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wl西瓜xym | 2013-01-06 |
2、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健全人格、造福人类,是求善.正如哲学家费希特指出的,大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人,即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 也即坚持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的辩证统一.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不是传授知识与技术,而是通过唤醒学生内在的力量,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归纳力、理解力,以便他们在无法预料的未来做出有意义的自我选择.不仅要教授其专业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 人文精神 . 就是要关心人之为人的精神问题.具体地说,就是要思考 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世界之间,应建立起怎样合理、健全的关系 这样一些根本问题,进而建立起自己的精神信念、信仰.同时不断地开拓自己精神的自由空间,陶冶性情,铸炼品格,在发展个人爱好与兴趣中充实与发展个性,开掘与发展自己的想象力、审美力、思维能力与创造力,成为能够感受到真、善与美的人, 我国古代儒家教育哲学思想要求把道德教育渗透到知识教育中去,《大学》开宗明义道出了大学的理念: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礼记》). 明明德 是指通过教育发扬人性中本来的善,培养健全的人格;
新民 是指通过教与学的统一,达到修己立人,推己及人,化民成俗,更新民众,改良社会风气;
止于至善 则是指教育的终极目标,即通过教育,使整个社会达到古之谓 至善 的理想境界.大学》而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成了知识分子的做人准则和理想追求,也成为大学教育的社会责任和终极追求目标.大学教育的目的是使人人成为仁人君子,使社会得以实现仁爱太平,即 止于至善 .德国著名教育家威廉・冯・洪堡早就指出: 大学是社会的道德灵魂 . 现代大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所要求的、具有健全人格的、理性与专业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要求现代大学承担巨大的社会责任,大学应以自己的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文化引导社会不断前进,承担起更加伟大的历史使命. 大学的科学精神和大学的人文精神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灵魂是对未来大学理想的追求.
二、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对刚入校的大学生来讲,既是新鲜的,又是陌生的.从中学到大学是一个重大的转变,过去的辉煌也好,失意也罢,都成为了历史.大家又重新站到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在这里开始一种全新的生活.大学生活和中学相比,在生活方式、学习方法和人际关系上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体现出新的特点.
(一)大学生活的特点
1、学习的自主性 大学阶段的学习,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增加,有确定的专业方向,需要大学生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在课余时间广泛涉猎相关知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特点.同时,学习环境的弹性很大,自由支配的学习时间增多学习的自主性大大增强.例如,课程的选择、课外的讲座学术报告的选择、阅读内容的选择、课后如何分配时间等等.在学习的方式上,大学的学习更多的是依靠学生的自觉学习,在这里没有老师无所不在的督促、没有家长每时每刻的检查和提醒,也不会有密集的考试,课外时间学与不学、学习什么,都由自己掌握,除了生活上的不适应外,大学的学习方法也使不少新生苦恼,所以同学们要尽快的掌握大学教学的特点,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培养独立思考和研究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