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飞翔的荷兰人 | 2017-08-30 |
(一)两拳掌在脾胃处作左右旋转动作,与呼吸配合一致,这种腹前的圆运动练气法即称为 太极两仪转气法 ,意如腹中一 太极图 ,两拳如同一对 阴阳鱼 上下左右地循环周转,以引导气在腹内的运转,而增强脾胃的内在运动.
(二)左右两侧运动,为 二仪之法 ,此功法吸在左而呼在右、吸在右而呼在左,尤其要注意呼吸和身体的配合.
(三)动作与气配合协调,且要注重含胸、沉胸、自然不拙的姿势.同时要求在呼气时,足大趾着力,刺激隐白穴.[8] 通过脾胃功修炼功法我们可以看出来,30组动作只是身体的外在形式和体现,如果想要达到脾胃炼养的功效在实践训练中必须要有身体内在感官的配合,这样身体才能达到完满的体验和愉悦的感受.
3 纯阳拳的身体体验 舒斯特曼把身体的训练分为两个部分:外观形式和经验形式.他强调 身体美学不限于它的表面形式和装饰性的美容 ,它还关注身体自身的运动与经验 .[9]外观形式强调身体表面的外观,从观赏者的角度来看,比如运动姿势、身体线条等;
而经验形式,主要集中在内在经验的审美性质上,主要从习练者的体验来看,比如坐禅、费尔登克拉斯方法等.外观和经验二者并不是一个死板的二分,而是基本的互补关系,一个外在,一个内在,大多数身体训练都有这两个方面(和效果),当然也包含了武当纯阳拳.在这里我们重点讨论的是纯阳拳练者的几个内在体验. 3.1动中易静 与禅定、瑜伽偏于静不同,武当纯阳拳作为修炼方式讲究动中易静.达到这种境界精神和行动就会高度统一,心性与气息也高度统一,人在修炼时不用拙力,顺其自然的运动,即使动作连绵起伏,也能进入全然忘我的境地,从而在运动中达到清静无为之境.这个对于练习者来说,只有在长期练习中才有如此感受. 我在走访纯阳拳习练者中了解到,动中易静这种体验是很深刻的.这种静不是表面动作之静,表面动作之静不能代表内在心情之静.在练拳时,对于练者内心要心性平和,心神静若止水,这是汪兆辉先生所讲过的 返本还原的自然之态 .练者在做到形动而易心静的时候,气血就会顺畅的运送到身体各处,使周身灵柔而养育肌肤,这才是真正的养生长寿之本. 如纯阳子午静(附图2),这个是子午二时静坐的功夫,在方法上是以动而达到静性的目的.这里的动不是拙力的大动,而是动与呼吸配合入微,顺乎自然,以微动而渐至中和之境,其境安详则心性随之平和.人体在静性的细致呼吸中领悟到绵绵之息处万籁俱静、飘然如鹤、体松沉浮,大有飘然出尘之意味,是为动中易静的养生大法.[10] 图2 汪兆辉先生演示纯阳子午静功 3.2意形相随、气形合一 纯阳功修炼强调意、气、形的协调统一,在三者之中,以意为主导,亦云: 一动意在其先 .以意引气,气推血行,意指导气行,而又指导形的运动,三者协调统一,从而达到意气相随和静性导引以疏通经络的目的. 纯阳拳练功者在进入 动形静性 的高级境界时,便会感觉内气畅行百脉之中,运五脏之内、四肢之梢、筋骨之间,感觉气行遍体从而达到意行相随,气形合一. 3.3功力的发挥 纯阳功在练者练至深入的程度时能焕发人体潜在的力量,这就是 功力 ,是通过内功修炼所凝结的特有之力.功力不同于一般力量,不是人人固有的体力.虽然有些人天生就有超人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还是属于体力的范畴,不能超脱人自身体质的限度,这种力是 蛮力 或 拙力 ,和功力不能相比.功力分为两种:一种是练武之人长期习练所形成的运用技巧的力,这种力称为 巧力 或者 巧劲 ,所以武术家常有 快打慢,巧打拙 一说.另外一种所说的功力就是指长期内功修炼的结果.这是内气通过经络到达周身的结果,这种力称之为 内力 ,运用于技击术上,称之为 整劲 .武当纯阳拳法尤其注重此种内力的发挥. 在长期坚持不懈的修炼下,习者就会体会到这种内功所产生的功力.通过运气发力使内气到达全身,形成抗力,可以防身.整劲通过身体的运气推力,快速集中后形成 劲力 突发于外达到技击作用的力,这两者之间正是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