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笔墨随风 | 2018-05-25 |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围绕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愿景,市委全力打响 上海文化 品牌的战略目标,以及徐汇区加快建成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一流中心城区的目标和 四个徐汇 战略框架,依托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海派文化资源、江南文化资源以及一流的文化设施基础,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先行区和核心区,彰显 海派之源 新标杆,着力打造一批在国内国际有影响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全面增强徐汇文化软实力.
(二)基本原则 紧扣 三个文化 .以打造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为着力点,深度传承和挖掘 三个文化 的精髓,把徐汇文化资源的厚重感和丰富性转化为文化品牌的闪光点,转化为区域环境优化的无形资产,转化为产业发展的优质资源,转化为社区建设的内在活力,转化为市民群众的获得感. 联动 三个品牌 .把打响 上海文化 品牌工作与打响 上海服务 上海制造 上海购物 品牌紧密结合、互动发展、系统推进,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把 海派文化之源 的创新性开放性内涵深度融入与渗透进徐汇 科技服务品牌 智能制造品牌 商旅文融合的购物品牌 的持续建设中,创造高品质生活,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聚焦三个区域.聚焦徐家汇地区、衡复历史风貌保护区、徐汇滨江三个文化功能区,高标准建设文化新地标,高水平保护区域文脉,创新性展示文化融合业态,形成文化功能复合多元、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空间格局,带动徐汇文化整体发展,成为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成果精彩展示的标志性区域. 凸显文化特色.彰显 百年徐汇 历史积淀,以 徐家汇源 魅力衡复 艺术西岸 三个品牌形成的历史文化和当代文化为徐汇文化特质,打造独树一帜的由历史建筑群、名人故居群、徐家汇源景点群、演艺剧场群、艺术场馆群等构成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地标群落,提升重大节庆展会赛事效应,依托市级院团集聚优势呈现高水平艺术表演作品,形成文化辨识度高、品牌知晓度高、公众参与度高的徐汇文化气质和徐汇文化性格. 加强统筹协调.构建打响文化品牌行动的顶层设计,整体布局、协同发展、有序推进,加强外部文化智库的战略支撑,加强文化品牌建设相关政府部门间的联动,加强重点区域间的协作.充分发挥政府的政策引领、协调服务等作用,充分发挥市场的文化资源配置作用,吸引社会多方力量积极参与.
(三)发展目标 立足建成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愿景,充分用好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资源,传承文脉,优势再造,体现国际水准、上海精神、徐汇特色.以 海派文化之源 为名片,形成优质文化资源富集、文化地标绽放魅力、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文化名家英才荟萃、公共文化服务完善、文化产业繁荣发达、国际文化交流频繁的发展新格局.到2020年,城市文化内涵更为深厚,文化标识度更为鲜明,文化品牌效应更为凸显. 抬升发展坐标,区域文化特质更加彰显.积极发挥全国文明城区示范效应,弘扬主流价值,立足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挖掘城市的根和魂,凝练 汇文化 精神内核,彰显区域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特质,形成结合上海战略部署、体现徐汇文化特色的文化价值体系,提升市民人文素质和幸福感.到2020年,新增市区两级志愿者服务基地6个以上,全区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全区常住人口的15%以上. 打造服务标杆,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率先建成.发挥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示范引领效应,提高服务水平,形成服务特色,规范服务标准,打造功能布局更均衡、软件硬件双提升的八大公共文化新地标(西岸图书馆、西岸美术馆、绿谷艺文馆、徐汇档案馆、徐汇规划馆、徐家汇源馆、百代唱片馆、衡复风貌馆),并实施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管理和运行,力争在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走在全市乃至全国前列.到2020年,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8万平方米,公共文化活动年均参与人次达到440万,新增非遗传承基地6处以上. 提升发展品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再上台阶.大力发展艺术、演艺、影视、传媒等文化创意产业,积极培育新兴文化业态,推进文化与科技、金融、商业、旅游、教育、体育等创新融合,构筑上海文化产业发展高地.到2020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4%以上. 汇聚多方资源,国际文化交流重大平台地位凸显.强化对标,以国际一流标准衡量区域文化发展水平,集聚各类国际文化交流项目和文化产业项目,做强做优西岸全球水岸论坛、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西岸峰会、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等文化品牌活动,凸显文化提升营商环境的独特作用.每年举办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重大文化节庆和会展活动10场以上,成为国际性会展和节庆活动的新地标. 集聚市场主体,文化创意人才高地基本形成.聚焦国际文化企业总部、文化龙头企业、文化重点企业和 独角兽 企业,集聚文化大家、国际文化人才和文化创新人才,进一步发挥市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作用,塑造和培育一批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主体.到2020年,吸引5家以上文化龙头企业入驻,引进10名以上具有国内国际影响力的高端文化人才,重点支持、培养100名以上文创人才,培训文化从业人员达1000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