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黑豆奇酷 | 2018-10-16 |
中文摘要随着传统的硅技术发展接近极限,寻找替代硅的材料已迫在眉睫.单壁碳纳米管(SWCNT)因其独特的一维纳米结构和优异的物理、化学、机械等特性,被认为是构筑下一代集成电路的理想候选材料.它最重要的应用之一是用来制作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CNTFET).SWCNT在制作FET上具有诸多的优越性:载流子可实现弹道传输;
无悬键的表面使高K栅介质层的使用不会引起载流子迁移率的退化;
对称的导带和价带有利于高性能互补电路的实现;
直接带隙结构使得在同一材料平台上集成电子和光电子器件成为可能.相比传统的MOSFET, CNTFET具有尺寸小、速度快、功耗低等优势,有望在后硅CMOS时代作为硅基器件的替代品或有益补充以维持电子工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CNTFET研究已取得许多进展(Changxin Chen, Yafei Zhang, The Open Nanoscience Journal, 2007,1:13-18;
被邀综述文章),但要实现其应用仍需克服多项关键问题.其一,已有研究大都只使用单根SWCNT作为沟道来制作CNTFET,这使制得的器件存在许多不足,如:最大输出电流和跨导有限,不足以驱动电路中下级的逻辑门和互联线;
可靠性和稳定性低,唯一的SWCNT沟道一旦损坏器件将失效,且器件间一致性也差;
无法实现沟道宽度的横向缩放.沟道结构的改进受制于常规方法制备的SWCNT往往相互缠结、随机取向、包含金属和半导体两种属性,需要探寻合适的器件结构设计和制作技术来实现.其二,碳纳米管(CNT)与金属电极间牢固、低电阻接触的形成一直是CNT器件制作中的一个难点,阻碍了高器件性能的获得.寻求改善接触性能及工艺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好的方法对高性能CNT器件和电路的构筑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三,一维半导体性SWCNT与金属电极的接触表现出不同于传统块体半导体/金属接触的新特性,需要被深入研究以加以控制和利用. 针对上述关键问题,本论文提出和发展了一种使用分散、定向的SWCNT阵列作为器件沟道的多沟道CNTFET(MC-CNTFET),并发明一种超声纳米焊接技术将SWCNT两端焊到金属电极上以改善它们间的接触.论文对MC-CNTFET的器件结构、制作技术、特性及SWCNT沟道数的影响等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研究了超声纳米焊接的工艺、界面特性及其对接触、器件性能的改善等,制得了高性能的MC-CNTFET.论文还研究了不同金属接触电极对MC-CNTFET类型的影响以及使用高、低功函数的非对称金属分别作为漏、源极时FET的光电特性及应用.在此基础上,对MC-CNTFET的电路应用进行了探索.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 创新采用一种表面功能化修饰和高频交变电场双向电泳相结合的定向排布技术,成功制得了分散、定向的SWCNT阵列. 通过一种直接缩合反应法将十八烷基胺(ODA)嫁接到纯化的SWCNT上,使SWCNT可在多种有机溶剂中形成分散、长期稳定的溶液,并使大部分SWCNT束离散成单根SWCNT (Changxin Chen, Yafei Zha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science, 2006,5:389-394;
Changxin Chen, et al, Physica E: Low-dimensional systems and nanostructures, 2005,28:121-127).对预修饰后的SWCNT进行交变电场双向电泳排布,可有效避免SWCNT间的缠结,使其相互分开、定向地并联于源漏电极间形成高密度阵列(Changxin Chen, Yafei Zhang, Journal of Physics D-Applied Physics, 2006, 39:172-176).研究发现,使用频率为5MHz、峰-峰电压为10V/μm的交流偏压在高挥发性溶剂中排布SWCNT可获得最佳的排布效果,SWCNT密度可通过调节排布工艺或SWCNT溶液浓度来控制.使用该方法对溶于氯仿和异丙醇的两种SWCNT溶液进行排布,相邻SWCNT的平均间距可分别达200 nm和150 nm左右仍不发生缠结.对排布过程的电场分布进行理论模拟,可很好地解释这种分散、定向SWCNT阵列的形成机制(Changxin Chen, et al,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2009,4:157-164). 首次提出和研制一种使用分散、定向的半导体性SWCNT阵列作为器件沟道的高性能MC-CNTFET. 研究了MC-CNTFET的关键制作技术,发现使用相互分开、定向的SWCNT阵列作沟道可使金属性SWCNT的电流选择性烧断去除变得容易,有利于获得高的器件开关比(Changxin Chen, Yafei Zhang, Science in China, Ser. E, 2005,48: 66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