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紫甘兰 | 2022-10-30 |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条件,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乃至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生物多样性已成为继气候变化之后又一国际环境热点问题,受到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习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上升为党的执政理念和国家意志;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不断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先后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大工程,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 年)》,成立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委员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性地位日益凸显. 江苏跨江滨海、平原辽阔、水网密布、湖泊众多,具有良好的自然禀赋和生态条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紧紧围绕 两个率先 的目标,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最新要求,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率先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意见》,出台《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此外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还组织编制了《江苏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3~2030年)》,将生态文明建设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对推进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具有里程碑意义. 南通市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地处苏中,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海洋性气候明显.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
除狼山低丘群外,都为海拔
五、六米以下的平原,平均海拔为四米左右;
南通市是长江、东海、黄海三水交汇的地方,是万里长江的入海口.因此,南通是南北气候交错区和海陆生态交错区,具有典型的南北植物过渡带特征,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南通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一直重视区域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南通市 十二五 、 十三五 发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加快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并通过实施 清水工程 、 蓝天工程 和 清洁家园建设 以及 强富美高 新南通建设,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体系,进一步提高生态服务和生态保障功能,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群、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但在长期人类活动中,原生植被已遭到破坏,次生植物群落结构较简单、物种单一,生物生境岛屿化严重.为改变这种现状,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确保南通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亟需编制南通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并积极采取保护行动,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录一规划背景
1
(一)生物多样性保护基础及优势
1 1 生态保护机制日趋完善
1 1.1生态保护制度不断健全
1 1.2生态环境保护相关规划相继出台
2 1.3生物多样性保护热点区域逐步健全
3 1.4 区域生物多样性水平较好
7 2 生态经济水平不断提升
9 2.1产业经济结构逐步调整
9 2.2企业环境保障措施得到强化
10 3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10 3.1污染控制工程不断加强
10 3.2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11 4 生态环保意识明显提升
12
(二)当前存在问题
13 1 生态红线保护刻不容缓
13 2 生物多样性提升难度加大
14 2.1污染物排放基数大,区域生境改善不容乐观
14 2.2生物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日趋脆弱
15 2.3湿地生态系统退化,遗传种质流失严重
16 2.4外来入侵物种威胁加剧
16 3 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尚需健全
17 4 生物多样性文化建设有待深入
18
(三)未来主要压力
18 1 人口增长、城镇化进程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亟需加强
18 1.1南通市人口增长趋势分析
18 1.2南通市城镇化进程分析
19 1.3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分析
20 2 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需求导致生物多样保护任重道远
20 2.1南通市区域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20 2.2南通市能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趋势分析
22 2.3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分析
27 3 景观连通性不足导致生物多样性保护压力增加
28 3.1 城市区域景观连通性相对较差
28 3.2 沿江沿海湿地连通性相对较弱
29 二 规划总则
32
(一)规划依据
32
(二)指导思想
35
(三)基本原则
35 1 保护优先、协调发展
35 2 统筹规划、分期实施
36 3 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36 4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
36
(四)规划范围
36
(五)规划时限
37
(六)规划目标
37 1 总体目标
37 2 分期目标
38 2.1 近期目标(2017~2020 年)
38 2.2 中长期目标(2021~2030 年)
39
(七)规划指标
39 三 重点任务
42
(一)优化植物多样性保护,建设健康生态保障系统
42 1 实施生态红线区域植物多样性重点管控
42 1.1 加强生态红线区分级管控
42 1.2 加快植物多样性调查和恢复建设
46 2 加强 两岸、三网 植物多样性建设
48 2.1 提升 两岸 生物多样性建设
48 2.2 加快 三网 生物多样性建设
49 3 优化山地特色植物多样性建设
51 3.1 加快五山核心区植物多样性保护
51 3.2 开展五山自然文化生态建设
52 4 提升典型湿地植物多样性建设
54 5 扎实推进园林植物多样性建设
55 5.1 加快园林绿地建设
55 5.2 推行差异化树种种植
58 5.3 实施绿化物种立体空间布局
60
(二)提升动物多样性保护,打造多彩多样生态环境
63 1 加强海洋、河口特有水生生物种质资源的养护
63 1.1 加强海洋、河口特有水生生物种质资源养护
64 1.2 强化海洋、河口污染物排海控制与监管
65 2 持续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调整生态结构
66 2.1 建立合理的增殖放流模式
66 2.2 加强增殖放流质量和策略管理
67 3 加强生态廊道建设,促进物种资源交流
68 3.1 构建区域生态廊道
68 3.2 县(市)生态廊道建设
69 3.3 微观生物通道建设
75 4 保护鸟类栖息地,促进候鸟迁徙的驻留
75 4.1 加快鸟类栖息地保护与建设
76 4.2 加强对鸟类栖息地的保护管理
77 5 促进鱼类的产卵场和栖息地恢复与重建
79 5.1 鱼类产卵场和栖息地重点区修复和重建
79 5.2 规范产卵场和栖息地重点区管理
79
(三)加强遗传多样性保护,推进生态财富传承发展
80 1 加快物种资源库建立,促进濒危物种保护
80 1.1 推动资源数据库建立
80 1.2 加快种质资源库构建
82 2 开展野生资源引种驯化,提高资源利用途径
82 2.1 扩大常见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的规模
83 2.2 加快濒危野生保护物种的人工培育进程
83
(四)防治外来入侵物种,保护家园生态健康
84 1 重点控制外来入侵物种迅速生长
84 1.1 外来入侵植物防治
85 1.2 外来入侵动物防治
89 2 严格实施科学评估新物种的引入机制
93 2.1 加强外来物种危害宣传和管理
93 2.2 加强外来物种的引入管理
93 2.3 建立外来物种风险预评估
93 3 加强外来物种入侵的科学研究
94 3.1 加强外来种入侵机制研究
94 3.2 加强入侵物种研究国际合作
94 3.3 建立公众参与和教育体系
94
(五)加强环境污染治理,营造生物生存生活环境
95 1 深入开展水污染综合防治
95 1.1 全面实施河流污染治理
95 1.2 强化养殖业污染管控
97 1.3 加强近海海域水污染控制
98 2 系统推进土壤污染防治
99 2.1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
99 2.2 强化土壤环境监管
99 3 强化固体废弃物的处置和利用
99 3.1 全面清除存量垃圾
99 3.2 提高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的利用水平
100
(六)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打造宜居生态社会环境
100 1 加强生物多样性文化资源保护发展
100 1.1 发掘生物多样性文化底蕴
100 1.2 促进生物多样性文化保护发展
100 2 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文化建设
101 2.1加快生物多样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101 2.2 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教育
103
(七)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测和科研支撑体系建设
104 1 加快建立生物多样性监测体系
104 2 建立南通生物多样性数据库
104 3 推进南通市生物多样性实验室建设
105 4 开展重要物种的极小种群保护恢复
105 四 重点工程
107 五 效益分析
111
(一)经济效益分析
111 1 促进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
111 2 促进野生资源可持续利用
111
(二)环境效益分析
112 1 显著提高水土保持能力
112 2 显著提升涵养水源能力
113 3 显著增强净化空气能力
113 4 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