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戴静菡 2019-07-06

在个人行为方面又要力求完美.孔子曾给人生的每一阶段设立了目标,亦即是儒家自我管理上的阶段性目标: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由此可见,在儒家看来,由于具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见闻,从事管理职能就可以被人当做偶像崇拜和仿效的 圣人 ,通过自身修养和自我管理就能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界;

而为了实现儒家治国平天下的大业,就有一个从 修己 到 安人 的过程,即从完善的自我管理向社会管理发展,用儒家思想去引导和教化民众.东方经理文化的传统意义,便包括在这样一个 修己 一 安人 的过程之中. 至于如何从修己推广到安人,实现社会管理,儒家也有其独到之处.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认为:人心本来是善良无邪的,因此管理者所采用的管理手段,主要应该是 感应 和 教化 .用现代语言来说,就是正面教育和启发引导,使被管理者在良好的道德的引导下,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约束,服从于统一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这样天下便可大同,这是儒家所要达到的管理目的.

二、东方管理文化的古为今用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代表的管理思想是在一定经济条件下社会生产关系的反映,同时也是社会生产管理发展规律的结晶.研究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对进一步探讨现代管理学中的古为今用,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科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管理二重性的问题,一是生产力的自然屙胜,体现着管理的共性;

二是改善生产关系的社会属性,体现着管理的个性.马克思的管理二重性理论对研究当代管理思想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现代管理科学中有关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和有关经营战略、经营决策、市场竞争、组织原则、行为科学、选才用才之道等等,几乎都可以从我国古代管理思想宝库中直接或间接找到类似的内容,这说明古今中外的管理具有一个共性问题.但是,在研究和学习过程中,还要考虑到它的个性,有些管理思想、方法在一定的时代可用,在另一时代就不可用,这就是个性.用二重性的理论观点来研究东方古代管理思想,就能分清是可用和不可用,避免生搬硬套.现代管理学中的古为........

下载(注:源文件不在本站服务器,都将跳转到源网站下载)
备用下载
发帖评论
相关话题
发布一个新话题