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ong447385 | 2016-05-08 |
一、教学定位
1
二、教学资源
2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2
四、教学组织
3
五、教学过程设计
4
六、教学反思
11 附件1学生工作页
12 附件2 考核评分表
14 《检测三极管》 【授课班级】电气151 【授课地点】电子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室 【授课类型】理实一体化 【授课时间】2课时(80分钟)
一、教学定位
(一)选题背景 本选题选自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改革成果教材《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识别元器件、检测元器件及应用元器件的能力.
充分考虑到中职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不高,但实践操作兴趣浓厚,对电子元器件的学习本着 必需、够用、实用 的原则,精简理论,简化以学科知识体系为背景的知识点陈述,强化知识的应用性和可操作性,将元器件与电路基础知识的学习、技能训练贴近生产技术与生产岗位的实际需求,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用,学有所得.
(二)教材处理 教材采用的是《电子元器件与电路基础》,主要讲解了如何用指针式万用表检测三极管的类型,识读三极管的各个引脚,判别三极管的质量好坏.书中介绍的是先用万用表检测三极管的类型及引脚,再通过检测出的类型和引脚测量各极之间的正反电阻来判别三极管的质量.这些检测必须确保三极管正常的情况下,而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先判别三极管的质量,挑选出质量好的三极管后,再检测其类型及引脚,并应用于实际电路中.因此,对于教材中的顺序进行了调整,先介绍判断三极管的质量,筛选出质量好的三极管,再判断其类型及引脚.同时对三极管的质量判别部分的知识稍做修改,在不知引脚的情况下也能判别出三极管的质量.再者,数字式万用表操作方便,功能强大,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根据企业及实际生产中的需求,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以调整,将指针式万用表更换为数字式万用表用来检测三极管.
(三)设计理念 传统的实训教学采用了导入、示范、模仿、总结的四步教学模式,中职学生不喜欢理论知识的讲授,但对于动手操作方面很感兴趣,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虽然有实训操作,但对于前期的理论讲授不感兴趣,导致无法掌握后续的实训操作,达不到最终学习的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行业岗位需求和教学实际,提高教学效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采用 做学教一体化 的教学模式.在项目任务的驱动下,以 导→试→思→学→做→评 六步教学法,在学习之前先让学生动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再解决问题,这样勾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动手操作,在实训的过程中学习知识、技术和技能.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以教师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为特色,以此发挥学生各自的个性和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自主学习能力等,让学生掌握技术与技能,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在项目任务设计中遵循 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 的原则,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和兴趣,整合有用知识,精简理论,强化技能的应用性、可操作性,让学生能以最少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掌握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