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ACcyL | 2014-10-11 |
三、依据作者的立意确定文本的价值取向 作者在写文章之前首先要立意.元人程瑞礼说: 作文,以意为将军,转换开阖,如行军必由将军号令. 这个形象的比喻告所我们, 意 如同 将军 是文章的 主脑 .任何一篇优秀的文章都是思想内容、组织结构、语言表达三方面完美地结合.思想犹如灵魂,结构有似骨架,语言好比血肉.我们解读文本时要把脉作者的意图,揣摩作者的思想,要做到尊重作者和作品,明白作者所要表达的真正意图,这 意图 ,这 思想 就是文本的价值指向.无论如何解读,无论如何创造都不能偏离这个 意 .蔡元培先生主张: 惟研究乃能赞成,亦惟研究乃能反对. 在研究清楚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对作品的内容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可以有所发明和创新.我们反对的是没有深入研究作品,浮于表面,脱离作品主旨的肤浅认识. 譬如:读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认为白骨精具有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的精神;
读了《狐假虎威》认为狐狸在生死关头愚弄了老虎而能虎口逃生,赞颂了狐狸的聪明智慧.就中学语文教学也出现同样境况:愚公不应该移山,而应该搬家(《愚公移山》);
鲁迅没有文物保护意识(《论雷峰塔倒掉》)……凡此种种,在 多元解读 的面具下,渐渐暴露出了一种把文本边缘化、空洞化甚至悖逆文本原意的现象.究其原因没有从语文教学的目标审视文本,没有领会编者意图,没有把握文章的 意 ,过度诠释乃至于无度诠释.我们坚信文本是有边界的,文本是一个具有相对规定的相对自足的空间.既然 语言是人类存在的家 ,那么文本必然是作者经验的物化,体悟的凝结,情感的折光,思想的投影,精神的留存.在语词符号背后徘徊的是作者的身影,作为读者,怎么可以像抹去餐桌上的灰尘一样,轻易地抛开作者呢?
四、依据时代背景明晰文本的价值取向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一段社会史,一节作家个人心灵史的短片,都是时代的产物,同样的事物,不同的作者,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情感会表达不同的意思.同样是写白杨,同样以物喻人,茅盾的《白杨礼赞》喻的是抗日战争期间,北方农民团结一致,坚持抗日,力求上进,在华北平原上纵横激荡,用鲜血谱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靳以的《耸天的白杨》喻的是抗美援朝期间,象坚强的耸天白杨在战火纷飞的年月里坚持工作,坚持学习,坚持战斗的朝鲜人民.袁鹰的《白杨》喻的是扎根边疆、建设边疆带着家小支援新疆的无私奉献的革命干部.文章中的主人公同样只能放到特定的时代背景中去解读,才能准确把触摸到他的脉搏.如果不能把握文本的价值取向,没有深层次的阅读文本,用今天的现代意识和现代物质条件解读文本是会出现笑话的.如读了《狼牙山五壮士》认为五壮士不该跳崖,何不先假投降!读了《小猴子下山》认为猴子追求经济价值高的东西,故赞扬它有市场经济头脑.读了朱自清的《背影》把视觉聚焦到他父亲违反交通规则的焦点上来讨论……误读现象告诉我们,只有依据作者和文章中主人公的时代背景定向文本的价值取向,在价值取向允许的范围内解读文本,才能体现文本的真正价值. 解读需要多元,同样也需要遵循文本的价值取向.文本蕴意的深厚,我们也许永远无法抵达它意义的尽头,但我们却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定位那个意义,然后引领学生接近那个意义.将读者的视域和文本中暗含的视域进行 视域融合 ,然后将它的精神内核植入到我们的生命中,涵养我们的精神,实现发现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本质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