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865397499 | 2019-07-04 |
一、【伯禽趋跪】 周鲁伯禽.
观于桥梓.入门而趋.登堂而跪. 【原文】 周伯禽、随康叔三见周公.三被笞.以问商子.曰.南山之阳有桥木.北山之阴有梓木.盍往观.伯禽见桥高而仰.梓卑而俯.还告商子.曰.桥者父道.梓者子道.明日.伯禽入门而趋.登堂而跪.周公嘉其得君子之教. 周公制礼.实开礼教之源.且尝一饭三吐哺.一沐三握发.以礼天下之贤士.其子伯禽未谙礼节.宜其三见而三笞之也.商子以桥梓明父子之道.俾尽乎礼.诚不愧为君子矣. 【白话解释】 周朝初年间时候.有个周公的儿子.名叫伯禽.跟了周公的弟弟康叔去见周公三次.就被他的父亲痛打了三次.伯禽就去问商子.这是为了什么缘故.商子道.南山的阳面有一种树.叫做桥木.北山的阴面有一种树.叫做梓木.你何不去看一看呢.伯禽听了商子的话.就去看了.只见桥木生得很高.树是仰着的.梓木长得很低.可是俯着的.就回来告诉商子.商子就对伯禽说道.桥木仰起.就是做父亲的道理.梓木俯着.就是做儿子的道理.到了第二天.伯禽去见周公.一进门就很快的走上前去.一登堂就跪下去.周公称许他受了君子的教训.
二、【宋桓罪己】 宋桓未立.深明大体.遇水恤民.言惧名礼. 【原文】 周宋大水.鲁庄公使吊焉.公子御说.承父命对曰.孤实不敬.天降之灾.又以为君忧.拜命之辱.臧文仲曰.宋其兴乎.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且列国有凶.称孤.礼也.言惧而名礼.其庶乎. 罪归诸己.则和气致祥.人心欢洽.罪归诸人.则戾气相感.民怨沸腾.公子御说以天灾引咎自责.臧孙达谓其是宜为君.有恤民之心.厥后果称贤君.可见人君之宜履礼爱人也.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宋国里受了重大的水灾.鲁国里的庄公就差了人去吊问.宋国庄公的公子名叫御说的.受了他父亲的命.对鲁国差来的人说道.因为了孤的不敬.所以上天降下了灾祸.又使得贵国的君侯忧虑.这是我们觉得很抱歉的.就此拜受了贵国君侯的赐问了.鲁国的大夫官臧文仲知道了这一番话.就说道.宋国将要兴起了.从前夏朝禹王、商朝汤王、每每归罪自己.所以他们的兴起来.是很快的.亡国的君主.像夏朝的桀、殷朝的纣、件件归罪别人.所以他们的亡国.也是很容易的.并且诸侯列国里面.有了凶灾的事情.就自己称孤.这是最合于礼的.言语既然恐惧.称呼又很合礼.这样说来.宋国的兴起.是无疑的了.
三、【I触槐】 I刺盾.奉命而来.不贼恭敬.竟自触槐. 【原文】 周晋I、勇而知礼.灵公不君.赵宣子数谏.公患之.使I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退而叹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遂触槐而死. I、一力士耳.其于赵盾.无恩怨之可言.非若灵辄之翳桑受惠也.况将君命以往乎.乃见盾之不忘恭敬.遂不忍贼民之主.触槐以死.其重礼为何如乎.而盾之获免全在礼.人可斯须去礼乎. 【白话解释】 周朝时候.晋国里有一个人.名叫I.生平既然勇敢.又是很懂得礼体.晋国的灵公却是一个无道的昏君.他的臣子姓赵名叫盾的、后来的谥法就叫赵宣子、劝谏了好几次.晋灵公很讨厌他.就差了I去行刺.可是I去行刺的时候很早.赵宣子的寝室门、却是已经开了.端端正正穿好了朝服.预备上朝去.因为时候还早.赵宣子正坐着小睡.I见了这样情形.就退了出来.叹着一口气说.一个人平居时候.不忘了恭敬.这就是人民的主人翁了.去刺死人民的主人翁.这就是不忠.抛弃了君上的命令.这就是不信.不忠不信.那里能够在世上做人呢.就自己向槐树上撞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