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贾雷坪皮 2019-09-08
ICS?13.

200 C

66 ?????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 XXXX-2019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则 (报批稿) 2019- XX - XX发布

2019 - XX - XX实施 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2 5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创建程序

3 6 基本方法

3 6.1一般要求

3 6.2风险辨识

4 6.3风险评估

5 6.4风险分级管控措施

6 6.5风险告知

6 6.6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信息管理系统

6 7 持续改进

6 附录A(资料性附录)风险分级管控程序

7 附录B(资料性附录)表格样式

8 附录C(资料性附录)风险矩阵法

11 附录D(资料性附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评价法

13 前??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起草规则编写. 本标准由原黑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劳动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琳、杨颖、姜海雷、王光彬、齐彦龙、岳强、王建国、姜丹丹.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通则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黑龙江省内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术语和定义、总则、程序、基本方法和持续改进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黑龙江省规模以上企业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其它企业可参照执行.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T

23694 风险管理 术语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要求 GB/T

33000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GB

35181 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 术语和定义 GB/T 28001中规定的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风险 Risk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 [GB/T 28001,定义3.21] 3.2 风险点 Risk point 风险单元中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具体部位、装置、关键点或伴随在风险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的作业过程. 3.3 危险源 Hazard source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GB/T 28001,定义3.6] 3.4 重大风险 Major risk 是指由发生事故可能性和事故后果严重性所确定的风险值较大的,或依据 安全冗余 直观判定的风险. 3.5 风险分级 Risk classification 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后人为划分的风险等级.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低风险四个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 3.6 风险分级管控 Risk classification management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和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不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管控频次的安全管控方式. 3.7 安全风险评估 Risk assessment;

hazard assessment 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GB/T 33000,定义3.9] 3.8 安全风险管理 Risk management;

hazard management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减少和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目标. [GB/T 33000,定义3.10] 3.9 双重预防机制 Double prevention mechanism 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将风险分级管控机制与隐患排查治理机制有机结合,依据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以风险为核心,超前防范、关口前移,从风险辨识入手,以风险管控为手段,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并通过隐患排查,及时找出风险控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缺失、漏洞,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 总则 4.1 企业应运用现代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理论,构建基于风险的、系统化的、规范化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4.2 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全面辨识和排查岗位及其各类作业过程可能存在风险,从组织、制度、技术、人员能力、应急方面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对事故隐患进行治理,形成风险受控、事故隐患自治的双重预防机制和运行模式. 4.3 企业应重点关注重大风险和重大隐患,从源头系统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 4.4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应由企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并成立专门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实现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管控、全时段落实. 4.5 企业构建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完成以下工作目标: a)建立风险清单和数据库;

b)制定重大风险管控措施;

c)设置重大风险公告栏;

d)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

e)绘制风险四色分布图;

f)绘制作业风险比较图;

g)建立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h)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信息管理系统.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创建程序 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创建程序如下: a)成立组织机构;

b)编制工作方案;

c)开展有关风险分级管控知识培训;

d)风险辨识;

e)风险评估;

f)风险告知;

g)建立风险分级管控信息管理系统.

6 基本方法 6.1 一般要求 6.1.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小组应为企业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常设机构.组长应为主要负责人任,组员宜由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安全、设备、工艺、电气、仪表各类专业技术人员组成. 6.1.2 企业应编制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工作步骤、职责部门、时间节点,实施方案应以企业正式文件形式下发. 6.1.3 企业应依据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确定危险源辨识及分析方法、风险评价方法及风险等级判定准则. 6.1.4 企业应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开展有针对性的全员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风险分级管控职责分工、工作程序、风险单元划分原则、危险源辨识方法、风险评价方法、管控措施制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技巧与实例. 6.2 风险辨识 6.2.1 前期准备 风险辨识应收集以下信息: a)企业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消防系统图以及企业重点防火部位分布图;

b)所属行业的生产、安全、职业健康方面的最新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c)设备清单及设备完好情况;

d)现行的管理制度、操作规程;

e)相关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f)相关方名录、资质审核、安全管理协议;

g)以往已识别的危险源识别清单,对应的措施改变情况以及新产生的危险源;

h)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i)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

j)特种作业人员台帐及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台帐;

k)安全设施与职业病防护设施 三同时 相关资料;

l)职业健康档案;

m)本行业的事故案例. 6.2.2 确定风险辨识范围 风险的辨识范围应覆盖所有的设备设施和作业活动,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a)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体系、管理组织、责任制、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持证上岗、应急救援、员工岗位安全规范);

b)规划、设计(重点是新、改、扩建项目)和建设、投产、运行阶段;

c)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d)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e)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f)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g)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h)工艺、设备、管理、人员变更;

i)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j)气候、地质及环境影响. 6.2.3 划分风险单元 6.2.3.1 风险单元划分应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避免重复的原则. 6.2.3.2 风险单元内容应包括企业的所有设施、岗位、场所、区域以及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 6.2.3.3 风险单元一般可按如下方法划分: a)按生产(工作)流程的阶段划分;

b)按地理区域划分;

c)按装置划分;

d)按作业任务划分;

e)上述几种方法的结合. f)单元划分表式样参见附录B.1. 6.2.4 风险辨识方法 6.2.4.1 风险的辨识方法宜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工作危害分析法(JHA)、经验交流法. 6.2.4.2 企业在风险辨识时,应考虑其固有风险、现实风险和潜在风险的同时结合风险不同状态和时态予以全面辨识,即: 三种状态 ――正常(例如:在正常的运行或操作过程就存在着危险危害);

――异常(例如: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出现的危险危害);

――紧急(例如:发生火灾、爆炸、坍塌等破坏性大事故时的情况). 三种时态 ――过去(例如:是指某个风险 过去 发生过伤害事故);

――现在(例如:是指某个危险因素 现在 一直就危害着人体,如高温、噪声);

――将来(例如:是指某个风险存在 将来 对人体造成伤害的可能). 6.2.5 确定风险类型 企业宜依据GB/T13861或GB6441对辨识出风险进行分类. 6.2.6 风险辨识清单 企业在风险辨识后,应将辨识(排查)出的风险点形成清单,以便用于风险评估分级,风险点排查(辨识)清单应至少包括:单元编号、风险点序号、风险点编号、风险点名称、风险类型、危险源、管控措施. 6.3 风险评估 6.3.1 风险评估方法分为定性、定量两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宜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方法-LEC法,参见附录D中LEC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的内容,分析风险导致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确定风险程度. 6.3.2 企业对各类风险评估时,应结合自身可接受风险实际,制定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频次、风险值的取值标准和评价级别,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应充分考虑以下要求: a)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b)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c)本企业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

d)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e)相关方的投诉. 6.3.3 按照重点关注事故后果的基本工作思路,风险等级划分宜采取风险判定矩阵方法确定风险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级,分别采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详见表1.风险判定矩阵评价方法介绍详见附录C. 表1 风险判定矩阵 可能性 严重程度 Ⅰ(灾难)可能发生重特大事故 Ⅱ(严重)........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