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yhzg 2018-09-13

而强心作用的结果,间接增加肾的血流量,表现利尿作用,使心脏性水肿得以减轻或消除,这种作用称为间接作用,又称为继发作用. 1.2.3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指机体各组织和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而表现强弱有明显不同的药物效应.如治疗量的洋地黄对心脏有高度的选择性,使心脏收缩加强,而对其他器官基本没有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治疗作用的基础,选择性高,针对性强,能产生很好的治疗效果,很少或没有不良反应;

反之,选择性低,针对性不强,副作用较多. 1.2.4 药物的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 药物对动物疾病产生好的治疗效果的作用称为治疗作用,也会产生与治疗无关的作用,甚至对机体不利的作用,称为不良反应.临床用药时,应想法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尽量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又可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前者针对病因,如化疗药杀灭病原微生物以控制感染.后者针对症状改善,如解热药可降低发热动物的体温,但不能解除发热的原因. 不良反应一般分为副作用和毒性反应.药物副作用是指用治疗量时,药物出现与治疗无关的不适反应.毒性反应是用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毒性反应比副作用对机体危害性大.不良反应还可因某些药物的治疗作用而引起,也称继发性反应.如成年草食动物胃肠道有许多微生物寄生,菌群之间维持平衡的共生状态,长期应用四环素类广谱抗生素时,对药物敏感的菌株受到抑制,菌群间相对平衡状态受到破坏,而不敏感的微生物如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大量繁殖,造成中毒性胃肠炎和全身感染.这种继发性感染称为二重感染.许多药物的不良反应是可以预知的,在用药时应做好预防工作. 不良反应有时还表现为过敏反应(变态反应)或特异质反应.这是一种与药物剂量无关的反应. 1.2.5 药物的作用机制 药物作用机制是药效学的主要内容,目的在阐明药物在动物体或病原体内作用的部位及产生药物效应的生理生化原理. 药物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分为非特异性药物及特异性药物.非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与药物的理化性质,如解离度、溶解度、表面张力等有关.例如许多全身麻醉药的脂溶性很高,对神经细胞膜有高度亲和力,抑制膜功能从而产生抑制中枢作用;

金属解毒剂二巯基丙醇的解毒作用是与汞、砷等络合成环状络合物,解除后者毒性. 特异性药物的作用机制则与其化学结构有密切关系.因此,具有相同的有效基团的药物,一般具有类似的药理作用.它们的作用机制:有对酶活性影响而产生作用,如解磷定能使体内胆碱酯酶复活而解除有机磷酸酯毒性;

有影响体内活性物质而产生作用,如抗炎镇痛药能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有影响递质的释放,如麻黄碱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促进去甲肾上腺素释放;

有影响离子通道而产生作用,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 特异性药物大多数都经过受体机制而产生特定的生理生化功能的变化,从而发挥药物的作用,称为受体学说.受体(receptor)是指能与药物结合产生效应的细胞成分,它是位于细胞膜上或胞浆内的大分子蛋白质.目前已知的受体至少有30种以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膜受体如乙酰胆碱受体;

另一类是胞浆受体如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 对受体具有识别能力并能与之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包括各种药物和内源性的神经递质、激素或生物活性物质等. 药物与受体结合的方式一般通过离子键、氢键和范德华键,所以是可逆的,少数通过共价键结合,是不可逆的.药物与受体结合必须具有亲和力,但还需要有内在活性,才能产生药理效应;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