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cyhzg | 2019-09-05 |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在下面的方格中端正地书写名句和对联.(书写1分,第1~6题每句1分,第7题2分) 1. 蒹葭苍苍,.所谓伊人,.(《诗经・蒹葭》) 2.,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溪沙》) 4.,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5.诗人韩愈像一位高明的画家,手中虽没有彩笔,却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用 , 两句诗想象地描绘了雨后春草初生的色彩,让我们懂得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妙笔生花. 6.我们诵读古文,与先贤对话,和智者交流,能获得有益的人生启示.周敦颐《爱莲说》中的 , 告诉我们不要被环境左右,要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坚守高尚的节操. 7.今天距奥运会开幕还有47天,祥云火炬不久将传递到我省.查干湖、净月潭、松花江、长白山……山山水水洋溢喜悦之情.为迎接圣火的到来,学校组织征联活动,请根据所给出的上联对出下联.(下联中要有我省山川名胜的名称) 上联:迎奥运,松花江江水欢笑;
下联:,.
二、阅读(48分)
(一)文言文阅读(15分) (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分) 9.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2)便要还家( 10.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 11.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 12.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江天一传(节选) 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 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 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13.文中 尝语人曰 中 语 的意思是:1分) 14.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本文是如何表现江天一酷爱读书的.(2分) 15.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谈对 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 这两句话的理解.(2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会唱歌的火炉 迟子建 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大兴安岭度过的.那里一进入九月,大地上的绿色植物就枯萎了,雪花会袅袅飘向山林河流,漫长的冬天缓缓地拉开了帷幕.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一直到次年的五月,春天姗姗来临时,火炉才能熄灭. 火炉是要吞吃柴火的,所以,一到寒假,我们就得跟着大人上山拉柴火. 拉柴火的工具主要有两种:手推车和爬犁.手推车是橡皮轮子的,体积大,既能走土路装载又多,所以大多数人家都使用它.爬犁呢,它是靠滑雪板行进的,所以只有在雪路上它才能畅快地走,一遇土路,它的腿脚就不灵便了,而且它装载小,走得慢,所以用它的人很零星. 我家的手推车是二手货,有些破旧,看上去就像一个辛劳过度的人,满面疲惫的样子.它的车胎常常慢撒气,所以我们拉柴火时,就得带着一个气管子,好随时给它打气.否则,你装了满满一车柴火要回家时,它却像一个饿瘪了肚子的人蹲在地上,无精打采的,你又怎么能指望它帮你把柴火运出山呢? 我们家拉柴火,都是由父亲带领着的.姐姐是个干活实在的孩子,所以父亲每次都要带着她.弟弟呢,那时虽然也就是八九岁的光景,但父亲为了让他养成爱劳动的习惯,时不时也把他带着.他穿得厚厚的跟着,看上去就像一头小熊.我们通常是吃过早饭就出发,我们姊妹三人推着空车上山,父亲抽着烟跟在我们身后.冬日的阳光映照到雪地上,格外的刺眼,我常常被晃得睁不开眼睛.父亲生性乐观,很风趣,他常在雪路上唱歌、打口哨,他的歌声有时会把树上的鸟给惊飞了.我们拉的柴火,基本上是那些风刮倒的树木,它们已经半干了,没有利用价值,最适宜做烧柴.那些生长着的鲜树,比如落叶松、白桦、樟子松是绝对不能砍伐的,可伐的树,我记得有枝桠纵横的柞树和青色的水冬瓜树.父亲是个爱树的人,他从来不伐鲜树,所以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为了这,我们就比别人家拉烧柴要费劲些,回来得也会晚.因为风倒木是有限的,它们被积雪覆盖着,很难被发现.我最乐意做的,就是在深山里寻找风倒木.往往是寻着找着,听见啄木鸟 笃笃 地在吃树缝中的虫子,我就会停下来看啄木鸟;
而要是看见了一只白兔奔跑而过,我又会停下来看它留下的足迹.由于玩的心思占了上风,所以我找到风倒木的机会并不多.往往在我游山逛景的时候,父亲的喊声会传来,他吆喝我过去,说是找到了柴火,我就循着锯声走过去.父亲用锯把风倒木锯成几截,粗的由他扛出去,细的由我和姐姐扛出去.把倒木扛到放置手推车的路上,总要有一段距离.有的时候我扛累了,支持不住了,就一耸肩把风倒木丢在地上,对父亲大声抗议: 我扛不动! 那语气带着几分委屈.姐姐呢,即便那风倒木把她压得抬不起头来,走得直摇晃,她也咬牙坚持着把它运到路面上.所以成年以后,她常抱怨说,她之所以个子矮,完全是因为小的时候扛木头给压的.言下之意,我比她长得高,是由于偷懒的缘故.为此,有时我会觉得愧疚. 冬天的时候,零下三四十度的气温是司空见惯的.在山里呆得时间久了,我和弟弟都觉得手脚发凉.父亲就会划拉一堆枝桠,为我们笼一堆火.洁白的雪地上,跳跃着一簇橘黄色的火焰,那画面格外的美.我和弟弟就凑上去烤火.因为有了这团火,我和弟弟开始用棉花包裹着几个土豆藏到怀里,带到山里来,待父亲点起火后,我们就悄悄把土豆放到火中,当火熄灭后,土豆也熟了,我们就站在寒风中吃热腾腾、香喷喷的土豆.后来父亲发现了我们带土豆,他没有责备我们,反而鼓励我们多带几个,他也跟着一起吃.所以,一到了山里,烧柴还没扛出一根呢,我就嚷着冷,让父亲给我们点火.父亲常常嗔怪我,说我是只又懒又馋的猫. 天越冷,火炉吞吃的柴火越多.我常想火炉的肚子可真大,老也填不饱它.渐渐地,我厌倦去山里了,因为每天即使没干多少活,可是往返走上十几里雪路后,回来后腿脚也酸痛了.我盼着自己的脚生冻疮,那样就可以理直气壮地留在家里了.可我知道生冻疮的滋味不好受,于是只好天天跟着父亲去山里. 现在想来,我十分感激父亲,他让我在少年时期能与大自然有那么亲密的接触,让冬日的那种苍茫和壮美注入了我幼小的心田,滋润着我.每当我从山里回来,听着柴火在火炉中 噼啪劈啪 地燃烧,都会有一股莫名的感动.我觉得柴火燃烧的声音就是歌声,火炉它会唱歌.火炉在漫长的冬季中就是一个有着金嗓子的歌手,它天天歌唱,不知疲倦.它的歌声使我懂得生活的艰辛和朴素,懂得劳动的快乐,懂得温暖的获得是有代价的.所以,我成年以后回忆少年时代的生活,火炉的影子就会悄然浮现.虽然现在我已经脱离了与火炉相伴的生活,但我不会忘记它,不会忘记它的歌声.它那温柔而富有激情的歌声在我心中永远不会消逝!(选自《迟子建散文》) 16.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2分) (1)帷幕(2)装载( ) (3)愧疚( ) (4)接触( ) 17. 我们家拉烧柴是镇上最本分的人家 一句中 本分 是什么意思?从我们家拉烧柴的 本分 做法中可以看出父亲具有什么样的优秀品质?(3分) 18.文中 冬天一到,火炉就被点燃了,它就像冬夜的守护神一样,每天都要眨着眼睛释放温暖 一句意蕴丰富,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对此句进行评析.(4分) 19.第三段在文中是如何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3分) 20.不倦歌唱的火炉陪伴 我们 度过漫长的冬季,但拉柴却充满了艰辛.请谈谈艰辛的具体表现.(至少答出四方面)(4分) 21.劳动是艰辛的, 我 却从中感受到了快乐.从 我 在寻找风倒木时表现出来的 贪玩 中可以看出 我 是个什么样的孩子?(3分) 22.作者把取暖的火炉比喻成 有着金嗓子的歌手 ,蕴含了什么样的深意?(4分) 23.作者追忆少年往事,从中领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其中哪一点引发了你更深入的思考?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5分)
(三)名著阅读(5分) 24.学好语文要多读书,读好书.回顾初中语文学习经历,阅读名著让我们获益良多.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出一部,推荐给即将升入初中的同学,并根据提示结合作品内容写出推荐理由.(5分) 推荐的名著是: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 这本书在语文学习上给我最大的帮助是:
三、写作(60分) 25.以下两个作文,任选其一. 作文(1)题目:永远的歌声 作文(2)阅读下面材料,选择你感悟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汶川地震使太多平凡的教师者影像撼动着我们的心灵,他们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责任,什么叫人民教师. 记住我们的老师,他们不会不知道桌子底下安全,但宁愿张开双臂匍匐在桌子上,死死护住桌子下的学生. 记住我们的老师,他们不会不知道砸向后背的砖石和混凝土墙体会夺人生命,却毅然地选择了把生的机会留给了学生. 记住我们的老师,他们不会不知道自己的亲人还在废墟下,可仍旧夜以继日不知疲倦的转移学生. …… 我们身边的老师或许没有这样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们也在用平凡的行动恪守着教师的职责. 而我们,曾经不理解老师的 严苛 ,因为课堂上老师一句批评而委屈得哭泣;
曾经不懂 师生 二字的真正含义,甚至对老师不厌其烦地讲做人的道理不屑一顾、嗤之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