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sunny爹 2015-02-01
目录

第一章 夏县总体概况

1

一、地理位置

1

二、自然条件

1

三、水文与河流

2

四、矿产资源

3

五、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

4

六、旅游资源

4

七、土地资源

6

八、历史沿革

6

第二章 夏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7

一、人口现状

7

二、经济现状

7

第三章 夏县县城总体布局现状

11

一、人口状况

11

二、土地利用现状

11

第四章 社会公共及商业服务设施现状

13

一、行政办公用地

13

二、教育科研用地

13

三、文化设施用地

14

四、医疗卫生

14

五、商业服务设施

14

第五章 道路交通现状

15

一、现状交通概况

15

二、对外交通现状

15

三、城市道路现状

15

四、主要交通设施现状

15

第六章 市政公用设施现状

16

一、供水

16

二、排水

16

三、电力

16

四、燃气

17

五、热力

17

六、通信

17

七、邮政

17

八、环境卫生

17

九、城镇综合防灾工程

17

第七章 城市环境和绿地现状

19

一、园林绿地

19

二、大气环境

19

三、水环境

19

第一章 夏县总体概况

一、地理位置 夏县位于山西省运城地区中偏东南部.

南接平陆,北邻闻喜、垣曲,西连运城,东隔黄河与河南渑池县相望.地理坐标为东经111°02′--111°41′,北纬34°55′--35°19′.东有中条山护卫,西有稷王山把守,鸣条岗横卧其中.地形为东西长,南北窄,东面高,西边低,中间平.总面积为135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为510-650米,最高处系祁家河乡芦山山峰,海拔1566.6米,最低处是祁家河乡杨家山村下巴滩,海拔230米.县城在中条山瑶台脚下西2.5公里处,中条山前倾平原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11°18′,北纬35°08′,海拔标高401-455米.白沙河从城南流过,红沙河紧邻城北环绕.县城距行署所在地运城市30公里.距省会太原市398公里.距首都北京市917公里. 历史上,夏县乡镇变迁较大.解放后,1953年实行区乡制,本县分5区、6乡、245个村.后历经多次拆迁合并,于1984 年调整为6镇7乡:城关镇、泗交镇、裴介镇、水头镇、埝掌镇、庙前镇、祁家河乡、郭道乡、大庙乡、禹王乡、胡张乡、尉郭乡、曹家庄乡. 2001年,埝掌镇分出一部分成立南大里乡,夏县辖6镇8乡.

2002 年,城关镇、郭道乡、大庙乡合并为瑶峰镇,曹家庄乡并入泗交镇,全县辖6镇5乡:城关镇、泗交镇、裴介镇、水头镇、埝掌镇、庙前镇、祁家河乡、禹王乡、胡张乡、尉郭乡、南大里乡. 2005年,夏县下辖六镇五乡,包括瑶峰镇、水头镇、裴介镇、庙前镇、埝掌镇、泗交镇、禹王乡、尉郭乡、胡张乡、南大里乡、祁家河乡,256个行政村.县政府驻瑶峰镇.

二、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县境内基岩露头均分布于东部,即县城、南关村―三坡底一线以东,横跨斜贯整个中条山中部.地层自西北向东南,由老而新.各时代地层呈北北东―南南西向宽条带展布,自县城之东至泗交,宽约15公里,主要为太古界涑水群古老变质杂岩分布;

自泗交向东至架桑―洞沟一线以西,宽约15公里,为下元古界中条群,包括店头亚群.本县亚群和担山石亚群依次分布,再向东南至黄河境.其主要地层有中元古界长城系梦公祖、白带墙组、北大类组及崔庄三教堂组,以及夏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各统、组和上古生界石灰系中、上统,二叠系下统及上统的上、下面盒子组地层. 县境内西北部均为新生界第四前松散沉积物覆掩.自县城向西北至禹王城主要为全新统洪积物;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