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2017-08-22

65 7.2 施工期水土流失及防治措施

65 7.3景观影响分析

70 7.4社会经济承载力分析

70 7.5 环境承载能力分析

71 8污染防治措施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72 8.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72 8.2 建筑节能措施

78 8.3 营运期

79 8.4风险防范措施

84 8.5 污染防治措施及投资估算汇总

84 9污染物总量控制

86 9.1 污废水

86 9.2大气污染物

86 9.3固废产生和处置情况

86 10选址合理性及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88 10.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88 10.2项目选址合理性分析

88 10.3 项目布局合理性分析

89 10.4区域交通、能源

90 10.5自然生态环境

90 10.6区域环境质量

90 10.7小结

90 11公众参与

91 11.1环境影响公示

91 11.2环境影响调查表

93 11.3 公众参与调查结果分析

93 11.4 公众参与结论

94 11.5 对公众关心问题的回答

95 12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97 12.1 环境效益

97 12.2社会效益

97 12.3 小结

97 13 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

98 13.1 环境监测建议

98 13.2 环境管理

100 13.3 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

100 14 结论及建议

102 14.1 结论

102 14.2建议

107 15 附图与附件

108 15.1附图

108 15.2附件

108 1总则1.1评价目的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的有关规定,环境影响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份.通过对拟建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调查以及大足区总体发展规划,分析评价项目所在地的外环境条件对拟建工程的制约因素,以及拟建工程对周边环境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影响,结合环境功能区划目标,对拟建工程提出技术经济的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建设方案,为拟建项目的合理布局、优化设计、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确保拟建项目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1.2总体构思 (1)通过环境现状调查和监测,搞清拟建项目所在区域内的环境空气、地表水、声环境和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2)通过工程分析,搞清拟建项目的产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特性;

核算工程的 三废 产生量、排放量及浓度情况,并弄清其排放规律、排放去向. (3)预测拟建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及范围. (4)确定拟建项目的污染防治措施,评价拟建项目环保设施和污染防治措施的可行性与可靠性,并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建议,为拟建项目的工程设计、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论证分析拟建项目的环境可行性,提出工程环境管理监测计划,确保工程建设与环保设施建设 三同时 ,促使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1.3编制依据 1.3.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2年修订);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2月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12月修订);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

(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修订);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253 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 年11 月);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 年);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