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静看花开花落 2014-07-09
《对联的起源》教学设计 澧县第一完全小学 刘红艳 教学目标: 1.

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基本特点. 2.掌握对联的拟写方法,尝试对对子. 3.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对联的拟写方法,尝试对对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搜集对联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知对联: 猜一猜:PPT1小标题附在左上角 出示" 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

看古人,看今人,看古看今人看人."这副对联描述的是什么职业? 谈一谈:对联是我国文学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充满了智慧和才气,提高了人们的欣赏水平.对联是民族文化里的一颗珍珠,千言万语道不尽,只有走进它,才能深深地感受它的魅力. 写一写:PPT出示2(主页面"对联的起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对联的起源》去感受它的魅力吧!请同学们伸出你们写字的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板书课题)

二、读―明起源: 对联是怎样起源的呢?还是让我们读读《对联的起源》吧!

(一)读一读:自读《对联的起源》,了解对联的起源及发展.

(二)讲一讲: 1.生在小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于对联相关的资料;

2.小组派代表分享搜集的资料;

3.师补充:PPT3小标题附在左上角 桃符的传说 很久以前,东海度朔山风景秀丽,山上有一片桃林,其中有一株桃树巨大无比,枝繁叶茂,曲蟠三千里,结的桃子又大又甜,人吃了这树上的桃子能变成神仙.一个漆黑的夜晚,有青面獠牙、红发绿眼的鬼怪想偷吃仙桃.桃林主人神荼、郁垒二兄弟用桃枝打败鬼怪,并用草绳捆着喂了看山的老虎.从此,两兄弟的大名令鬼怪为之惧怕,他们死后变为专门惩治恶鬼的神仙.后世人们用一寸宽、七八寸长的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两神仙像挂在自家门两侧,以驱鬼祛邪,这种桃木板被称作"桃符".随着时代的变化,桃符本身也在变化,以后人们又将两个神仙的名字写在桃符上,代替画像,再后来,又发展到"题桃符",即将字数相等、结构对称、意思相应的短诗题写在桃符上,这就是春联的前身.

(三)看一看:PPT资料展示了解对联的发展: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幢幢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盛行:明太祖朱元璋建都南京,为庆贺开国立业,在除夕时传旨,公卿士庶门上须贴春联一幅.这种把"题桃符"变成张贴春联的习俗,一夜之间,由宫廷豪门推广到了百姓门户.第二天清早(大年初一),朱元璋微服出行,漫步大街小巷,鉴赏春联.当他发现有一屠户人家因没钱买纸所以没贴春联时,他便命人取来纸墨,当下挥毫,为屠户题下一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三、悟―悟特点 : 同学们,对联里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集中体现了汉语言的独特魅力 ,想深入的了解对联吗,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对联,去找寻它与众不同的特点吧!

(一)读一读:生自读对联,边读边想:从这一幅幅对联中你发现了什么特点?PPT4出示对联:(小标题附在左上角) 大地回春,青山绿水,祖国千般美;

日暖神州,人寿年丰,幸福万年长. 人逢喜事尤其乐;

月到中秋分外明.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二)说一说:指名生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师小结.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言,也可以是十言等. 概括地说对联必须具备以下特点:PPT5出示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书写时,要注意上下联都是竖行书写,从上写到下,中间不加标点符号.书写要讲求美观,必须字字对称、行款整齐.张贴时,要按照传统习惯,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左右以面对欣赏者为分别.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