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雷昨昀 2018-10-19
原电池的原理及其应用 第一课时 教学实录 昌吉州四中 神芳芳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构成原电池的条件,会进行简单的原电池设计.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依据实验事实得出结论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实验设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正向思维、逆向思维、发散思维能力. ??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地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并给学生充分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学生初次接触电化学知识,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有神秘感和探索欲望.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设计层层实验和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自主实验、积极思考和相互讨论中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从易到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首先通过一组实验,引入课题.在实验 ---- 观察 ---- 讨论 ---- 推测 ---- 验证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索和讨论组成原电池的条件.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原电池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采取了启发、讨论、实验探究等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 ?? 教学准备 1. 对学生进行分组:四人为一个小组 2. 实验准备:每组一个灵敏电流计,两片铜片、两片锌片、一根石墨电极、一节干电池、两杯相同浓度的硫酸、一杯硫酸铜溶液、一杯无水乙醇、一杯水、一颗葡萄(或小西红柿等水果). 3. 制作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的模拟动画 4. 场地:有多媒体放映设备的实验室 ?? 教学过程(课堂实录) 【引入】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各种电池.大到宇宙火箭、人造卫星,小到照相机、手机,都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电池.如:干电池、蓄电池、充电电池、高能电池等.其实,这些电池都是应用原电池的原理制成的.那么到底什么是原电池?它的工作原理怎样?今天我们就想通过一些实验一起来研究一下原电池的原理. 【板书】

第四节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实验指导】介绍实验桌上的物品,指导学生做以下三个实验: 1. 将锌片插入稀硫酸中 2. 将铜片插入稀硫酸中 3. 将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 说明实验注意事项,要求同学认真观察现象,并思考原因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 1. 锌片上有气泡,因为锌能和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2. 铜片上没有气泡,因为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 3. 铜片上有气泡 【设疑】铜片上的气体是哪里来的? 【学生讨论】学生激烈讨论,讨论的焦点问题有:

1 、铜片上的气体是什么? (学生认为可能是氢气或 SO

2 或是氧气.最后同学认为最有可能的是氢气.本处不展开)

2 、氢离子转变为氢气所需的电子从何而来? (学生提出许多假设) 学生甲:电子应是铜失去的,因为气泡是在铜片上产生的. 学生乙:电子应是锌失去的,因为锌比铜活泼,易失去电子. 学生甲:电子应是铜失去的,若是锌失去电子,气泡应该出现在锌片上,怎么会在铜片上出现气泡呢? 学生乙:锌片失去的电子可以通过导线传递到铜片上,溶液中的氢离子在铜片上得到电子,因此,铜片上有气泡. 学生丙:既然电子是锌片失去的,氢离子为什么不直接在锌片上得电子,而要到铜片上得电子呢? (对这个问题学生感到难以回答,期待老师的评判和解释.但老师不必急于回答) 【引导】电子究竟是锌片还是铜片失去的,我们可以用实验来证明.那么,如何通过实验来证明锌片上的电子是否通过导线转移到了铜片上? 【学生回答】在铜片和锌片中间连接一个灵敏电流计,检测有无电流 【实验指导】使用灵敏电流计的注意事项 【学生活动】实验并观察现象 【学生回答】现象:电流计指针偏转 结论:有电流流过,说明导线中有电子流过,说明氢离子得到的电子确实是锌片失去,通过导线传递到铜片上的. (但是,对于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即"既然电子是锌片失去的,氢离子为什么不直接在锌片上得电子,而要到铜片上得电子呢?"还是觉得难以解释.) 【动画演示】由于锌片失去电子后产生锌离子,锌片的周围有许多来不及扩散到溶液中去的锌离子,对氢离子有排斥作用,使氢离子很难在锌片上直接得到电子 【学生小结】锌片:较活泼,电子流出,发生氧化反应 Zn - 2e - =Zn 2+ 铜片:较不活泼,电子流入,发生还原反应 2H + +2e - =H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