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麒麟兔爷 2022-10-28
《炼钢用尘泥团块》 编制说明 二一年十一月 目录1.

任务来源及必要性 -

1 - 1.1 任务来源 -

1 -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

1 - 1.3 标准编制的意义和目的 -

2 -

2 标准编制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依据 -

3 - 2.1 编制原则 -

3 - 2.2 编制依据 -

3 - 2.3 技术路线和工作步骤 -

3 - 2.3.1 技术路线 -

3 - 2.3.2 工作步骤 -

6 - 3.编制过程及主要工作内容 -

6 - 3.1 编制过程 -

6 - 3.2 主要工作内容 -

6 - 3.3.1 国内技术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7 - 3.3.2 实验室试验、工业试验、现场取样和实验数据的归纳与整理、标准的编制 -

7 - 4. 标准的主要内容 -

7 - 4.1 术语和定义 -

7 - 4.1.1 炼钢用尘泥团块 -

7 - 4.2 关于炼钢用含碳尘泥团块的碳含量确定 -

7 - 4.2.1 理论计算 -

7 - 4.2.2 试验 -

9 - 4.2.3 炼钢用含碳尘团块碳含量的确定 -

13 - 4.3 关于落下强度与抗压强度 -

14 - 4.3.1工业试验 -

14 - 4.3.2落下强度与抗压强度的确定 -

15 - 4.4 关于水分 -

15 - 4.4.1 RH定氢的对比实验 -

15 - 4.4.2 炼钢试验使用的炼钢用尘泥团块的水分 -

16 - 4.4.3 炼钢炼钢用尘泥团块水分的确定 -

17 - 4.5 关于炼钢用尘泥团块的TFe、S、P -

17 - 4.5.1 炼钢炼钢用尘泥团块的TFe -

17 - 4.5.2 炼钢炼钢用尘泥团块的S、P -

17 - 5. 标准实施的可行性分析 -

21 -

6 标准实施建议 -

21 -

7 参考文献 -

22 - 《炼钢用尘泥团块》编制说明 1. 任务来源及必要性 1.1 任务来源 根据工信部工信厅科[2010]74号要求,由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和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等单位负责编制《炼钢用尘泥团块》行业标准,计划号为2010-2475T-YB. 1.2 标准编制的必要性 随着国内钢铁企业的迅猛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尘、泥等废弃物, 产生量占钢产量的5%~10%,一般为7%左右,主要包括高炉粉尘、氧化铁皮、转炉粉尘和污泥、电炉尘等;

同时冶金资源越来越匮乏.如何高效科学综合利用这些宝贵的二次资源,变废为宝,实现固体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既实现了废弃物循环利用,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是钢铁企业亟待考虑和解决的问题. 国外采用转底炉、回转窑、MF、DSM技术处理高锌含铁尘泥,几种处理方式各有其优势,但它们都需要广阔的场地和数亿元的设备投资,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率相对较低.在国内最有开发前景的是转底炉技术,某钢铁公司于2009年投产的转底炉用于处理高锌尘泥,实现了铁氧化物的还原和锌等有害元素的还原回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高锌尘泥的处理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但无论使用以上何种工艺处理冶金含铁废弃物,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占用场地,建设安装直接还原设备系统,并且需要一定的建设周期.相对于尘泥中锌含量不高的钢铁企业来说,其较大的投资和较小的经济效益短期内采用该技术是不经济的. 目前,多数钢铁企业对轧钢铁皮及其它低锌尘泥的处理仍然在烧结系统作为烧结混料处理,但铁皮等高品位、低杂质的含铁废料经烧结造块、高炉炼铁工序最后到炼钢使用,工序流程长,能耗高、处理成本高. 国内的一些钢铁企业将铁皮、转炉尘泥等废弃物制成团块,利用冶金过程的余热进行含铁废弃物处理,回收铁,既节约了大量的投资,又利用了余热,节约能源,又能够快速实施,省去建设时间;

既高效利用废弃物中的铁,又能利用其中的碳;

既实现了短流程处理,又降低了能耗;

既回收利用了含锌含铁尘泥,又不会引起高炉结瘤和顺行.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为了造好渣,早化渣及控制适宜温度,需要加冷却、造渣剂、助熔剂.传统的冷却、助熔剂,包括块状铁矿石、废钢、萤石、石灰等.以块状铁矿石为冷却助熔剂时,由于主要成份为难还原的氧化铁,而且多为酸性矿,不但金属收得率低,还会使渣量增加,炉衬寿命降低,也起不到较好的助熔剂作用.以废钢、石灰和萤石为冷却、助熔剂时,一方面厂内废钢供应不足,外购时价格、成分变化较大,成本较高;

另一方面石灰和萤石的大量加入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萤石还会腐蚀炉衬,影响转炉寿命. 随着钢铁企业对节能减排的日益重视,冶金废料加工产品作为转炉冷却、助熔剂使用,既能节约冶金废弃物企业外循环利用所需的设备、场地投资,又能减少废弃物排放量,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明显,具有很好的推广前景,但这类产品至今没有形成产品标准及检验方法,致使由于产品质量差而无法推广使用. 鉴于本产品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产品符合国家所倡导的经济环保发展方向,为规范炼钢用尘泥团块的生产和使用,引导钢铁企业高效合理利用含铁尘泥,急需制定炼钢用尘泥团块的行业标准. 1.3 标准编制的意义和目的 编制本标准的意义: (1)含铁尘泥的高效利用是钢铁企业实现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措施之一. 将含铁尘泥制成炼钢用尘泥团块作为炼钢造渣剂、冷却剂和助熔剂的原料,不经过烧结、炼铁等工序直接回转炉, 对降低能耗有明显效果, 同时回收了其中的铁, 又降低了石灰、萤石的消耗量.化渣快,促进造渣, 金属收得率增加.本标准的制订促进含铁尘泥资源合理、高效的利用.炼钢使用含碳尘泥团块可代替普通废钢,仅以鞍钢为例,环保效益等忽略不计,只计算替代外购废钢节约的成本,每年可节约22528万元. (2)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循环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通过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以减少资源投入,实现废物减量化,对废物进行综合利用达到资源化和循环利用.本标准的制订,对含铁尘泥高效利用、加快钢铁企业循环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系列国家标准 的组成部分.通过《炼钢尘泥团块》标准的制定,可完善综合利用、安全生产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体系,进一步促进钢铁企业清洁生产、资源节约,提升钢铁企业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实现钢铁企业含铁尘泥资源高效综合利用. (4)促进钢铁行业含铁尘泥利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发展. 编制本标准主要目的就是统一钢铁企业用含铁废料制成的炼钢团块的技术质量标准,以促进尘泥团块制造单位生产的产品满足炼钢需要,从而促进炼钢的使用,为钢铁行业提高含铁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实现节能、降本、增效提供技术支撑,为清洁生产管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技术保障.随着本标准制订实施和国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完善,冶金固体废物污染防治与综合利用的市场在不长的时间内,将会有一个大的发展,市场空间广阔.标准实施后,可实现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的统一,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2 标准编制的原则、方法和技术依据 2.1 编制原则 (1)立足我国实际.借鉴各钢铁企业对炼钢辅料的技术质量要求及尘泥制品在炼钢中使用的试验研究及生产应用情况. (2)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通过对国内各钢铁企业及科研院所对冶金行业含铁尘泥合理循环利技术研究及含铁渣料在转炉冶炼中的应用情况调研的基础上,进行了方案设计、实验室实验和工业试验,收集了实验室、工业试验的相关检验数据,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找出了满足炼钢需要的尘泥团块技术条件.使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2.2 编制依据 本标准是根据下列有关钢铁行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技术政策标准等制订的. GB/T2007.1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手工取样方法 GB/T2007.2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手工制样方法 GB/T2007.7 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 粒度测定方法-手工筛分法 GB/T6730.1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分析用预干燥试样的制备 GB/T6730.5 铁矿石 全铁含量的测定 三氯化钛还原法 GB/T6730.17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燃烧碘量法测定硫量 GB/T6730.19 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6730.61 铁矿石 碳和硫含量的测定 高频燃烧红外吸收法 GB/T6730.65 铁矿石全铁含量的测定 三氯化钛还原重铬酸钾滴定法(常规法) GB/T6730.66 铁矿石全铁含量的测定 自动电位滴定法 GB/T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测定 GB/T10122 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物理试验用试样的取样和制样方法 GB/T10322.1 铁矿石 取样和制样方法 YB/T190.6 连铸保护渣化学分析方法 燃烧气体容量法和红外线吸收法测定游离碳含量 2.3 技术路线和工作步骤 2.3.1 技术路线 本标准编制采用国内外资料调研、典型钢铁企业现场调研、书面问卷调研、专家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标准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其中以资料调研和书面问卷调研为主,现场调研和专家研讨为辅.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完成标准和标准编制说明的草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本标准编制的技术路线如图2-1所示. 2.3.2 工作步骤 根据上述技术路线,本标准编制的具体工作步骤如下: (1)制定标准编制的工作计划,并细化工作内容;

(2)展开标准编制单位和参与单位专家座谈会,初步确定标准内容;

(3)开展国内资料的调研与整理工作,形成调研报告;

(4)制定试验方案进行试验,形成试验报告;

(5)在调研报告、试验报告的基础上编制标准草稿;

(6)召开专家座谈会,经反复论证提出标准征求意见稿草稿;

(7)在广泛征询意见的前提下,对标准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经专家审查后形成标准送审稿. (8)召开标准审查会,形成标准报批稿. 3.编制过程及主要工作内容 3.1 编制过程 标准编制过程的进度和主要工作内容如表3-1所示. 表3-1 编制进度和主要工作内容 时间进度 工作内容 2009.2~2009.12. 相关标准和技术资料的收集、归纳与整理;

制定试验方案并完成试验;

进行了方案设计、实验室实验和工业试验,收集了实验室、工业试验的相关检验数据,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对比和分析,找出了满足炼钢需要的尘泥团块技术条件;

完成企业标准. 2010.1~2010.6 申报行业标准制定并获批准. 2010.6~2010.7 国内外调研分析、整理,实验分析. 2010.8.1~2010.11 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标准编制说明. 2010.11~2010.12 征求意见. 2011.1~2011.3 根据意见反馈情况,修改完善标准,进行必要的实验验证. 2011.4~2011.6 召开标准讨论会,修改完善形成标准送审稿. 2011.7~2011.10 标准审定与报批;

完成标准报批稿. 3.2 主要工作内容 本标准编制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国内标准的收集与整理、技术的调研、试........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