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过于眷恋 2019-09-05
2014年申报国家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清单 ,,

,,

,,

, 序号 , 项目名称 , 完成单位 , 主要完成人 , 项目简介 自然科学类 ,,

,,

1 , 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及其营养膳食防治研究 , 中山大学 , 凌文华,刘国庆,夏敏 ,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所致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主要疾病.

研究AS的发病机制,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已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我们课题组长期围绕AS的发病机制及其营养膳食干预策略这一中心问题,以脂质代谢、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反应等病理变化为切入点,系统地开展了基础研究与人群干预紧密结合的转化研究,旨在阐明AS发病机制及其有效的营养膳食干预措施.主要学术贡献如下:(1)围绕AS的主要病理变化,阐明脂蛋白脂肪酶(LPL)在高甘油三酯血症和AS发病中作用及其分子机制;

发现AMP激活蛋白激酶(AMPK)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胆固醇和氧化胆固醇逆向转运的分子机制,确立AMPK是防治AS的新靶点;

证实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SAH)升高被认为是比Hcy升高更为敏感的AS营养代谢标志物.(2)阐明花色苷抗AS的效应及其核受体信号机制.花色苷是一种天然的色素类植物化学物,我们围绕巨噬泡沫细胞和炎症反应,在分子细胞水平、整体实验动物和人群研究等不同层面,系统地探讨了富含花色苷的食物、花色苷提取物以及花色苷单体抗AS的效应及其作用靶点.发现花色苷具有防治AS斑块形成,增加斑块稳定性的作用;

核受体LXRα是花色苷调节巨噬泡沫细胞胆固醇外流和炎症反应的关键上游靶点;

揭示花色苷在体内发挥抗AS作用的物质基础是其代谢产物原儿茶酸(PCA),取得了理论上的突破性进展.这一系列系统的原创性工作完全在国内完成.我们的新发现和新观点为阐明AS的发病机制,提供AS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已经在心血管、营养学、生物化学的前沿杂志CircRes、AmJClinNutr、ArteriosclerThrombVascBiol和JBiolChem等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8篇,并被NatImmunol、PhysiolReview、CircRes等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引用与评述,总被引频次592次,其中他引488次,单篇最高被引62次.ScienceNews以封面故事(Coverstory)的形式报道了我们的研究,获得中国大陆地区有影响的心血管论文奖,在心血管领域和营养学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培养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1名,广东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3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名.荣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和广东省科技奖励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项. ,

2 , 南海及其邻近热带区域海洋学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王东晓,方国洪,甘剑平,谢尚平,庄伟 , 本项目属物理海洋学研究领域.南海和邻近热带海洋是直接影响我国华南天气气候的近邻海域,对我国华南的降水有重要影响.加深认识南海热、动力学特征,不仅有助于满足海洋防灾减灾的国家需求,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对该海域的军民交通运输、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保障水平.本项目以环流动力和区域海气相互作用为切入点,以揭示南海及其邻近热带区域海洋学特征及其动力机制为核心目标,采用多时空海洋观测、动力诊断和数值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产生了一批原创性的物理海洋科研成果,参与了国际海洋界的合作与竞争,为南海区域海洋学系统理论体系的形成提供了依据,理论和数值基础,为古环境学和海洋化学等学科提供了重要的物理海洋学依据,对各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核心成果包括:

1、命名南海贯穿流:基于国际海洋资料同化数据产品,研究了南海环流对季风及黑潮入侵的响应特征,首次命名 南海贯穿流 这支沟通南海与邻近大洋的重要水交换形式.通过观测事实揭示了年际时间尺度上南海贯穿流在联系热带西太平洋、南海和热带东印度洋之间的特殊作用,特别是提出了南海贯穿流与印尼贯穿流的反向互动,并对其变异特征进行了机制解析.本成果拓展了热带大洋环流理论,为印太暖池大尺度海气相互作用的预报研究提供了海洋动力学基础.

2、南海区域海气相互作用:提出了南海西部上升流驱动机制的概念模式,揭示了南海夏季沿岸上升流动力学的区域海气相互作用特征;

构建了表征南海西部上升流强度年际变化的特征指数,指出了与厄尔尼诺遥相关的相互调制与影响.完善了南海暖事件的基本观测事实与理论框架,发展了南海海洋年际变化的海洋环境预报模型,为揭示南海上层热动力与南海夏季风及其邻近热带天气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奠定了海洋环流动力学理论雏形.

3、南海北部陆架动力过程及其与深水环流的相互作用:系统全面地阐述了南海北部热力锋面的季节变化特征、南海北部粤东上升流与珠江冲淡水相互作用机制;

揭示了南海北部陆架动力过程中季风环流、局地地形以及黑潮南海分支等影响因子;

大幅度改进了南海,特别是北部陆坡陆架区潮汐数值模拟精度,刻画了南海北部各潮汐潮波能量的传播特征,为深入研究南海北部的环流精细结构和南海北部海洋环境预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南海中尺度涡旋与大尺度环流的相互作用:较早刻画了季风影响和主流系不稳定条件下的中尺度环流(季节内变化)特征,发现了南海热带海盆若干典型大、中尺度相互作用的显著区域;

进而系统阐明了南海中尺度信号的传播特征,并将洛仑兹能量诊断技术应用于南海北部和西南部中尺度信号活跃区涡旋传播、维持、消亡等重要过程.该成果同时发现南海暖型反气旋涡的生态效应,为南海中尺度环流理论的拓展提供了丰富的观测个例.本研究得到了国际有关学者的广泛引用和高度评价.支撑本项目的篇代表性论文SCI他引349次;

20篇主要论文SCI他引534次.王东晓本人发表SCI论文140余篇,总引1030次,H-Index指数达到16,本人到目前为止在JGR,GRL,JC,CD等一区和二区TOP国际期刊发表31篇. ,

3 , 南海及邻近海域藻华形成演变过程机制与遥感监测方法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 唐丹玲,施平,林珲,詹海刚,齐雨藻 , 该成果属于地球科学与环境科学的交叉基础研究领域,是当前海洋生态、海洋遥感、海洋环境等学科的前沿与重点领域. 海洋藻华由浮游植物大量爆发引发,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环境过程,可极大地改变海洋生态系统的营养传递、生产力和生源要素循环,影响渔业资源.同时,有害藻华(赤潮)对海洋环境、养殖和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是重要的海洋灾害.但受观测手段的限制,早期的研究往往限于局部、单次藻华的描述,对藻华形成、演变过程及其机制缺乏系统的认识.该研究紧抓海洋遥感这一革命性手段,充分利用多源卫星多尺度、多时空数据,围绕藻华生消规律-动力学机制-生态环境效应-遥感监测方法的主线,开展系列研究.发现点归纳为:1)首次提出 南海西部强风-上升流-藻华 形成演变的动力理论与概念模型,揭示了季风与气候变化对藻华过程的调控机理,阐述了南海藻华格局及其演变特征.论文被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作为亮点论文专题评论,认为 该研究率先对藻华的形成和移动机理进行了研究,这一事件机理的研究将有助于预测和跟踪同类事件的生物化学影响 .2)率先研究海啸等海洋灾害的生态效应,揭示了台风、海啸、热排放等引发的突发性藻华过程的三维结构与生消规律,阐明台风引发藻华对海洋初级生产过程的重要意义.论文被NatureCHINA作为突出成果专题评论.3)系统分析了南海有害藻华的时空分布特征,阐明其海洋动力机理.论文为专业期刊HarmfulAlgae创刊到当时下载最多(排名第4)论文.4)发展了多种针对富营养、高叶绿素水体的遥感反演与空间数据挖掘方法和虚拟地理模式,提高了藻华、灾害监测预警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编著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出版.历时20多年,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显著提升了对藻华过程及调控机制的认识,为有害藻华预测预警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对指导南海渔业生产等有重要应用价值.研究阐明一个特征和两个机理,提出两个模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学术界认可,并推动了 海洋生态遥感 这一交叉学科的新兴和发展.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期刊论文过200篇,SCI收录过100篇.出版5本系列编著.主要论文发表于JGR、MEPS、HarmfulAlgae、RSE等主流杂志.总他引超过3600次.8篇代表作被SCI他引用过326次,总他引过411次.20篇主要论文被SCI他引用过576次,总他引过1397次.超过10人次任国际学术期刊主编/编委,形成了一支高学术竞争力与知名度的研究团队,提升了我国在相关学科领域的国际地位.学术带头人获ZayedAward和OceanService等多个奖项,担任全球海洋遥感协会PORSEC主席,当选太平洋科学与技术代表大会PACON主席,任国际科联空间研究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和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理事等,10多次担任国际学术大会主席,具有广泛学术影响. ,

4 , 组织免疫微环境调控肝癌进展的新机制 , 中山大学 , 郑利民,庄诗美,邝栋明,吴艳,李莲 , 本项目属于肿瘤学学科,是肿瘤免疫学研究的国际前沿课题. 肿瘤是 种子 (癌细胞)在适宜 土壤 (组织微环境)中生长的结果,但目前我们对于肿瘤组织微环境的认识仍处于初级阶段.免疫细胞及其相关........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