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于世美 | 2019-07-31 |
阳泉市矿区人民政府 2013年11月21日 矿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改善我区空气质量,根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山西省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晋政发〔2013〕38号)和《阳泉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实施方案》(阳政发〔2013〕24号)文件要求,制定本方案.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 经济发展首富之区,资源转型首创之区,社会和谐首善之区 的目标,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目标,以污染减排为主线,坚持环境优先、民生为本、重点突破、全面治理,努力实现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和生态文明水平整体提升 双赢 的目标.
二、工作目标 到2017年,全区空气质量明显好转,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优良天数逐年提高;
全区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细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20%左右.力争再用五年或者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空气质量全面改善. 重点任务
(一)实施综合治理,强化污染物协同减排
1、全面淘汰燃煤小锅炉.加快燃气管网建设,通过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淘汰工业燃煤小锅炉.到2015年底,淘汰辖区每小时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到2017年底,所有工业园区以及化工、耐火等产业集聚的地区,逐步取消自备燃煤锅炉,改用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或由周边热电厂集中供热.建成区不得新建燃煤锅炉,加大城乡结合部土小锅炉综合整治力度.建成区煤炭消费总量实现零增长. 加快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大幅度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电力企业及燃煤锅炉等要加快污染治理设施建设与改造,确保按期达标排放.到2014年底,完成3座加油站、1座储油库油气回收治理.到2015年底,石化企业全面推行 泄露检测与修复 技术,完成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有机化工、医药、表面涂装等重点行业开展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 深化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进绿色施工,强化城市施工工地扬尘环境监管,所有建筑工地开工前,必须制定扬尘控制方案,明确扬尘控制机构、职责、目标、重点和防尘措施.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应全封闭设置围挡墙,严禁敞开式作业.施工工地路面硬化、出工地车辆冲洗车轮、拆迁工地洒水抑尘、暂不开发处绿化,将施工扬尘污染控制情况纳入建筑企业信用管理系统,作为招投标的重要依据. 加强公路扬尘治理.散装物料运输要采取加盖篷布等措施,推广散装物料全封闭箱式运输.推行道路机械化清扫等低尘作业方式.到2015年底,渣土运输车辆全部采取封闭措施,逐步安装卫星定位系统.大型煤堆、料堆实现封闭存储或建设防风抑尘设施. 严格治理餐饮业排污,彻底整治露天烧烤,辖区餐饮服务经营场所全部安装高效油烟净化设施,推广使用高效净化型家用吸油烟机. 推进城市及周边绿化和防风防沙林建设,扩大辖区建成区绿地规模,继续推进道路绿化、居民区绿化、立体空间绿化.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积极治理水土流失.到2015年底,辖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以上,并逐年增加.
(二)统筹城市交通管理,防治机动车污染.
7、加强机动车环保管理.2017年底,我区将按照全市安排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将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纳入交警部门路查的主要内容,严厉查处无环保标志上路行驶的车辆.
8、提升燃油品质.2013年底前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油.2014年底前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四阶段标准的车用柴油;
2017年底前将全面供应符合国家第五阶段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加强油品质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销售行为,严禁加油站销售不符合标准的车用汽、柴油.
(三)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布局.
9、严格产业和环境准入.不再初审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炼焦、电石、铁合金等新增产能项目.严格控制 两高 行业新增产能,新、改、扩建项目要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强化节能环保约束指标,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将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烟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符合总量控制要求作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前置条件.所有新、改、扩建项目,必须全部进行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
未通过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的,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许可证、排污许可证.
10、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压缩过剩产能,建立以节能环保标准促进 两高 行业过剩产能退出机制.支持产能过剩 两高 行业企业退出、转型发展,通过跨地区、跨所有制企业兼并重组,推动过剩产能压缩.严禁核准产能过剩行业新增产能项目.坚决停建产能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前一年完成 十二五 落后产能淘汰任务.
11、全面优化空间格局.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划要求,优化区域产业布局.形成有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城市和区域空间格局.
(四)加快调整能源结构,推动能源利用清洁化.
12、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加大煤层气、液化石油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供应和推广力度,逐步提高辖区清洁能源使用比重.
13、全面推进煤炭清洁利用.加强煤炭质量管理,限制销售灰分高于16%、硫份高于1%的民用散煤.
14、扩大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到2013年底,完成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划定和调整工作,覆盖率100%,并向社会公布;
禁燃区内禁止原煤散烧.
(五)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15、强化科技研发和推广.加强脱硫、脱硝、高效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控制、柴油机(车)排放净化、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技术研发,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16、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到2015年底,完成1家企业窑炉清洁能源替代.到2017年底,电力、化工、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推进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17、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园区循环化改造,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
18、加快培育节能环保产业.着力把能源资源节约和大气污染治理的政策要求转化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促进重大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创新开发与产业化应用.
(六)强化基础能力,健全监测预警和应急体系.
19、开展PM2.5成因分析.2014年底前,完成辖区PM2.5来源解析,增强大气污染治理的针对性.
20、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协调市环保局做好辖区空气监测和信息收集工作,按时发布相关指标.到2013年底,协调市环保局完成辖区细颗粒物监测全覆盖.到2017年底,配合相关部门完成国控重点污染源颗粒物排放在线监测体系建设,建成机动车排污监控平台.
21、建立重污染天气防控应急体系,组织编制应急预案.我区要制订和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明确应急组织机构及其职责,按照预警等级,确定相应的应急措施.2013年底前,完成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并向社会公布.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及时协调市环保局发布监测预警信息.
22、构建区域性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机制.将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纳入区政府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实行政府主要负责人负责制.
23、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在预警信息发布的同时,根据重污染天气的预警等级,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实施重污染企业限产停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