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迷音桑 2015-08-22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A(B.原文的表述是"只有有了'味儿'才能使"韵"这个审美标准更加富有中国特色",另外"气韵生动"不是中国所独有.C.从原文"神情、气派、风度这几个词,一般说来是中性的,无褒贬之意.而神韵、风韵一般指神情、气派、风度中已经含有了某种和谐之美"这段话中可见C表述是错误的.D."二要有能流传后世的作品作为证明"的说法原文没有依据.) 2.D(表述本身错误且答非所问) 3.B(A."是其他民族文化所不具备的"错误.C."'韵'是'有''实',不具备中国特色"错误.D."'韵'的含义在中国人的现实生活中已被广泛了解和接受"错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4.A(释放) 5.D("此名"指用恩德来感化罪过,深入人心,使其由小人变为君子的名声.) 6.B("小人是不可能做到的"绝对化,欧阳修的意思是小人难以做到.) 7.⑴那些犯人到期都最终自动回牢来,没有一个超过期限的.这是君子难得做到的事,小人却轻易做到了.(5分,"及""后""是"各1分,句意通顺2分.) ⑵所以尧、舜、夏禹、商汤、周文周武治理天下,一定以合乎人情为根本,不标新立异来自称高明,不违背人情去求得好名声.(5分,"本""立异""干"各1分,句意通顺2分.) 【参考译文】 信义在君子间通行,刑罚却是对付小人的.被判处死刑的人,是罪大恶极,这种人又是小人中最坏的.宁愿为坚持道义而死,不苟且侥幸活着,把死看得很平常,这种人又是君子中最难得的. 在唐太宗贞观六年,查取被判处死刑的犯人三百多人,释放他们回家,与他们约定按期自动回牢受死.这是拿君子都难得做到的事,去期待小人中最坏的人一定做到.那些犯人到斯果然都自动回牢来,没有一个超过期限的.这真是君子难得做到的事,小人却容易做到.这难道近人常情吗? 有人说:"罪大恶极,的确是小人了.等到施用恩德去对付他们,就可以使他们变为君子.恩德深入人心,迅速改变人的品行,才有像这样的事(出现)."我说:"唐太宗之所以做这事,正是为了求得恩德深入人心的好名声.怎知放他们回去,不是估计到他们一定会回牢来希望皇帝免他们的死罪,所以才放他们的呢?又怎知他们被释放回家,不是估计到他们自动回牢来一定能得到皇帝的赦免,所以再回来的呢?如果是估计到他们一定会回来才释放他们回家,那就是皇帝骗取民心.如果是估计到皇帝一定会免他们的死罪才自动回来,那就是犯人骗取皇帝的信任.我从这件事中,只看到皇帝和犯人互相欺骗来成全各人的好名声,哪里有什么皇帝施给犯人恩德与犯人懂得信义的事情呢?如果不是这样,太宗在天下施行恩德,到这次释放犯人的时候已经六年了,不能使小人不去犯极大的罪恶;

而一天的恩德,却能使犯人不怕死;

懂信用,讲义气,这又是讲不通的道理." "那么,怎样做才可行呢?"我说:"放了又回来的,照样杀头不予免罪,再放他们回去,他们又回来,这才可以知道是皇帝的恩德使得他们这样做的.但是,这是一定不会有的事.放他们回去,又让他们回来,再免他们的死罪,只可偶尔做做,如果经常这样做,那么杀人的都可以不死,这可以成为国家的常法吗?不能成为常法的,能称得上是圣人的法典吗?所以尧、舜、夏禹、商汤、周文周武治理天下,一定以合乎人情为根本,不标新立异来自称高明,不违背人情去求得好名声."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