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wtshxd 2019-11-29
铜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调整完善方案 铜川市人民政府 铜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6-2020年) 调整完善方案 铜川市人民政府 二一六年十二月 目录

第一章 总则1

一、总体思路

1

二、调整任务

1

三、调整依据

2

四、调整原则

4

五、调整范围

5

六、规划期限

5

第二章 规划背景

6

第一节 区域概况

6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

9

第三节 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期评估

10

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22

第一节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2

第二节 土地利用战略目标

23

第三节 规划控制指标

23

第四章 主要调整内容

26

第一节 耕地保有量调整

26

第二节 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调整

26

第三节 建设用地调整

27

第五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9

第一节 农用地

29

第二节 建设用地

30

第三节 其他土地

32

第六章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33

第一节 优化耕地和基本农田布局

33

第二节 优化建设用地布局

34

第三节 优化生态用地布局

37

第七章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39

第一节 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39

第二节 全域永久基本农田划定

39

第三节 基本农田整备区

41

第八章 土地利用区域调控

42

第一节 土地利用功能分区

42

第二节 县(区)土地利用调控

48

第九章 建设用地管制区

53

第一节 允许建设区

53

第二节 有条件建设区

54

第三节 限制建设区

55

第四节 禁止建设区

56

第十章 三线 划定衔接

57

第一节 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57

第二节 生态保护红线

57

第三节 城市开发边界

58 第十一章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60

第一节 中心城区用地空间布局

60

第二节 中心城区空间管制

62 第十二章 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65

第一节 交通建设项目

65

第二节 水利设施建设项目

65

第三节 电力能源设施建设项目

65

第四节 城乡一体化建设项目

65

第五节 旅游设施建设项目

66

第六节 工业设施建设项目

66

第七节 其他建设项目

66 第十三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67

第一节 建立健全规划实施的规章制度

67

第二节 强化规划实施的行政管理机制

67

第三节 加强规划实施的经济调控机制

69

第四节 建立规划实施的社会保障机制

70

第五节 建立规划实施的技术保障体系

71

第六节 建立规划实施的评估机制

72 附表

74 附表1 铜川市土地利用现状表(2014年)

74 附表2 铜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有关指标调整情况表

75 附表3 铜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分解表

76 附表4 铜川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77 附表5 铜川市土地利用功能分区调整表

78 附表6 铜川市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调整情况表

79 附表7 铜川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80 附表8 铜川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表

85 附表9 铜川市各县(区)耕地保有量调整情况表

85 附表10 铜川市各县(区)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调整情况表

86 附表11 铜川市各县(区)建设用地总规模调整情况表

86

第一章 总则

一、总体思路 为提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现势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加强规划的统筹管控能力,促进 十三五 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实施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按照 总体稳定、局部微调 的原则,通过指标管理型规划向空间管制型、增量调节型规划向总量管控型、专业部门型规划向全局全域型三个规划理念的转变.

合理调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适当调整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区域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保证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实施和 十三五 重点建设项目,进一步突出对生态空间的保护和管理科学,保障生态用地需求,有效落实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实现规划 调结构、优格局、促发展 的总体目标.

二、调整任务

(一)开展本轮规划实施中期评估 以第二次土地调查变更到2014年的土地数据为基础,分析和梳理规划实施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情况及其对土地利用和规划管理的影响状况、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规划目标实现情况、规划布局落实情况、重点项目实施情况以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适时修改情况等.全面分析各项指标和任务落实情况,总结规划实施成效及存在问题,客观分析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对土地利用的需求,提出规划调整完善的思路、任务和改进对策措施,为规划调整完善提供科学依据.

(二)合理调整完善规划目标和控制指标 依据二次调查成果和规划中期评估结果,严格落实省厅下达控制指标,合理调整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目标和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及其他控制指标.

(三)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空间布局 在落实全市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基础上,充分衔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按照 总体稳定,局部微调 的要求,科学规划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重点做好基本农田、建设用地和生态用地的布局优化.

(四)推进 三线 划定和 多规合一 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开发边界,结合 三线 划定工作,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 底盘 ,推进 多规合一 .

三、调整依据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8.28,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8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12.27,国务院令第256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10.28,主席令第74号);

4、《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12.27,国务院令第257号);

5、《陕西省实施办法》(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7号);

6、《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规定》(2014.9.1,国土资源部第61号令).

(二)政策文件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2017.5.8,国土资源部令第72号);

2、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调整方案;

3、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国土资厅函〔2014〕1237号);

4、《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工作方案》(陕国土资发〔2015〕13号);

5、《陕西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及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实施方案》(陕国土资发〔2016〕44号);

6、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行特殊保护的通知》(国土资规〔2016〕10号).

(三)技术标准

1、《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TD/T1023-2010);

2、《市(地)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TD/T1020-2009);

3、《陕西省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要点》.

(四)相关规划

1、《一带一路总体规划》;

2、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

3、《铜川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4、铜川市 十三五 规划;

5、《铜川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四、调整原则

(一)总体稳定、局部微调 坚持《规划》确定的指导原则、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不变,深入实施《规划》确定的土地分区引导原则、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规划实施管理制度.局部调整完善《规划》,合理调整耕地和基本农田面积,做好建设用地规模布局调整.

(二)应保尽保、量质并重 对二次调查查明增加的耕地,除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纳入生态退耕规划和根据国家相关规划需要占用的以外,均予以保护;

优质耕地除实施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省级 十三五 重点建设项目难以避让的以外,均划入基本农田,实行永久保护.

(三)节约集约、优化结构 按照坚定不移地推进节约用地的总要求,遏制建设用地过度外延扩张,有效控制建设用地总量,适当增加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保障新型城镇化用地需求;

统筹建设用地增量与存量,合理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四)统筹兼顾、重点突出 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重点做好耕地和基本农田调整、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制定完善政策措施,切实解决影响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和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

(五)加强协调、充分衔接 坚持科学论证、标准统

一、民主决策,强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和生产力、交通布局等相关专项规划的协调,做好对下级规划的控制,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和城市总体规划修改修编,推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推进 多规合一 完善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五、调整范围 本次规划调整适用于铜川市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资源,辖区面积为388481公顷(582.72万亩),包括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和宜君县.

六、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6-2020年;

规划基期年:2005年;

规划调整基准年:2014年;

规划目标年:2020年.

第二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区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铜川市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处关中平原与陕北黄土高原的交错地带,介于东经108°34′~109°29′和北纬34°50′~35°34′之间,东邻蒲城县、白水县,南接富平县、三原县,西连淳化县、旬邑县,北靠黄陵县、洛川县,素有 渭北之古邑,延南之旧戍 之称,土地总面积388481公顷(582.72万亩),占陕西省土地总面积的1.89%,辖3区1县,即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

二、自然条件 铜川市地处鄂尔多斯地台与渭河断陷盆地的过渡地带,属黄土高原南缘的残塬区,横跨两个地质构造单元,辖区南北长84.03千米,东西宽83.97千米.境内地势北高南低,地形起伏较大,海拔高度在650-1700米之间.地貌山峦纵横,峰谷相间,台塬广布,梁峁交错,分中高山、低山、塬台和谷地四种地貌类型. 铜川境内的河流分为石川河和洛河两大水系,铜川市山高沟深,河流均是源头或上游,其特点是:流程短,水量少,水位低,比降大,易涨落,能利用者甚微.铜川市水资源总量2295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2880万立方米,地下水9290万立方米. 铜川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雨量适中、温度偏低、地区差异明显的特点.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45.7-2412.5小时;

年平均气温为8.9-12.3℃,极端最低气温-21℃,极端最高气温39.7℃;

多年平均降水在555.8-709.3毫米之间;

年平均风速2.2-3.1米/秒,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

无霜期185天;

最大冻土深度38-56厘米. 铜川市土壤地带性规律明显,兼有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土壤类型,境内共有9个土类、15个亚类、72个土种,种类占全省的60%.铜川市地处黄土高原苹果最佳适生区的中心地带,土地资源具备宜农、宜林、宜牧、宜果等多宜性特征,植被类型多样,植物种类繁多,构成了五种植被子生态系统:森林、牧草地、传统农业、园林以及复合型生态系统. 铜川市矿产资源丰富,拥有能源、建材、金属、水气矿产资源四大类,20种矿产资源.截至2014年,煤炭探明储量26.91亿吨,油页岩探明储量6.77亿吨,铝土矿探明储量64.50万吨,耐火粘土、陶瓷粘土以及水泥、化工用石灰岩探明储量均居全省前列.另外还有煤层气、石油、水泥配料用黄(粘)土矿、铁矿、建筑用石料、砖瓦用粘土、紫砂土、矿泉水等. 铜川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目前全市已发现文物点675处,其中古建筑22处,古遗址184处,古墓葬121处,石刻及石窟寺309处,近现代史迹39处.列入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6点,省级27处.其中耀州窑遗址、唐初三代帝王的避暑行宫、唐高僧玄奘法师译经圆寂之地玉华宫、................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