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思念那么浓 | 2017-08-18 |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中国新闻奖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孩子,武汉有你们的家 参评项目 通讯 作者胡宗新 李晓萌 车莉 责任编辑 刘立民 刊播单位 长江日报 首发日期 2010年10月8日 刊播版面 (频道、栏目) 长江日报一版 作品字数 (时长) 2800字作品评介主题重大.
通过杨昌林这个民族家庭两代人的传奇故事,折射了民族团结、民族融合的时代主题,彰显了超越民族、超越地域的人间真情,讴歌了生命不息、奉献不止的大爱情怀. 把握得当.杨昌林的故事,时间、地域跨度大,材料驾驭难度大.鉴于此,作品从主人公正在从事的关爱在汉西藏学生的活动切入,将现在与过去、武汉与西藏有机勾连,既有故事性,又不失新闻性. 操作精心.通讯从立意、选材到写作,无不反复推敲:从材料中选取生动的故事,从故事中寻找生动的场景,从场景中展现生动的细节.以小见大,凸现主题;
以情感人,打动读者. 先声夺人.在所有媒体中,长江日报率先发现和报道了杨昌林这一重大典型,并引起中央媒体的重视和中央领导的关注,使杨昌林这一典型走向全国. 采编过程近年来,新疆、西藏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反分裂斗争不断深入,中央领导对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民族进步典型宣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杨昌林的事迹引起编辑部的高度重视,认为这一典型与中央精神高度契合,要求"投入重兵,拿出重要版面,配发评论、照片,浓墨重彩报道".采访人员数度找杨昌林及知情人士深谈,并联线西藏当事人,掌握了大量一手材料,写稿得心应手. 社会效果通讯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报道见报后,新浪、网易、腾讯等多家网站纷纷转载;
武汉大学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学习杨昌林事迹,解决老人困难;
湖北省民宗委领导、武汉市援藏干部纷纷上门慰问老人;
武汉藏族学生集体学习本报报道后,每人捐献1元钱,帮助玉树灾区孩子;
新华社、光明日报等中央媒体均进行了报道. 杨昌林事迹引起中央领导胡锦涛、李长春的关注,根据中央领导批示和中宣部要求,今年3月14日前后,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以及湖北当地媒体,再次聚焦杨昌林事迹.中宣部新闻局《内部通信》"经验交流"栏目,刊发《胸中有大局 笔下含深情》文章,推介本报发现报道杨昌林重大典型的经过. 推荐单位意见 报送单位意见 领导签字: (盖单位公章) 2011年5月10日 领导签字: (盖单位公章) 2011年5月10日 联系人 胡宗新 手机
13329720208 电话 027-85771888转2511 地址 武汉市长江日报党政新闻部 邮编
430015 此表可从中华新闻传媒网(中国记协网)www.zgjx.cn下载 孩子,武汉有你们的家 ――一个汉藏家庭与藏族学生的32年不了情 记者 胡宗新 李晓萌 车莉 杨昌林老人与在汉学习的西藏学生亲切交谈.记者李葳 摄 国庆期间,武汉地区高校藏族学生集体联欢.74岁的武汉大学退休教师杨昌林忙得不亦乐乎――依照惯例,老人请刚入学的藏族新生吃"迎新饭". "孩子,记住,我的家就是你们在武汉的家."老人不断叮嘱.这句话,他说了32年. 坚守32载,为藏族学生筑起一个"武汉的家" 武汉大学九区2栋1门301室,建筑面积79平方米,杨昌林的家. 简朴房间里最打眼的装饰,是客厅墙上的一幅藏式挂毯.对面墙上,一条哈达围绕着遗像,像中妇女冲着挂毯上的布达拉宫微笑.她就是杨昌林的藏族妻子次仁德吉. 翻开封皮发皱、纸页泛黄的日记本,时光回溯到1965年8月12日:"到西藏扎根,干一辈子……"那年,29岁的杨昌林从武汉体院毕业,"抢"到了去西藏工作的指标. 到西藏昌都地区干了一年多,杨昌林又申请前往"西藏的西藏"――全藏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的阿里地区工作.艰苦岁月里,这个汉族小伙子和他的翻译、藏族女孩次仁德吉相爱了.1969年3月,两人将单人床换成双人床,完成了简单的婚礼. 1976年,杨昌林突发高原性心脏病,野战医院紧急抢救,将他从死亡线拉了回来,转院北京,地委领导向他下达"命令":"不许再回西藏!" 带着对雪域高原的无尽牵挂,1978年他和妻子调入武汉大学工作. 在西藏干一辈子的誓言没有实现,杨昌林满腹遗憾.令他和妻子欣慰的是,很快在武汉找到了一条可以情牵西藏的纽带. 1978年,湖北金融高等专科学校的10多名西藏新生不适应武汉湿热的气候,全身长满疙瘩,又疼又痒.杨昌林夫妇听说后找到学校,帮孩子们寻医问药.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