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QQ215851406 2019-07-04
尊敬的作者: 您好! 感谢您赐稿.

为提高工作效率,请您务必逐项参照修改、补充及校对文字,否则影响大作刊登.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已开通网上投稿系统,网址为http://www.xmcu.cn/site219xb/ 稿件须按要求上传. 此致 敬礼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编辑部 论文格式: 艳遇西施故事的流变及其深层文化心理 梁晓萍1,牛丽2 (1.南开大学,天津300071;

2.河北工业大学,河北 石家庄400130) [收稿日期]2008-10-08 [作者简介]梁晓萍(1974- ),女,黑龙江阿城人,文学博士,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牛景丽(1973- ),女,河北邢台人,文学博士,河北工业大学人文与法律学院副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六朝叙事文学的主题类型研究"(项目批准号:99BZW014). 手机号码:13920385679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号码:13920643278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摘要] 对魏晋以降西施故事的分支之一――艳遇西施故事进行梳理及情节单元分析,在此过程中发现文人艳遇西施故事反映了艳遇故事的原初形态,包含着艳遇故事的四种基本情节单元,叙事重心为体现美女或"神"女对社会边缘人的身心慰藉.或因为如此,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失意文人往往将书写艳遇故事视为获得精神疗救的手段,并且将父权制社会中男性的性爱理想、对"声色"的渴求寄寓于故事当中. [关键词] 中国叙事文化学研究;

西施;

艳遇;

情节单元;

叙事重点;

文化心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222(2013)04-0000-00 美人计故事反映出的是中国文化中"女祸"观念①,这里估且不论.本文要关注的是在西施故事演变过程中的一个分支――艳遇西施故事.

一、魏晋以降的艳遇西施故事 最早的文人艳遇西施故事记载于南北朝《穷怪录》: 言讫惘然.导与士炯深感恨.闻京口晓钟,各执手曰:"后会无期."西施以宝钿一双,留与导;

夷光拆裙珠一双,亦赠士炯.言讫,共乘宝车,去如风雨,音犹在耳,顷刻无见.时梁武帝天监十一年七月也.[1] 唐人亦记有艳遇西施事,《太平广记》卷三二七引唐林登《续博物志》曰: 思遇曰:"夫人此去何时来?"女乃掩涕曰:"未敢有期,罕劳情意."思遇亦怆然.言讫,遂乘风而去,须臾不见,唯闻香气犹在寝室.时陈文帝天嘉元年二月二日也.[2] 这两则艳遇西施故事行文上明显有相似之处,《萧思遇》当脱胎于《刘导》,但在情节上、文字上都更为简洁. 王轩遇西施成为唐代以后艳遇西施故事的主流,为人耳熟能详,宋姚宽《苎萝山》诗有"千古人传浣纱地,王轩何事得逢迎"之句,明话本《西湖二集・邢君瑞五载幽期》中也以文人谈论掌故的形式讲述了王轩遇西施事③.

二、艳遇西施故事的叙事重点 ……须臾,邻舍鸡鸣至再,美人揽衣起,曰:"吾今去矣,夜当复来,郎宜自爱."言毕,昨夕二美人及诸侍女齐到,各致贺词.盥洗严妆,捧拥而去.美人执程手,嘱令勿泄,丁宁数四,去复回头,不忍暂舍.爱厚之意,不可言状.……[3]说渊部别传家 艳遇故事中出现的西施不但是美女,而且是美神,而美女和美神正如人类学者所论述的那样,二者都是父权神话的产物④,与艺术中的其他女性形象一样,"是置于男子和社会之间的一种情感调节器.女性处于主客体的连接处,是个人和社会的交叉点",[4]成为为男性主体服务或观照的对象.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