西我还很难一下子记住,不如咱们这样脱稿交流效果好.你们放心讲,讲不下去了可以看一下稿子,讲得下去就讲出来. 他后来跟我讲,这就是考核干部的一种方法,看他的精力有没有用在工作上,如果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肯定讲得出来,不一定要念稿子,如果是别人做的事情而且又是秘书写出来的,他就离不开稿子. 第二,他喜欢看县志.习书记每到一个地方就要调阅当地的县志,他说不看县志就不了解这个县的过去和现在,就难以深入认识县情,光靠我们这样跑了解不够. 第三,他注重走访.每到一处,他既走访一些企业,也走访一些村庄和农户,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而不仅仅停留于听汇报.他在各个县的讲话也都很简短. 采访组:那你们一个县一个县走下来,都各有哪些具体情况呢? 陈增光:我们随他调研的第一站是古田县.这个县因古田溪而得名,不是闽西龙岩市上杭县的那个古田镇.到了这里,习书记肯定了食用菌产业是古田的主要发展方向.当地的食用菌是利用林木树枝、后来利用棉籽壳为原料进行种植的,品种主要是香菇、银耳等,这样既充分利用了土地,又提高了产值.他说,这是农民的创造,是一项技术成果,一定要好好发展. 到了屏南县,他听说这里曾经留下过这样一句话:屏南屏南,又贫又难.他说屏南县虽然现在经济不发达,但我们不能把它讲成 又贫又难 ,而要看到它是大有潜力、大有希望的,多讲振奋人心、鼓舞士气的话,不能自己把自己看扁了. 到了周宁县,了解到这里有个鲤鱼溪,自然生态很好.鲤鱼溪还有一个典故:几百年前,沿岸有两个村不和睦,经常发生械斗,他们的祖宗就想到在溪里养鲤鱼,这样就不怕对方在水里下毒,因为一下毒,鱼就会被毒死,也就知道水不能喝了.渐渐地,整条溪里就有了几千尾、几万尾鲤鱼,就变成了鲤鱼溪.习书记听了这个故事就讲,鲤鱼溪有文化、有传统,可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发展.随后还走访了一个叫黄振芳的林业大户,得知他在山上造了一大片林,把整个家都搬上山去了.习书记冒着酷暑亲自上山看望,并说: 你的做法是山区致富的一个方向,你是致富的一个标兵,一定要坚持下去,有什么困难我帮助你. 习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还提到了黄振芳,说: 周宁县的黄振芳家庭林场搞得不错,为我们发展林业提供了一条思路. 他后来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其实在那个时候就有类似观念了. 到寿宁县调研,他突出推崇两个人.一个是冯梦龙.冯梦龙当年在寿宁当过知县,留下一本《寿宁待志》.对这本书,习书记尤其喜欢.他说冯梦龙这个人很有贡献,把这本书起名为《寿宁待志》,表明没有把事做满,而是留下空间,让后人去填补,所以叫 待志 ,说明这个文人有水平、有境界.另外,冯梦龙提倡男女平等.过去寿宁有一个陋习,就是一定要生男孩,如果生了女孩就会被扔掉.冯梦龙当知县的时候遇到很多这样的事情,他很不满,就在县上的凉亭里贴了一个布告,大意是说 男人女人都一样,你的母亲就是女人,没有你的母亲哪有你 .习书记了解了这个布告以后很感动,说一个封建朝代的历史名人,能有这种民主精神和进步观念,让人敬佩.冯梦龙还创立了 无讼 的理念,提倡把矛盾解决在基层,这样到了一定程度就没有人来申诉了,也就是 无讼 .习书记还推崇一个人,就是焦裕禄.他说: 寿宁基础条件较差,百姓生活困难,要有焦裕禄式的干部来做事,要以焦裕禄的精神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后来他在闽东两年多时间里,这两个人他反复讲,就是推崇他们的为官品质和为民情怀. 到柘荣县调研的时候,习书记看望了一位叫郑帮德的老同志,是乍洋乡五蒲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方面表现出坚定的意志.郑帮德遇到很多困难,像暴雨、台风、孩子生病等等,但都没有挫败他的意志.当时有记者称他是 三灾六难不低头的支部书记 .习书记十分注重抓典型,他说,郑帮德就是个标兵人物,支部书记如果都像郑帮德这样,我们的经济发展就会更快更好.后来,习书记还邀请郑帮德等8位农民到地区机关给副科级以上干部现身说法,讲改革开放、脱贫致富的体会.习书记亲自主持会议,并对每个人的发言作了精彩点评,使大家深受教育. 然后就到了福鼎县.福鼎在宁德来讲最靠近温州,也是开放程度比较大的地方.习书记很肯定福鼎改革开放的经验,他说福鼎在整个闽东是走在前面的,就是靠改革开放,积极学习温州经验,搞活民营经济. 到霞浦的时候,我本来拿了一本《霞浦县志》给他看.当天夜里,他忽然找到我说: 你帮我找一本福宁府的府志吧. 过去福建又称 八闽 ,有上四府下四府,宁德叫作福宁府,相当于地委这样的机构,他就要看这个府志.我当时傻了眼,到哪儿去给他找这个府志啊.市面上找不到,我们就请人去文化馆找,还真找到了一本,他就拿去看了.我当时就问: 习书记啊,咱们一天到晚跑来跑去这么辛苦,你还要熬夜看书,能吃得消吗? 他说: 增光同志,我们这样看情况、听汇报是不够的,还要看历史.一个县的历史最好的体现就是县志,府志则更为全面,里面既写正面人物,也写反面人物,我们一看就知道这个地方发生过什么事,可以从中有所借鉴. 在霞浦,习书记就讲起他在《福宁府志》上看到的内容,讲霞浦这里有一片官井洋,是 因洋中有淡泉涌出而得名 .老百姓也称 官井洋半年粮 ,因为这里一直盛产大黄鱼,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百姓在这一带搞好养殖,等于把半年的粮食都解决了.习书记说: 这是我们闽东很重要的一个资源,既要把它保护好,也要把以养殖业为代表的海上经济带动开发起来,让老百姓都富起来. 在福安调研的时候,习书记充分肯定闽东电机的发展.闽东电机是当时全国一个金牌产业,在我们闽东来讲也是工业上一个龙头品牌.他说,要想方设法不断提升这个品牌的效益和影响力,带动更多企业发展.后来在他的提议下,我们在福安县坂中乡搞了一个电机电气开发区,也是闽东的第一个开发区.叶飞同志在老区建设六十周年的时候回来视察,看到这个开发区,还题了词: 大有作为 .直到现在,闽东电机电气也是福建省的龙头产业. 我们调研的最后一站是宁德城关所在的蕉城县,也就是现在的蕉城区.习书记在这里提倡选树老区革命英雄典型,以历史人物的精神力量感染和带动群众.还要求我们对当地的养殖业做好宣传工作,因为这里盛产海蛎,有一种叫作二都蛤的海产品很有名.他说: 一定要发展地方的特色产业,优势就在特色,特色又需要环境基础,一定要把每个地方不同的特色发展好,把培育特色的环境保护好. 采访组:您刚才逐县回忆了习近平同志当年调研的情景,历历在目,也让我们对宁德的情况有了深入了解.您认为这次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对他之后在宁德开展工作有怎样的影响? 陈增光:9个县跑下来,习书记作了一次全面总结.当时讲话不长,我记得不到一个小时.形成的文章后来收录在《摆脱贫困》中,就是这部书的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