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笔墨随风 | 2014-07-31 |
(二)理解 熬 字. 1.渔夫虽然没有豪言壮语,但他的话是那样的感人. 2. 熬 可以换成别的字吗?如:挺(时间短)活(不能体现生活的困苦) 3. 熬 字体现了渔夫的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美好品德. 4.同学们,故事终于有了美好结局.这是一幅多么感人的图画.爱心无价,真情永存.
(三)课文以穷人为题,你认为穷人穷吗? 指导想象:善良的渔夫和妻子桑娜决心用自己的勤劳的双手抚养七个孩子成长,他们怎样克服困难的?请同学们做一回文学大师,帮助他们把孩子养大,好吗? 1.作品推荐:列夫托尔斯泰一生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其中《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是他长篇小说的三个里程碑.课下请同学们搜集阅读. 2.总结提高:同学们,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得知当今时代不仅生活条件差的人是穷人,而今天我们又从课文中领悟到 知识缺乏,素质低下 的人更为穷人,因此,我们要想摆脱贫穷,就要好好学习,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和修养来弥补我们精神上的贫穷! 1.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桑娜夫妇高尚的思想境界. 2.继续完成续写,完成后自行品读、修改. ?1.学生交流自己查到的资料. 2.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是怎样理解 穷人 的. 1.学生自己查字典学习,掌握生字音形义. 2. 小组合作学习,读准字音,分析难记字的字形,交流对字义的理解. 1.学生试述文章内容.(课文记叙了渔夫和妻子桑娜关心、同情邻居西蒙,在西蒙死后毅然收养了她的两个孤儿的故事,反映了穷人纯朴善良的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 2.学生讨论,汇报.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
1、2自然段)讲述了在海上起风暴的夜晚,桑娜焦急地等待着出海捕鱼的丈夫的归来. 第二段(3―11自然段)讲述了桑娜看望生病的西蒙,发现西蒙死了,便把西蒙的孩子抱回自己的家. 第三段(12―结束)讲述渔夫出海归来,听说西蒙死了,主动提出收养西蒙的孩子. 1.学生齐读课题. 2.学生:在一个寒风呼啸的夜晚,渔夫的妻子桑娜焦虑地等待外出打鱼的丈夫.邻居西蒙死后,本已有五个孩子的桑娜夫妇又主动收养了他的两个孩子的故事. 3.学生谈感受. 1.学生描述: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对着门口放着一张稻草铺.可怜的西蒙早已死去,临死前她没有打搅任何人,只是默默地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两个孩子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脚,给他们最后的母爱. 2.学生带感情朗读. 3.预设学生答案:透过这幅图我体会到了:西蒙和两个孩子的可怜,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和黑暗.母爱的伟大.(学生只要能说出自己的真实体会即可.)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可能会对 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 产生疑问. 3.学生: 非这样做不可 就是应该而且必须这样做.因为桑娜看到两个可爱的小孩没有了母亲的抚养,所以没有多加考虑,就把他们抱回家.从这里可以看出桑娜善良的本性. 4.猜测回答:对以后生活的担忧;
对丈夫的担忧.矛盾. 5.学生: 揍我一顿也好 是说只要丈夫同意收养两个孩子,甘愿自己挨打.桑娜考虑到收养孩子会给丈夫增加负担,所以担心会挨揍,但愿意承担责任.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桑娜崇高的思想境界――宁愿自己承担痛苦和劳累,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大. 6.学生:她已经下定决心收养两个孩子. 7.学生:应该读的坚定有力. 8.学生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