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xiong447385 | 2019-07-01 |
理解作者博大的胸怀:公正的立场,理智的头脑,批判的勇气,胸襟宽广不狭隘,世界性的文化观,珍视人类文明成果,等等.
课堂教学一开始进行得非常顺利,反复地读:朗读、默读、跳读,筛选出重要的语句,然后进行揣摩讨论,同学们很快就理解了雨果对园明圆的毫无保留的赞美和对英法联军罪行毫不留情的批判谴责,于是,很快到了探讨雨果的思想境界这一重要环节. 因为有前面良好的表现,我满怀希望地把问题提出来:"同学们,雨果作为一个法国人,却能不留情面地批判自己国家的军队的做法,你从中看出他具有怎样的优秀品质?" 一个学生马上在下面脱口而出大声喊道:"大义灭亲!" 我一愣:"灭亲?他灭了谁?" 学生傻眼了. 更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反问像一盆冰水,把几分钟前还热情洋溢的课堂浇得冷冰冰的,教室里安静得令人压抑.学生静默着,不是在思考,而是在犯难、发呆,没有一个人举手发言. 我本来设想学生能说出预设答案中的几点即可,其余的由我来补充介绍,没想到无意中对学生答案的一个否定,让其他同学全都不敢轻易开口了.再者,雨果这样的伟人的情怀,对刚进入八年级的学生来说,的确也难以找到适当的词来形容. 我飞快地想着应对措施. 也许是上天垂怜,一个念头从大脑中一闪而过.我马上说:"看来这个问题同学们有些犯难,我们换个话题吧.请你猜想一下,这封信是怎么发表出来的?" 这一下学生们又兴奋起来,纷纷说:"这信要是写给我,还在信里骂我,我肯定一把就撕了." 我问:"是呀,这种'骂人'的信,怎么会发表出来呢?是谁让它发表的?" 教室里像滴了水的油锅,炸开了. "是雨果自己留了草稿,寄到出版社的." "是巴特勒上尉自己拿出来给人看的." "是巴特勒上尉的儿子在父亲的遗物里发现了这封信,一看是雨果写的,就拿出来发表了." "这是一封公开信." …… 教室里议论纷纷,一种假设被提出,又被其他同学否决掉,一会儿工夫就设想了无数种可能性. 我看时机差不多了,说:"刚才大家的设想都很有创意,有的想法还非常有可能接近了历史的真相.其实,它发表的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一封信,它发表了,全法国的人都看到了,这说明了什么?" 有同学说:"法国人善于反省." "对,他们很大方,被骂几句也不乎." "他们知道雨果骂他们也是为他们好." 还有同学说:"因为这是雨果写的,大文豪随便写点什么都是好东西,所以就发表了,给大家看看." 我说:"都说得有道理.这封信能够发表出来,本身就是件很值得思考的事情,至少,法国人有勇气面对批评.对一些看似理所当然的行为,我们不能一味从众表示赞同,这是善于思考;
因为是大文豪的作品,哪怕他的话很不客气,也会让他发表言论,这是对自由、对文化的尊重.那雨果作为法国人民的优秀代表,他身上有没有这些品质呢?" 学生一下子恍然大悟,纷纷举手发言. "雨果认为圆明园是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对它的被烧毁雨果很心痛,这是站在全人类的立场来思考的." "他不包庇本国、本民族的军队." "巴特勒是个上尉,当官的,他一点都不怕他,反而敢于批评他,很勇敢." "他批评了整个法国政府,这才是真正的勇敢." "他很有同情心,同情弱小、被欺负的中国." "他希望法国政府能归还从中国掠夺来的文物,很大方." "法国全国都在欢庆这一次行动的胜利,还期待中国文物的展出,他却批判了这种做法,与众不同." …… 最后,这一问题顺利地解决掉了.我迅速地调整了课堂设计,在另一个班代课时,直接把上面的问题作为主问题前的铺垫,因为这个班学生更为活跃的缘故,这一环节的讨论更加精彩纷呈.下午放学前,这个班的一位同学还拦住我问:"老师,你明天还代我们班的课吗?" 我知道,这一设计成功了. 后记:主问题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能力、认知水平的实际情况,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要作好铺垫,不能让问题提出后出现全班冷场的情形,这是这一节课给我的一个深刻教训.简单一点的、答案无限开放的问题,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让课堂充满激情.教学资源无处不在,灵感的迸发来源于对教材的精心解读和深入把握,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掌控,对学生情绪的调动都需要全身心地投入.预设的教案不论再周全,在面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时,都需要随机微调甚至大胆改动,要求老师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课堂生成的内容远比我们预想的要丰富、精彩,我们要随时作好被灵感砸中的思想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