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梦三石 | 2017-07-25 |
该病临床症状与登革热类似,容易误诊.虽然病死率很低,但在蚊媒密度较高地区易形成大规模暴发和流行. 我国曾于80年代报道在云南人群中发现存在基孔肯雅病毒感染,近期检疫部门又在赴斯里兰卡务工回国人员中检出输入性病例.为指导临床医生和传染病预防控制专业人员做好基孔肯雅热输入疫情的监控,做好蚊媒密度监测和控制,有效防范和处置疾病的本地传播和流行,制定本技术指南.
一、目的
(一)指导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正确开展基孔肯雅热的诊断和治疗,及时报告病例.
(二)指导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基孔肯雅热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检测和疫情控制工作.
(三)指导各相关部门开展媒介伊蚊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二、疾病概述
(一)病原学. 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属于披膜病毒科的甲病毒属,为正链RNA病毒,不耐酸、不耐热,58℃以上即可灭活,70%乙醇、1%次氯酸钠、脂溶剂、过氧乙酸等消毒剂及紫外照射均可杀灭病毒. 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亚发现本病流行,1953年分离到基孔肯雅病毒. 基孔肯雅 这个名称音译自坦桑尼亚的Swahili土语,形容病人因关节疼痛而弯曲的特征体态.
(二)流行病学特征. 1.宿主动物与传播媒介 基孔肯雅病毒的自然宿主有人和灵长类动物,主要传播媒介有埃及伊蚊、白纹伊蚊、非洲伊蚊和带叉-泰氏伊蚊.不同蚊种在传播中的重要性不同.埃及伊蚊为家栖蚊种,主要孳生在居室内或周边较为洁净的容器积水中,一般在白天叮咬人,日出后2小时和日落前2小时内为其活动高峰,与人关系密切,是传播基孔肯雅病毒能力最强的蚊种.白纹伊蚊分布较为广泛,是引起近期印度洋岛屿基孔肯雅流行的主要媒介.非洲伊蚊和带叉-泰氏伊蚊均为非洲野栖树冠蚊种,在丛林型疫源地病毒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基孔肯雅的流行分为城市型和丛林型.在城市型疫源地中,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以人-蚊-人的方式循环,其流行以不定期出现的暴发为主;
在丛林型疫源地中,受感染的灵长类和其他野生动物是主要传染源,病毒主要以灵长类-蚊-灵长类的方式循环,其病毒流行可长期循环存在. 人通过被带毒的伊蚊叮咬而感染,无直接人传人的报道.伊蚊在叮咬有病毒血症的人或动物后,病毒在蚊虫体内繁殖并到达唾液腺内增殖,经8~12天的外潜伏期再传播病毒.病毒在蚊体内存活时间较长,甚至终生具有传染性.蚊虫在吸血时,如受到干扰更换宿主,可立即机械传播该病毒. 2.传染期 人在发病后2~5天内可产生高滴度病毒血症,传染性较强,可引起媒介伊蚊的感染,从而传播该病.本病和登革热相同,有大量的隐性感染者,可作为病毒的传染源. 3.人群易感性 各年龄组和不同性别人群均可感染,儿童感染后症状一般比成人轻.人群感染病毒后可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但一段时间后抗体滴度下降. 4.地理分布 基孔肯雅热分布与媒介伊蚊的分布相关.基孔肯雅热主要在非洲亚撒哈拉地区、东南亚地区、印度、斯里兰卡及西太平洋地区的热带或亚热带国家呈地方性流行.病原学证据表明,东南亚的基孔肯雅流行是由非洲传入的.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近年来非洲和东南亚地区常发生基孔肯雅热的流行和暴发.2006年,印度洋岛屿国家马尔代夫、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塞舌尔和法属留尼旺岛以及印度沿海地区报告基孔肯雅热暴发.其中,法属留尼旺岛的发病数高达27万,接近当地人口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