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捷安特680 | 2019-07-27 |
080.01 W09 ?????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3283―2018 ????? 纺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ystem of Risk Class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Safety of Textile industry
2018 -
06 - 12发布
2018 -
07 - 12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D、宋强、张凯龙、王凯、范安顺、吴迪. 引??言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及山东省地方标准《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的要求,充分借鉴和吸收国际、国内风险管理相关标准、现代安全管理理念和纺织行业的安全生产风险(以下简称风险)管理经验,融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及安全生产标准化等相关要求,结合纺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编制而成.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山东省纺织行业企业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的目的. 纺织行业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实施指南 范围 本标准依据纺织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杆企业的典型经验做法,制定了同类型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工作方法、实施步骤,明确风险点划分、风险判定、控制措施确定和分级管控等具体原则,确定同类型企业常用的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和典型风险控制措施,以及相关配套制度、记录文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山东省内纺织行业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 2974―2017 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2-2016 、DB37/T 2974-201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基本要求 成立组织机构 企业应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应包括分管负责人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明确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中成员的工作职责.成立双重预防体系办公室. 职责 领导小组组长职责 领导小组组长应全面负责组织风险分级管控工作,为该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持,统一思想,提高全员意识,提供组织保障,督促各岗位人员做好分管范围内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领导小组副组长职责 领导小组副组长应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及管控工作统一部署协调;
方案的编制与制度建设的审核,并组织实施,并监督职责履行情况. 领导小组成员职责 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应严格按照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方案,制度组织实施;
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点确立、危险源辨识、管控措施的制定及落实;
加强培训;
持续更新完善体系系统. 双重预防体系办公室职责 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协调和调度各单位工作组分工开展情况;
负责实施指南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
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
负责对较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估;
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 的风险管控;
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协调指导和监督检查;
负责职责范围内的风险监督管理;
各生产单位负责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确定及落实并及时更新. 实施全员培训 企业应将风险分级管控的培训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使每位员工能熟练掌握与其相关的风险点、风险类别、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风险评价结果、风险管控措施,确保每位员工提高风险意识. 编写体系文件 企业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制度、培训制度、运行及考核奖惩制度(参见附录B),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危险源统计表、风险点统计表、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或采用其它评价方法分析的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等级判定标准等有关记录文件. 工作程序和内容 风险点确定 风险点划分原则 根据DB37/T 2974-2017第5.1.1要求及纺织行业企业特点,可以按设施、部位、场所、区域、操作及作业活动等进行单元划分.一般可作如下划分: 设施、部位、场所、区域 企业可按照生产车间设备设施、区域或场所、公辅设施等功能分区进行划分. 设备设施:细纱机、络筒机、烧毛机、裁床、平缝机、卷绕机、自动给水设备等设备;
区域或场所:厂房、仓库、配电室等;
公辅设施:锅炉、天然气管道等. 操作及作业活动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应当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应作为风险点. 毛纺织及染整精加工:磅料作业、细纱作业、整经作业、织布作业、烧毛作业等;
机织服装织造:裁床作业、粘合作业、烫台作业、压板机作业等;
化纤织造及印染精加工:原料PTG作业、预聚合作业、卷绕作业等. 风险点排查 按DB37/T 2974-2017第5.1.2.1条要求进行风险点排查,建立作业活动清单和设备设施清单(参见附录C). 危险源辨识 辨识方法 针对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进行危险源辨识.即:针对每个作业活动、作业任务中的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及现有管控措施,建立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 针对设备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即:针对设备设施进行根源性危险源的辨识,将根源性危险源存在的部位作为检查项目,同时辨识控制该危险源的现有管控措施,建立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 辨识范围 按DB37/T 2974-2017第5.2.2条结合企业实际确定辨识范围如下: 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如厂区的平面布局、建筑物、构筑物布置、安全距离、施工现场、设备调试、试生产等).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如日常的操作行为和设备故障后的检维修等).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如已经发生过的事故或虽未发生但一发生将产生不良后果的情况,事故应急救援设施).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如外部人员参观或外来单位进入厂区的作业).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如物料的燃爆性,原料的装卸等).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如生产设备装置、电气设备等).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如工艺参数的改变、设备的改变或改进、管理上的新要求、新员工上岗等).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如设备设施回收、拆除、处置等). 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等(如厂址地形、自然灾害、周围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等). 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的基本要求 企业对所有岗位全部员工进行危险源辨识方法的培训,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组织全员 自上而下 得有序地开展危险源辨识,辨识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重点考虑较大危险因素.对初步形成的危险源辨识结果进行评审、补充、修订. 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 运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开展危险源辨识时: 依照作业活动清单,对每一项作业活动进行细分,识别出作业活动的具体作业步骤或内容. 磅料作业,具体作业步骤或内容有5项:检查磅秤,机械臂移动空间是否有杂物格挡;
检查热水管道、化料缸是否有渗漏;
输入处方进行称料,称量完毕后机械臂放入货架备用,待染色工序备妥后开启自动化料程序;
当班工作结束后整理现场,将磅秤,机械臂归于原始位置;
交接班. ――逐条对作业活动具体步骤,辨识出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及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和后果. 磅料作业,危险源或潜在事件:移动区域内有人员误入;
热水管道或化料缸渗漏;
可燃物着火;
地面湿滑,清洁不到位.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和后果为灼烫、火灾,爆炸等. 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 运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开展危险源辨识时: 依照设备设施清单,将根源性危险源存在部位作为检查项目. 毛球压球机,检查项目:主体;
地坑;
控制手柄;
底盘;
油泵油管. 检查标准就是防止能量意外释放,辨识出不符合标准的情况及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和后果. 毛球压球机 主体 的检查标准为:安装完整螺丝紧固,各零部件灵活好用.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及后果为机械伤害等.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办法 企业宜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参见附录A),对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按从严从高的原则判定评价级别. 风险评价准则 根据DB37/T 2974-2017第5.3.2条要求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判定准则. 风险评价与分级 根据DB37/T 2974-2017第5.3.2条结合企业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进行划分如下表: 风险等级划分 评价级别 颜色 风险等级 管控层级 整改要求 一级 红色 重大风险 公司(厂)级、部门(车间)级、班组(岗位)级 应立即整改,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停产整改,需要停产整改的,只有当风险降至可接受后,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 二级 橙色 较大风险 应制定建议改进措施进行控制管理 三级 黄色 一般风险 部室(车间)级、班组(岗位)级 需要控制整改 四级 蓝色 低风险 班组(岗位)级 定期检查 确定重大风险 以下情形为重大风险,应建立重大风险点统计表(参见附录D) 违反法律、法规及国家标准中强制性条款的;
发生过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或三次及以上轻伤、一般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事故的条件依然存在的;
涉及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的;
具有中毒、爆炸、火灾等危险场所,作业人员在 10人以上;
经风险评价确定为最高级别风险的;
企业自身提级管理,直判为重大风险的,如:烧毛、锅炉、精制区、罐区等. 风险点级别确定 按照风险点中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实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等情况,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风险控制措施应考虑实际情况的可行性、先进性、安全性、经济合理性.管控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应急措施五个方面. 工程技术措施包括: 消除或减弱危害是通过对装置、设备设施、工艺等的设计来消除危险源,如采用机械提升装置以清除手举或提重物这一危险行为等;
替代是能过用低危害物质替代或降低系统能量,如较低的动力、电流、电压、温度等;
封闭是对产生或导致危害的设施或场所进行密闭;
隔离是通过隔离带、栅栏、警戒绳等把人与危险区域隔开,采用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