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 2019-07-29 |
3 化工学院
3 化学学院
3 环境学院
3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3 化工机械学院
3 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
3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原)化工学院
3 (原)环境与生命学院
73 建设工程学部
89 水利工程学院
89 土木工程学院
89 交通运输学院
89 (原)土木水利学院
89 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部
123 电气工程学院
123 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
123 半导体技术学院
123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
123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
123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23 生物医学工程系
123 (原)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123 (原)电气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137 机械工程与材料能源学部
149 机械工程学院
149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166 能源与动力学院
184 运载工程与力学学部
199 航空航天学院
199 工程力学系
199 船舶工程学院
241 汽车工程学院
252 管理与经济学部
265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65 工商管理学院
265 经济学院
265 (原)管理学院
265 (原)经济系
282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部
286 人文学院
286 公共管理与法学学院
286 马克思主义学院
286 (原)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286 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295 数学科学学院
326 建筑与艺术学院
334 软件学院
345 外国语学院
358 化工与环境生命学部 化工学院 空 化学学院 空 环境学院 空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空 化工机械学院 空 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 空 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 空 (原)化工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系创办于1949年,1952年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时,一批著名化学和化工专家汇集大工,形成了具有雄厚实力的化工学科.
1984年撤系建院,成立了化工学院.学院设有化学、化学工程、材料化工、化学工艺、催化化学与工程、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和化工机械等8个系18个教研室,还有工科基础化学实验中心、分析中心和19个研究所.现有教职工337人,其中教授63人(含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4人,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3人、讲座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57人),副教授83人,高级工程师1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人.现有本科生2292人,硕士生1083人,博士生497人,博士后科研人员10人. 化工学院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和化学2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有1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包括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五个二级学科--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生物化工;
化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五个二级学科--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并相继设立精细化工、膜科学与技术、水科学与技术、能源化工和功能材料化学与化工;
还包括高分子材料、化工过程机械、药物工程等3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22个硕士点.并设有化学工程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应用化学学科设有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特聘教授岗位.学院拥有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涵盖了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生物化工等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化学工程、化工过程机械等四个辽宁省重点学科;
拥有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生物基化学品重点实验室,石油化工技术与装备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辽宁省精细化工工程研究中心,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还有 985工程 二期建设项目 绿色能源资源与精细化工高技术 科技创新一级平台;
教育部首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教育部首批引智计划(111项目) 功能超分子与纳米材料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成为我国培养化工高层次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2007年被授予 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光荣称号. 化工学院作为大连理工大学的最早的二级学院,57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3万名毕业生,其中许多人成为国家各部委和省市领导,中科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以及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厂矿企业的业务骨干.学院十分重视教学工作,在教学改革方面体现了加强基础、拓宽专业、培养能力、突出创新的精神,全方位进行有益的探索.目前拥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及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等六类本科专业.已设置21个硕士研究生专业,19个博士研究生专业.并于1990年在国内首先创办了五年制的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英语强化班 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复合型、外向型人才. 化工学院秉承 以人才为本、创新为先 的传统, 以贡献求支持、以改革促发展 的理念,紧密结合面向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的需求,坚持学科前沿的基础研究和工业应用的新技术开发并重的方针,历年都承担一批国家、省市级科学基金和
973、863及 十五 重点攻关项目.同时与企业合作解决技术难题和高新技术开发工作,为国家经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教育部 985工程 二期建设项目的实施, 绿色能源资源与精细化工高技术 一级科技创新平台的构筑为学院提供了跨越式发展机遇.化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加快发展,整合创新,再创辉煌. 化工学院广泛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技术合作,已经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瑞典、奥地利、英国等国外大学、研究机构或公司建立了实质性科技合作和人才培养交流关系. 主要优势学科 精细化工(应用化学) 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染料化学与光化学、表面活性剂与温控相转移催化、生物质资源开发应用基础研究、环境友好精细化工技术、天然与合成药物研究、精细及专用化学品研究等. 工业催化 国家级重点学科,是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主要依托学科之一,主要研究方向为分子筛催化、络合催化和酸碱催化和生物质催化转化,开发环境友好催化剂及用于石油炼制、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学品合成反应技术.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回收净化高效吸附剂的研制及工业化装备的设计筹建、吸附分离技术和过程的研究开发和设备设计、甲烷贮放特种吸附剂研制,二氧化碳再资源化催化剂研制,硫化物、氮氧化物等其他减排气体的回收治理技术. 化学工程 国家级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过程传热与节能技术、新型高效换热技术、海水淡化与水超纯化技术、多相流传递、粉粒体与干燥工程、计算流体力学与传热学、膜材料与膜分离工程、干细胞与组织工程、过程系统模拟优化和综合、腐蚀与表面科学理论、腐蚀诊断技术与控制方法、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电化学能源转换技术等. 化学工艺 国家级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煤、油页岩及生物质的基础与应用、功能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在催化和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功能炭及其它多孔材料制备、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工艺过程的模拟与优化、无机膜材料的制备、新型膜分离过程开发、膜催化分离一体化过程研究及膜反应器设计、超细无机材料的制备、新型化学反应及其机理、化学结晶过程、高比表吸附剂的研制开发、新型吸附工艺及设备开发、化工过程排放气处理新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天然气的吸附储存技术、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利用、沸石膜回收处理有机气体新技术、化工过程的废气及废液的处理技术、变压和变温吸附分离工艺和工程等. 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系创建于1953年,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 合成橡胶 专业,为 辽宁省高性能树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现有权授予 高分子材料 工学及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理学博士学位, 高性能合成橡胶与弹性体 和 耐高温工程塑料 的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近年来已承担多项国家、省部级研究任务,包括:国家 八.五 、 九.五 攻关项目、863和973项目、军工配套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委博士点基金、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系统的科研开发项目等,先后参加了 顺丁橡胶 、 丁苯橡胶 、 丁苯热塑性弹性体 等工业化成套技术的科技攻关.成立至今已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申请专利50余项,多次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 顺丁橡胶工业生产新技术 获得 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 含二氮杂萘酮联苯结构新型聚芳醚砜酮(PPESK)及其制备方法 获得 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阴离子聚合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理论研究 获得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研究方向:(1)高性能工程塑料;
(2)高性能功能化弹性体集成材料;
(3)高性能功能化合成树脂新材料;
(4)先进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5)功能高分子材料;
(6)高分子膜材料;
(7)聚合物共混改性及加工技术;
(8)活性阴离子聚合理论;
(9)聚合物结构与性能;
(10)先进聚合反应工艺及工程. 化工过程机械 省级重点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工装置安全(如工业介质爆炸灾害防治理论)与控制技术;
能量综合利用技术(如过程节能理论与技术);
超临界流体特性及应用研究;
流体动力过程与装备(包括非定常流体流动和装备技术研究包括单级、多级气波制冷技术、高压射流振荡制冷技术、脉动流体压力交换技术);
.特种化工装备技术(缠绕换热器流动和换热特性研究、多相流换热成套装备技术、环保与生化装备技术、油水/油砂/油气分离技术);
设备结构与强度,压力容器及管道的应力分析与安全评定;
粉体机械过程与装备,纳微米粉体特性与制备技术. 具有科技开发实力的领域 精细化工: 染料 高固色率高性能新型染料、活性染料、分散染料、涤/棉一浴染料、超细旦染料、高分子皮革染料、仿生染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