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ksr | 2018-02-28 |
3、建立了结实性、丰产性、温度适应性、抗性等主要农艺性状的早期鉴定预测技术方法.获得优异种质材料274株,选育优良品种31个,其中国家认定16个,省级认定15个.
4、完善了我国食用菌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16项.标准体系涵盖基本标准、品种选育规范、品种认定标准、栽培生产规范(含病虫害防控)、菌种产品标准、检测检验技术方法等菌种业各个环节,推进了本项技术链的产业化应用,促进产业效益的全面提高.
5、构建了食用菌菌种学基本分支学科,填补了食用菌菌种业系统技术的空白.出版专著4部、论文29篇. 该成果具鲜明的基础性、公益性、配套性.技术链的全链条应用,推动了我国食用菌的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获经济效益786亿元,社会效益显著. 曾获奖励 食用菌菌种资源及其利用的技术链研究与产业化应用 获2015年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
五、推广应用情况 本项成果创建的国家食用菌标准菌株库(CCMSCC)对外提供种质材料1087份,应用本项技术和提供的种质材料育成品种12个.项目组选育的广温型平菇品种推广应用占同类品种生产面积的60%以上,适宜干旱大温差气候条件的金针菇品种在西部使用率90%以上. 以国家食用菌标准菌株库(CCMSCC)数据库为基础建设的专业网站(www. mushroomsci. org)和专著《中国食用菌栽培品种》系统公布了我国主栽种类的生产品种特征特性及其配套技术,有效推进了全国良种良法配套的精准化栽培. 本成果相关技术方法形成国家和行业标准7项,用于全国的菌种质量控制和生产品种的性状评价.品种快速鉴定鉴别技术应用于全国的菌种普查清理,检测全国栽培种24种2100余份,确认具遗传特异性的栽培品种498个,为生产用菌种正名388个;
应用于全国食用菌菌种管理的品种认定,检测申检测各类材料和样品764份;
应用于农业部的全国食用菌菌种质量抽检,提交法定数据3565个.促进了全国食用菌新品种选育和菌种质量的提高.建立的定向高效育种综合技术被食用菌育种者广泛使用,栽培初筛效率和时长分别1.5-5.49倍和9倍,育种效率显著提高. 本项技术成果得到研究者、育种者、技术推广者、生产者和产业管理者各方的广泛应用,社会经济效益显著,达786亿元. 主要应用单位情况 应用单位 应用技术 应用起止时间 应用单位联系人/电话 应用情况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DNA和VCU测试技术 2006/01-2013/12 曾波/13581804527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 DNA和VCU测试技术、菌种技术标准体系 2001/01-2013/12 龙熹/13911218366 中国食用菌协会 全部技术 2004/01-2013/12 何海龙/18601969577
7860500 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 菌种技术标准体系、VCU测试技术、草菇、金针菇、香菇等品种 2006/01-2013/12 黄志龙/13950251613
567800 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菌种技术标准体系、金针菇、秀珍菇等新品种 2006/01-2013/12 陈青/15958133695
203000 山东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菌种技术标准体系、VCU测试技术、金针菇菇、平菇、秀珍菇等新品种 2006/01-2013/12 庞茂旺/13505318060
402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菌种技术标准体系、平菇、草菇、秀珍菇、毛木耳等新品种 2008/01-2013/12 吴登/13978173088
109200 河北省平泉县食用菌产业服务局 菌种鉴定评价技术和菌种技术标准体系 2004/01-2013/12 梁希晨/139031473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